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6章 争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对齐雅的问题,曲涧磊有心说得含糊点。  

然而,对方身为剑修,有着旁人不具备的执拗,怕是不好糊弄。  

他轻咳一声,“此时不太方便,我也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  

然而这个回答,并没有让齐雅真仙感到意外。  

她想的很明白,自己问的是什么?是大尊留下的机缘,哪里是一般人能够触及到的?  

也就是镇山堡那家伙,身在福中不知福,可以随时观摩剑意,却要进入红尘厮混。  

好吧,这是曲岭主的建议,那就不说了,但是大尊机缘真的太难得了。  

不怕说句失礼的话,在老大开口之前,齐雅真仙都有点怀疑:镇山堡你不是在逗我玩吧?  

但是曲涧磊出声做了背书,她反倒放心了,“我懂,终究是大尊福泽。”  

“你不懂,”曲涧磊摇摇头,“此时一言难尽,以后你可能会慢慢知晓。”  

“好吧,我不懂,”齐雅丝毫不以为意,惊人的机缘就在眼前,被人说两句算什么?  

不过顿了一顿,她还是忍不住问一句,“是会涉及很大的凶险吗?”  

没办法,这就像酒鬼遇到了陈年佳酿,根本无法克制。  

“若只是凶险,倒还好说了,”曲涧磊不动声色地回答,“还有其他因素。”  

顿了一顿,他决定说得更明白一点,“起码要等到了上界,才具备一丝丝操作的可能。”  

“上界?”齐雅迟疑一下,然后点点头,“倒也无所谓…那应该是在天魔灾劫之后了。”  

“反正你不要太乐观,”曲涧磊正色发话,对方是一根肠子的剑修,他也不想糊弄人。  

“凶险只是一方面,只说时间,怕是也要以百年计。”  

“这很正常,”齐雅毫不犹豫地表示,“反正我还不到一千岁,有大把时间等待。”  

上次虎人入侵,她便已经是元婴了,但在当时是相当年轻的元婴。  

要说她一点不在意时间?那也是假的。  

元婴寿数两千,想要出窍,最好的时机是在一千五百岁之前。  

过了一千六百岁,想要成功出窍,难度就相当大了。  

然而对齐雅真仙来说,如果没有加入到红叶岭团队,元婴就是她的天花板了。  

哪怕她能撑过天魔灾劫…以及后续的任何可能灾劫,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老死在东盛。  

她连扎根中州都不是很有把握,更别说寻找机会去上界了。  

天花板就是天花板,在东盛,她是十二大都要给面子的雅仙子,但是怎奈…不会投胎!  

但是看看现在,中州这不是说来就来了?  

至于说怎么去上界,也不用她考虑太多,这不是…有曲岭主的吗?  

念及于此,她就越发地庆幸,自己当时果断选择了投靠。  

做侍从引起的嘲讽,那都不算什么,现在东盛多少修者,想要投靠红叶岭而没有门路?  

齐雅很清楚东盛的元婴,虽然一个个嘴上都不说,但是悔青了肠子的,绝对不止一两个。  

所以对于需要等待数百年,她也不可能计较…就算不等,最好的结果无非老死于东盛!  

原本她是将希望寄托在代婉婉身上,希望爱徒能看到更高一层的风景。  

但是现在,她猛地发现,自己似乎也有机会…我还年轻不是?  

“那就好,”曲涧磊微微颔首,“我是提前声明一下,免得你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老大敞亮!”齐雅竖起一个大拇指,这次没喊曲岭主,也没说主人,跟着别人喊老大。  

所谓关系,可不就是这样一点点拉近的?剑修只是对剑执着,不代表丝毫不通人情世故。  

曲涧磊随意地点点头,又摆一摆手,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感受。  

他正在考虑,该把石块用在修复哪一件兵器上。  

按道理来说,修复断刀是最合适的,天魔大举入侵在即,也需要断刀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他手上还有件兵器,是那一柄只剩了小半个的斧头。  

半截斧头,都被出窍大尊视若珍宝,基本可以确定,就算不是灵宝,也是分神期的兵器。  

他收获残斧的时候,是被封印的,内里有相当强烈的洪荒和凶煞之气。  

但是后来气息逐渐消散,变得平常了起来,随手就能封印。  

感觉起来,残斧似乎没那么珍贵,但是…如果是神物自晦呢?  

不过这么小小的一块石头,能将斧头修复到什么程度,也是不好说。  

然而,曲涧磊依旧倾向于修复斧头,因为断刀的表现始终有点桀骜,不太受控制。  

反正这石头只能多充斥一点煞气,想要彻底修复断刀,还是需要各种珍稀材料来补充。  

断刀终究是兵器,总不能指望它自己能够断肢再生不是?  

曲涧磊犹豫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决定用贝壳占算一下。  

优先占算的,肯定是断刀,不是他用得多,而是他觉得——断刀的品级可能稍微低一点。  

身为占算者,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反噬,他也想尽量降低冒险成本不是?  

不过占算的结果,也就那么回事,能提升断刀一点点战力,差不多…百分之一左右?  

做为被占算的对象,没有灵智的断刀死气沉沉地躺在地上。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曲涧磊却偏偏能感受到,断刀有点不屑的感觉:就这?  

“那这就跟你无缘了,”曲涧磊感受一下,觉得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