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上上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杜清讲了一大堆自然、和谐、阴阳相冲的大道理。  

他似乎说了许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讲。  

王林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林笑笑照例是去做饭菜,不管他们谈论什么。  

杜清的言论太过繁杂,在此就不赘述。  

王林只记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杜清谈到了《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  

贾宝玉是衔着一块宝玉出生的。  

而这块宝玉,原本是一块有灵性的大石头,开悟之后向尘世历劫。  

书中记载的是这块宝玉幻化成人形,在人世间历练,经历各种荣华富贵、钟鸣鼎食,又经历了大起大落,家道衰败,情缘幻灭,等等一切,让他彻底了悟。  

那么贾宝玉到底是谁?  

是贾府的贵公子?  

还是那块大石头?  

贾宝玉的劫,是本身就有的?  

还是石头要历劫,所以带给了他?  

杜清说,世人看红楼,只看到了情爱兴衰,却很少有人看到其中的劫。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历劫,都有自己的劫。  

王林越听越迷糊。  

他本来还理解一点劫指的是什么。  

听杜清说得多了,他越来越不明白什么是劫了。  

这种玄学,不接触还好,一旦接触了,就会移人心性,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王林思考着杜清的言论,不由得入了神。  

山风在他身边吹拂,鸟语在他耳边徘徊,花香在他鼻前恣意。  

他都不为所动。  

王林在想石头和贾宝玉的关系,也在想自己和王林的关系。  

一阵菜香飘了过来。  

林笑笑走过来,喊了几声王林,不见他答应,便用力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笑道:“王林,!吃饭了!你在发什么呆?”  

王林猛的惊醒,看着眼前人:“王林是谁?”  

林笑笑扑哧一声,笑弯了腰:“你就是王林啊!王林就是你啊!不然还有谁?”  

王林长吁了一口气:“对,我就是王林,王林就是我。”  

他不见杜清,问道:“你外公呢?”  

林笑笑道:“他跟你谈着话,有人喊他去做事了,你没听见吗?”  

王林哦了一声,他有些恍惚,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刚才的一切似乎是个梦。  

“你没事吧?你不会是睡着了吧?”林笑笑握住王林的手,又摸了摸他的额头,“这里风大,到屋里去坐,别着凉了。”  

王林没有说刚才自己的感悟,说出来别人也不会相信。  

“不等他回来吃饭吗?”王林问。  

“不用等了,他有事去办,要晚上才能回来呢!我们吃饭吧!”  

林笑笑拉着王林的手起身。  

王林任由她牵着手,走进了屋里。  

今天的菜很丰盛,他俩吃了个饱。  

饭后,林笑笑提议到山上走走,上次来也没去看。  

王林同意。  

白云山不大,风景名胜却极多。  

寺、观虽然是后来重修的,但风景还是以前的风景。  

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这是白云山最真实的写照。  

来到濂泉寺,树木参天,掩映着一座古刹。  

王林看到一副对联,联云:  

“泉声洗耳,山色据怀,到此地万念俱空,转觉人海波涛,未醒尘梦;  

跨鹤仙遥,降龙佛在,问几个六根清净,能够僧房岁月,共证枯禅。”  

王林怔忡。  

一声清悠的钟声响起,把王林的思绪带到了九天之外、飘渺之间。  

他连着念了几遍,结合自己刚才梦游一般的经历,顿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王守仁龙场悟道,也是醍醐灌顶,证道成圣。  

在这片山林之中,王林也有一种了悟。  

不是悟入空门,而是悟到了本真。  

“王林,你信佛吗?你信真的有佛吗?”林笑笑问。  

“佛也是一种信仰,信的人自然就相信有!”王林道,“就像我们为了未来努力,未来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那好的未来,它就一定存在。你说是不是?”  

林笑笑咦了一声:“第一次听到你这样的解说,有点意思。我认识一个表婶,她一直活得很乐观,总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她每天都在努力,她经常跟我说,只要你今天努力了,明天就会好起来。她的想法,和你差不多呢!”  

王林笑道:“那么,她现在过得好吗?”  

林笑笑道:“不好。她刚嫁人,家公家婆就死了。她35岁的时候,老公出了车祸去世,她带着五个孩子过日子,省吃俭用把孩子拉扯大,没有享过一天的福。好不容易把孩子带大了,老大得了绝症,住了半年的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结果还是死了。老二嫁到了外国,几年没有一个电话,也没有音讯,生死未知。老三当货车司机,在野外被人抢劫,被人活活的砍死。老四和老五是两个老实本分的人,只能赚一点死工资,养活自己都困难,还怪母亲把钱都拿出来给大姐治了病…”  

王林默然半晌,缓缓说道:“人生实苦!”  

林笑笑道:“是啊!有些人真的是苦了一辈子。”  

王林问道:“那你那个表婶,现在还乐观吗?”  

林笑笑道:“还是一样的。她现在六十岁了,在带几个孙子孙女,总跟人念叨,说等孙子们长大了,她就有福享了。她也不想想,等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