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二十二件古董(2/3)
,看相貌有点像是老板的儿子。
李墨目光在地摊上一扫,然后径直继续朝前走去。
这次没走多远,就在一个地摊前挺住了脚步,他蹲下看看摊位上摆放的各种东西。物品比较杂,不但有铜像,还有木雕,有漆器,有各种手工艺品,就像一个大杂烩。
而老板应该是本地人,看起来年纪不是很大,约二十岁左右,穿着白色T恤,坐在一个凳子上用无线耳机听着音乐,不时还跟着哼几声。
李墨目光一扫,我勒去,这个不起眼的地摊上居然有如此多的古董宝贝。最早的已经追溯到了唐朝初年,最晚的也到了清朝中期,差不多在乾隆嘉庆那个时间段。
这个年轻的老板来难道还有很不普通的身份,否则一个地摊上怎么会摆出这么多的古董,有的甚至是国宝也不为过。
他从地摊上拿起一尊佛像,是观音菩萨,这个佛像浑身有红斑绿锈,也有不少身体部位透露着淡淡的金芒。应该本体原来是铜鎏金佛像,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表面的鎏金脱落,因为氧化反应而生成红斑绿锈。
观看整个佛像,发髻高挽,头戴宝冠,身上搭满了璎珞,体态属于那种S形,无论是从整体的动态,还是各个细部的刻划,应该是初唐到盛唐这个时间段的古董。
在佛像下面还有一个台座,台座边缘雕刻了莲花瓣纹,这个佛像整体保存的非常不错,很了不起的一件古董。
“老板,这个佛像怎么卖?”
年轻的老板抬头看了眼李墨,竖起三根指头。小路小声说道:“他开价三十万比索。”
但从价格来说的话,这个开价真的不算贵,差不多四万块上下。不过老板开了价,自己总要再砍一刀才像要购买的样子。
“十万比索。”
小路同步翻译。
“OK!”年轻的小老板比划一个同意的手势。
李墨一愣,一个唐朝前期时候的鎏金观音菩萨,价值千万元的古董就这么成交了,小老板都不跟你再讨价还价。
李墨朝小路点点头,后者从包里掏出十万比索递过去。那小老板笑笑,指指一旁的纸盒,意思是让他们自己包装好。他只管卖,不管售后。
另外一个安保小心的从李墨手中接过唐初鎏金铜佛像,仔细的打包好拎着站在一边。既然李墨出手买下,那绝对是古董,很可能是国宝之流。
李墨心情相当好,他从地摊上拿起第二件物品,是一个木雕,有辽文化元素。
“老板,这件木雕多少钱?”
小路和对方再次沟通下,年轻的小老板见这个游客似乎对他地摊上的东西挺感兴趣,不由和小路叽叽咕咕的说了好些话。
“李先生,小老板的意思是,这个摊位上的你还喜欢什么,可以一次性挑选出来,然后他给你一个最大的实价。”
哎呦,这个小老板挺上道。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李墨则在摊位上挑挑选选,最后总共挑选出来二十一件,将摊位上的货选走一半。
小老板这才摘掉无线耳机,目光在那些选出来的东西上扫来扫去,最后又看看李墨,四根指头。
“四百万比索。”
对于二十一件古董本身的总价值,四百万比索跟白菜价没什么两样。李墨没有立刻砍价,而是露出思索的神色,好一会儿才笑着问道:“老板,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挺不错的,你手中还有其他的吗?我可以再挑挑。”
小老板直摆手。
“李先生,他说这些东西都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家里有的都在这里。”
“你父亲是做古董生意?”
小老板听完翻译,又是摇摇头。
小路听他说完才道:“他父亲生前一直在塔尔湖一期景区工作,这些东西好像就是从附近的山上寻找到的。”
塔尔湖?
那个地方正是他此行第一个要去的目的地,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从附近的山上找到的,那能说明很多问题。这些可都是来自华夏的古董,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那边,如果非要细想,那只能说明塔尔湖某个地方真的隐藏着山下奉文的藏金宝藏。
“老板,这个价格太高,你看还能便宜多少?”
年轻的小老板看看李墨,想了下竖起两根指头。
“两百万比索。”
李墨笑了笑,看了眼小路点点头。折算下来每件均价一万上下,太便宜了。交易很快完成,两百万比索对于这个年轻的小老板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如同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人一下子有几十万的巨款砸到头上,让他晕乎乎的那种感觉。
“小路,你和刺头立刻联系下,将这总共二十二件华夏珍宝立刻都送到舰艇上。”
“明白,李先生。”
接下来剩余的路都走完了也没再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也有些玉器之类的小便宜,但品质都不怎么高,李墨也懒得出手去讨价还价。此刻他的心神都在琢磨塔尔湖那边的山脉,他越想越觉得就在那边某个地方深埋着山下奉文的宝藏。
很可惜刚才那个小老板的父亲已经出去,如果他还活着,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一笔钱砸下去,就不信他不开口。
“李先生,我们现在回酒店吗?”
李墨擦擦头上的汗点头道:“反正时间充足,也不在乎这几个小时,通知下去都回酒店好好休息。晚上大家一起聚餐,可以稍微喝点低度酒,大家自己有个控制就行。
李墨目光在地摊上一扫,然后径直继续朝前走去。
这次没走多远,就在一个地摊前挺住了脚步,他蹲下看看摊位上摆放的各种东西。物品比较杂,不但有铜像,还有木雕,有漆器,有各种手工艺品,就像一个大杂烩。
而老板应该是本地人,看起来年纪不是很大,约二十岁左右,穿着白色T恤,坐在一个凳子上用无线耳机听着音乐,不时还跟着哼几声。
李墨目光一扫,我勒去,这个不起眼的地摊上居然有如此多的古董宝贝。最早的已经追溯到了唐朝初年,最晚的也到了清朝中期,差不多在乾隆嘉庆那个时间段。
这个年轻的老板来难道还有很不普通的身份,否则一个地摊上怎么会摆出这么多的古董,有的甚至是国宝也不为过。
他从地摊上拿起一尊佛像,是观音菩萨,这个佛像浑身有红斑绿锈,也有不少身体部位透露着淡淡的金芒。应该本体原来是铜鎏金佛像,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表面的鎏金脱落,因为氧化反应而生成红斑绿锈。
观看整个佛像,发髻高挽,头戴宝冠,身上搭满了璎珞,体态属于那种S形,无论是从整体的动态,还是各个细部的刻划,应该是初唐到盛唐这个时间段的古董。
在佛像下面还有一个台座,台座边缘雕刻了莲花瓣纹,这个佛像整体保存的非常不错,很了不起的一件古董。
“老板,这个佛像怎么卖?”
年轻的老板抬头看了眼李墨,竖起三根指头。小路小声说道:“他开价三十万比索。”
但从价格来说的话,这个开价真的不算贵,差不多四万块上下。不过老板开了价,自己总要再砍一刀才像要购买的样子。
“十万比索。”
小路同步翻译。
“OK!”年轻的小老板比划一个同意的手势。
李墨一愣,一个唐朝前期时候的鎏金观音菩萨,价值千万元的古董就这么成交了,小老板都不跟你再讨价还价。
李墨朝小路点点头,后者从包里掏出十万比索递过去。那小老板笑笑,指指一旁的纸盒,意思是让他们自己包装好。他只管卖,不管售后。
另外一个安保小心的从李墨手中接过唐初鎏金铜佛像,仔细的打包好拎着站在一边。既然李墨出手买下,那绝对是古董,很可能是国宝之流。
李墨心情相当好,他从地摊上拿起第二件物品,是一个木雕,有辽文化元素。
“老板,这件木雕多少钱?”
小路和对方再次沟通下,年轻的小老板见这个游客似乎对他地摊上的东西挺感兴趣,不由和小路叽叽咕咕的说了好些话。
“李先生,小老板的意思是,这个摊位上的你还喜欢什么,可以一次性挑选出来,然后他给你一个最大的实价。”
哎呦,这个小老板挺上道。既然他都这么说了,李墨则在摊位上挑挑选选,最后总共挑选出来二十一件,将摊位上的货选走一半。
小老板这才摘掉无线耳机,目光在那些选出来的东西上扫来扫去,最后又看看李墨,四根指头。
“四百万比索。”
对于二十一件古董本身的总价值,四百万比索跟白菜价没什么两样。李墨没有立刻砍价,而是露出思索的神色,好一会儿才笑着问道:“老板,这些东西看起来都挺不错的,你手中还有其他的吗?我可以再挑挑。”
小老板直摆手。
“李先生,他说这些东西都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家里有的都在这里。”
“你父亲是做古董生意?”
小老板听完翻译,又是摇摇头。
小路听他说完才道:“他父亲生前一直在塔尔湖一期景区工作,这些东西好像就是从附近的山上寻找到的。”
塔尔湖?
那个地方正是他此行第一个要去的目的地,如果这些东西真的是从附近的山上找到的,那能说明很多问题。这些可都是来自华夏的古董,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那边,如果非要细想,那只能说明塔尔湖某个地方真的隐藏着山下奉文的藏金宝藏。
“老板,这个价格太高,你看还能便宜多少?”
年轻的小老板看看李墨,想了下竖起两根指头。
“两百万比索。”
李墨笑了笑,看了眼小路点点头。折算下来每件均价一万上下,太便宜了。交易很快完成,两百万比索对于这个年轻的小老板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如同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人一下子有几十万的巨款砸到头上,让他晕乎乎的那种感觉。
“小路,你和刺头立刻联系下,将这总共二十二件华夏珍宝立刻都送到舰艇上。”
“明白,李先生。”
接下来剩余的路都走完了也没再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也有些玉器之类的小便宜,但品质都不怎么高,李墨也懒得出手去讨价还价。此刻他的心神都在琢磨塔尔湖那边的山脉,他越想越觉得就在那边某个地方深埋着山下奉文的宝藏。
很可惜刚才那个小老板的父亲已经出去,如果他还活着,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一笔钱砸下去,就不信他不开口。
“李先生,我们现在回酒店吗?”
李墨擦擦头上的汗点头道:“反正时间充足,也不在乎这几个小时,通知下去都回酒店好好休息。晚上大家一起聚餐,可以稍微喝点低度酒,大家自己有个控制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