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二章 故人相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数不清的江湖人物,都在随着这辆马车的移动而移动,他们都想见一见,能让这么多人惦记的夫妇到底长什么样子,连睚眦必报的墨家都敢得罪。  

这辆马车会在何处落脚,那么今夜的大戏就会在何处上演。  

今晚的泸州城灯火通明,各路商家也都在借着这股东风大肆招揽客人,花街柳巷,酒楼茶肆,每一条街道都是热闹非凡,比之一年一度的庙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车缓缓停下,一对年轻“夫妇”从车厢内走了下来,一时间,无数道目光落在他们身上,颇有点千呼万唤使出来的感觉。  

有人惊讶女子的绝色之姿,有人感叹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子。  

马车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停在道路最中央,茫然不顾这样做是否会阻塞街道。  

就在这对夫妇进了酒楼没有久,那邋里邋遢的车夫直接将酒楼内所有客人扔出了街道,有人被打骨折,有人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但奇怪的是,他们虽都是满脸的不忿之色,却都没有骂出口。  

那名豪横车夫直接就在酒楼的门槛上坐下,身边放着一坛子酒,还有店里小二战战兢兢送来的几碟子下酒菜。  

老头抽着旱烟吞云吐雾,挑着眼角斜视着酒楼外面围满的人群,指了指身前的台阶,大大咧咧的说道:  

“老头子先给你们定个规矩,别到时候你们埋怨我下手太重,从现在开始,走上台阶者,死。”  

“哈哈,一个车夫都有如此大的口气,老子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勇气可嘉。”  

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这么一句,其他人也是跟着一阵起哄。  

邓老头摇了摇头,阎王难救送死的鬼,有些人总是不把自己这条命当回事,  

只见他从碟子里拾起三粒花生米,随手甩了出去。  

先前出声之人,外加上两个叫的最欢的,此刻眉心处全都镶嵌了一粒花生米,已经打入头骨之中,死的不能再死,  

这就叫祸从口出。  

人群中一时鸦雀无声。  

良久的沉默之后,不知哪个不怕死的又喊了一句:  

“卸剑斋仙师何在?”  

人群中立时便有人附和道:  

“聚义会盟主何在?”  

“铁宗师何在?”  

“缠花手廖前辈何在?”  

“神剑台仙子何在?”  

“剑神左白条何在?”  

一浪高过一浪,声音传至四面八方,这一刻,整个泸州城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这家悦来酒楼门外。  

他们口中提到的这些人,无不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正道宗师,又或是赫赫有名的名门大派,随便一个拿出来,也是跺跺脚地动山摇的人物。  

远处街道,一对背缚无鞘长剑的青年男女伫立在一栋屋宇上,男的叫陆风,剑眉星目,英俊潇洒,女的叫梁茹,衣袂飘飘,清丽脱俗。  

“师兄,怎么会是他?李贞这小子什么时候惹上墨家了?”  

“不意外,他那张烂嘴,惹到谁我都不觉得意外,当初在淮南,这小子带着李央那臭丫头四处骗吃骗喝,明明已经是穷的叮当响了,他竟然还有一堆子破讲究,什么非客栈不住,非女儿红不喝,非新鲜时蔬不吃,一天到晚穿的人模狗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家的阔气公子呢,他李贞就是属于那种兜里十枚铜钱必振衣作响的嘚瑟货,”  

女子听了一阵娇笑,脑中似乎也回忆起了从前的一些有趣过往,她和师兄当年一同游历江湖,在一个小县城街道边的墙角,看到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女孩坐地乞讨,师兄见她怪可怜的,于是便扔给那孩子几粒碎银,谁知道后来他们俩在拐角的一家饭馆内,看到那个乞讨的小女孩正与一个样貌分外英俊的年轻人大口啃着烧鸡,喝着女儿红。  

师兄当时就怒了,直接便上前质问,谁知道那个名叫李贞的少年竟然还厚颜无耻的说,钱在谁手就是谁的,想怎么花是他的事,说的大义凛然,关键那个乞讨的小女孩当时脸上也是一副天经地义的表情。  

梁茹笑道:“李贞这小子还是改不了当年的恶习啊,今天这身打扮看上去只怕王公贵族都比不了,身边还跟着一位天仙般的姑娘,也不知道是被他如何骗到手的?当初咱们本来是找他兴师问罪,没想到最后反倒成了朋友,他可真行!”  

陆风也是哑然失:  

“这小子本性难移啊,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不过今晚他可不好过了,咱们虽说与他萍水相逢一场,可如今这局面,也只能做到不落井下石,得罪了墨家,咱们神剑台也帮不了。”  

梁茹皱眉道:  

“这次他闹出来的动静确实太大了,各方势力如今都在针对他,而且那位墨家的赊刀人明言是要他们俩的命,咱们也有心无力,不过既然相识一场,要不下去陪故人喝一杯?算是给这小子送行了。”  

青年苦笑道:  

“理该如此,走吧。”  

两道人影同时掠向客栈,  

当客栈外的人群看清楚突然出现的这对男女的装束时,立时便有人认出了他们的来历,纷纷鼓掌造势,使劲吆喝,全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  

男子站在台阶下,冲着那老车夫拱手道:  

“前辈,我二人与李贞是旧识,可否入内一见?”  

陆风出身名门,修养还是过关的,虽说很多时候有些死板,但还算是言行如一的正派人士。  

谁知车夫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说道:  

“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