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你死我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出牌后,预计有二十回合光照效果,也会中和掉燃烧和高温,郡守你借机行云布雨灭火,我二人合力,先重塑天体纲常。”武后说道。  

判官再度判断局势,沉吟道。  

“我会从墓地幽都给你们抽阴气作为能量支援,但是,这一轮出牌,会耗空我们所有的共有能量库存,而我们没有办法上天。”  

处理和平事件的时候,保守派的判官与郡守是绝对主导。  

而眼下的牌局,显然是个冒险事件,需要激进派二超出手,保守派仅仅提供辅助和建议。  

激进派的大佬龙帝人差点被自己炸没了,肯定是无法主导出牌的。  

现在是武后执掌牌局。  

“我明白的,我们虽然无法像西行者那样上九天,但我们依然可以九天揽星,只要能够灭火,我们就能够在地面重建引力法阵,吸引陨石,将资源拉到我们附近,让我们扩展包存续。”  

阔别千年,当年的辍学的小太妹“小野猫”早已今非昔比,提出的方案已经颇有师门陆承落玉盘的风采了。  

只是她却不沾沾自喜。  

上古大能陆承数千年前便已经实施了落玉盘,若是他还活着,此时会不会应该都能做到行星改造的地步了呢。  

师承千机的神秘师兄,当年借自己微薄的神念,信手拈来城市卡牌,三个回合压制雷东的古代关隘.后来占据太阴前哨,自成西行孤军。  

而自己还只能全力做到这种地步,每念及此,心下悲哀。  

神念波动稍微影响了出牌,她定了定心神可不能再出岔子了,这次要不能成,连回头路都没有。  

毕竟玄武门已经消失了,连再回去找太阴前哨的机会都没有了啊。  

也不知道,太阴前哨,如今是何光景了。  

云霭,南极点。  

与凶暴气态种的战争进行到最终阶段的时候,对方发现鲸族正在向利用钻须,向星核延展。  

气态行星谈不上挖掘,钻须进展飞速。  

一旦让它们到达星核层,搭载大量产自龙宫的逆五行骇浪弹头会将星核熄灭。  

因此,凶暴气态种不得不顶着惰性期的负面状态,重新投入了战斗。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阶段开始了。  

大量的有毒气体从云霭四面八方涌向南极点。  

不可否认的是,敌在暗,我在明。  

防守南极点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沙域在龙宫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了七个生化连队。  

人类与鲸族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对微观世界的战争中是绝对劣势的。  

芍药已经连续三十六年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她灵气已经接近枯竭,却没有办法抽取。  

环境外全是敌人的部队,那些粉色、绿色的云团就算是修真者吸入体内也会暴毙。  

身旁连环炸响。  

那是轨道上须鲸投弹的声音。  

沙域与鲸族已经几乎用上了最后手段!  

此前,还能利用飞鸢地毯抛投骇浪飞弹轰炸,陆军投掷丹雷的方法来瞬间破坏气态种的元素键,导致气态种性变消亡,但随着越来越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从四面八方涌来。  

龙宫的产能和过长的补给线根本跟不上消耗。  

在骇浪和丹雷断供后。  

七个生化连队被腐蚀云一拥而上。  

三个基本元素微粒构成的气态分子在规则的加持下,对金属有这强力的腐蚀性。  

机关防护俑难以抵挡,一波阵亡了将近一半。  

鲸王只能命令战线后撤。  

但气态种这次仿佛不要命一般全军压上,从研究所水晶塔观测,一共有八十多个云团正在汇聚。  

基本上是它们的全部人口!  

为了掩护陆军撤退,重力波被成批量的从轨道投下。  

轨道轰炸极大的增加了轰炸区域的重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方才勉强稳住阵线。  

在鲸族的重力轰炸区,任何飞行单位都是笑话,除非你抵消掉皇鲸的一级物理规则律。  

芍药自然也是飞不起来。  

她不安的看着后方。  

蜃楼变化的研究所,包括仓储山体都有升空机关组件,在最后关头,没有丝毫的变化的迹象。  

这是不是意味着,战线还能稳住?  

实际上前线的鲸王们,包括后方的鲸族军团长心里都没有底气。  

没想到气态种是真的全民皆兵,不要命了。  

抵抗这种规模的气态攻击实在是太过于困难。  

须鲸被逼开,无法再深入星核,要继续执行熄灭任务,恐怕要牺牲掉不少的轨道部队。  

从理性来说,应该立刻停止作战计划,脱离对局。  

但鲸皇都不想这么做。  

本来打算放人撤离,外交交流,可是气态种突然袭击,死了好多人,此时放弃对局。  

对全卡组的士气打击都是巨大的。  

但若是要将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预期收益甚至跟不上支出!  

鲸皇不禁把目光投向了陆承。  

这位亲家,部署了高规格的研究所,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动如山。  

他的收益如何???  

一旦宣布对局失败,他的布局也将毁于一旦,那他研究的如何了?  

不妨问问他?  

陆承方的研究此刻正处在极其关键的时刻。  

所有的生物、法术的基础都是基本粒子。  

入微是什么意思呢?  

那便是观测、操纵基本粒子。  

入微到哪一层,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