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0章 婚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天,周霞带着领养的女孩子来到王林家。  

小姑娘今年快5岁了,长得粉妆玉琢,特别漂亮。  

她是爱秀山庄最年轻的孩子,成了大家怜爱照顾的对象。  

那年在外滩遇到这个小姑娘,周霞就觉得自己和她特别有缘分,给警察留了名片,希望有机会能够领养她。  

后来警方联系了周霞,说这个小姑娘是个孤儿,父母出了车祸,全部遇难,而她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就不在人世了。  

孩子是由她的一个邻居遗弃在外滩的。邻居之前暂时收养了这个孩子,但因为家庭收入能力有限,无力抚养这个小孩,希望有个好心人收养。  

周霞听说后,当即来到警局,和可怜的小女孩见面,然后办理相关手续,领养了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小姑娘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周莉。  

王林一家人也很喜欢莉莉。  

莉莉是周霞的女儿,和王文、悦悦他们都是平辈,成了爱秀山庄最年轻的孩子。  

李文娟和女儿小玉,一直住在王林家。  

小玉也长大了,大学毕业后没有再深造,在秀之林工作,和悦悦玩得极好。  

这些儿女们,眼看着都到了婚嫁的年纪,李文秀她们也很操心。  

然而,孩子们却很享受单身的时光。  

爱秀山庄的孩子们,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也有不菲的收入,家庭更是殷实,哪怕不结婚,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对他们来说,更注重的是灵魂的伴侣,而不是穿衣吃饭。  

孩子们对婚姻不上心,却急坏了一众母亲们。  

李文秀今天请周霞过来,就是想商量孩子们的婚事。  

周霞笑着说,我的婚姻,经历了好几次的曲折,至今还是孤身一人,我哪里有资格给孩子们指路啊?  

莉莉奶声奶气的说道:“妈妈,你不是孤身一人,你还有我呢!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周霞笑了,抱着女儿便是亲。  

李文秀道:“霞姐,我是真心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是我们的大姐嘛!”  

周霞道:“孩子们这么多,我看啊,得一个一人来。咱们要先解决文文的婚姻大事。”  

大家都说是。  

悦悦和小玉最为兴奋,嚷道:“对!先让哥哥结婚,再说我们的事。”  

王林笑道:“文文的婚事已经定了。”  

周霞问是谁?是不是凯蒂公主?  

王林笑着说,也是个公主,不过是明明公主,不管谁嫁入我家,她就是公主!  

他又说道,经过这几年的互相了解,文文觉得和凯蒂风俗习惯相差太大,婚后生活怕是难以幸福,何况凯蒂家人希望文文加入外籍,这是王家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而王文和明明之间相处融洽。  

这几年来,明明都在国外求学。  

现在明明回到了国内,他俩已经在商量结婚的事宜。  

周霞道:“现在时疫这么严重,怕是不能办酒席?”  

王林说道:“我问过文文和明明,他俩都说不在乎这些虚礼。两人把证一扯,双方亲戚朋友一起吃个饭就行了,也不必大张旗鼓的公诸于众。就连新闻报道也免了。”  

李文秀补充道:“这也是明明家人的意思,他们一家人十分的低调,不想这次的联姻引起外界无端的猜测。”  

周霞说这样最好了,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跟外人根本就没有关系。只要双方亲人在场,那就是最好的祝福。  

王文到马场骑马去了,不在家里。  

接下来就讨论到小米和霏霏的婚事,她俩都和文文在马场玩。  

周霞笑着说:“小米的事,我还能管上三分,霏霏的事,我哪里敢管?”  

李文秀说:“霞姐,这也是沈雪的意思,她拜托过我,让我帮霏霏物色一个好的对象呢!霞姐,你在爱秀集团当过多年的人事副总,又是我们的大姐,你认识的人多,你就给她们介绍介绍吧?”  

周霞微一沉吟,说道:“我认识的人才的确很多,但大多是在爱秀集团和纺织系统,只怕霏霏和小米都看不上人家。”  

李文秀道:“看不看得上,先介绍他们见上一面再说,你看可好?”  

周霞点头道:“这个容易。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能听从安排出去相亲吗?”  

李文秀说:“这事啊,由不得她们!”  

周霞说兹事体大,你让我回去好好想想,拟一个名单出来,再一一安排他们相亲。  

王林笑道:“我们以前最讨厌父母安排相亲,结果长大以后,也变成了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李文秀道:“没办法,谁让她们这么久不找对象呢?地上无媒不成婚呢!”  

周霞道:“主要是她们太过优秀。得是什么样的家庭和人品,才能配得上她们这样的人才?”  

王文和明明的婚礼,定在2022年2月2日。  

别人都说二不好,文文和明明偏说2字好,成双又成对!  

而且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初一,是2022年农历的第一天,春节佳期,在老皇历上来说,正月里天天都是好日子,更难得的是,假期大家都有时间来参加他俩的婚礼。  

因为是大年初一,又不至于惊动太多不相关的人。  

王林和明明家人商量后,双方一致同意孩子们的意见。  

儿子的亲事定了下来,了却了王林和李文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