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忽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林淡定的摆了摆手:“你别听他胡说,我在申城,也只是一个小老板而已,我是想给别墅里添些古董当摆件。你们有合适的吗?”  

黑衣人刚才还很热络的,这时忽然冷言冷语的说道:“对不起,没有。”  

说完,他掉头就走。  

王林有些怔忡,完全看不明白这伙人耍的套路。  

这就走了?  

灰衣人也有些犯傻,愣了一下,然后赶紧追上黑衣人。  

许多财道:“王总,这两个人闹的是哪一出?”  

王林想了想,说道:“不管他们。”  

吃过饭后,王林和许多财一起,前往西市。  

大唐西市位于劳动南路,是以唐式建筑风格为主题的仿古建筑,一座座仿唐亭台楼阁、轩榭廊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九宫格中,气宇轩昂、古朴雄伟。  

这年代其实还不流行建古玩城。  

古玩的热度在民间早就炒了起来。  

但官方建大型古玩城,却刚刚起步。  

就连北金的古玩城,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建的。  

长安这边的古玩城,建得就更晚一些。  

但没有古玩城,并不代表没有人买卖古玩。  

事实上,后世的那些大型古玩城,都是因为古玩人自由交易得太多了,所以才成行成市,建个古玩城来规范一下的。  

王林他们来得不巧,晚上没有人来摆摊卖古玩。  

这里又不是北金的鬼市,半夜也可以来淘货。  

王林之所以想寻找古玩市场,并不是真的想淘古董。  

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田晓青的蛛丝马迹。  

自己的女人,自己不去救,等谁来救?  

王林到西市逛了一圈,很是失望的离开。  

他们刚走出门来,有人上前拦住了去路。  

“同志,你们是来逛古玩的吧?”  

王林打量那人一眼。  

这是个青年人,二十多岁年纪,一脸的麻子,惨不忍睹。  

“你怎么看出来的?”王林问。  

“嘿嘿,一眼就能看出来。”麻子摸着下巴笑,“我有个好地方,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什么地方?”  

“去了就知道了,保证不让你们失望。”  

“不会是仿的吧?”  

“同志,你说笑了,这古玩行的规矩,考的就是眼力。你能捡到漏,那是你的本事。你要是打了眼,嘿嘿,下回再来呗!”  

王林微一沉吟,点了点头。  

看看也无妨!  

麻子在前带路,领着王林他们左拐右转,走了半天。  

“还有多远?”王林问。  

“不远,就在前面。”麻子说道。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巷子纵横交错,跟个迷宫似的。  

王林很努力才能记住路线。  

又走了几分钟,麻子指着一个小巷子道:“到了。”  

第一眼看去,王林产生怀疑,以为对方带错了路,被带到了二手厨具交易区。  

因为迎面看到的一块招牌,就写着几个大字:“回收二手厨具。”  

“你拿我寻开心呢?”王林怒道,“浪费我半天时间!”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麻子连忙赔着笑脸道:“同志,真是这里!往里走就能看到了。”  

王林瞪着他道:“你别耍什么花样!我在你们长安城,可认识警察呢!”  

麻子道:“同志说笑了,我们做的是正经买卖,你请。”  

王林这才转过身,往里面走去。  

原来,古玩就在二手厨房用品的旁边,拐个弯就能看到。  

秋日的古城,黄昏时刻的老街道。  

麻子领着王林走进一家店铺,喊道:“老板,来客人了!”  

店铺的老板坐在他们那些不算空的古玩店,一手拿着抹布,一手拿着古玩,在不停的擦拭。  

“同志,买古董吧?随便看看。”店老板是个中年人,穿着很普通,跟菜市场那些卖菜的中年大叔没什么差别。  

王林嗯了一声,说道:“你这店里,怎么跟个杂货铺一样乱?”  

店老板道:“俺这儿你别看破破烂烂滴,上半年有人,北金来滴,在这儿淘到了一套黄花梨。开价十个万,最后运回北金,直接轰动。后来乌泱泱又来了一群北金人。”  

王林笑道:“是吗?你这里还有黄花梨可以淘呢?”  

店老板道:“这就要考你的眼力了。这些货,我们也是收来的,乱七八糟的各地货,都堆在一起,我们也有看走眼的不是?”  

王林道:“买的没有卖的精,你们还能看走眼?让买家捡了漏去?”  

店老板道:“俺是农村人出来做生意,哪里懂得许多古玩知识?很多人都在我这里捡了漏!”  

聊的深了,店老板开始讲述这片古玩交易区的秘闻,又向王林介绍店里的这些古玩。  

作为一个经偶尔逛逛古玩市场但什么都不买的人,王林对老板说的这些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保持怀疑,北金的古玩家来看什么?看你店里上周时期翠绿翠绿的四羊方尊、铜方鼎以及提梁卣吗?还是看你进货回来的刚出炉的兵马俑脑袋、女俑、以及黄亮亮的孩儿枕吗?  

这些东西,即便王林是个门外汉,也能看出来一眼假。  

王林看到了一件反弹琵琶飞天俑,仔细看了一眼,不由得笑了起来,心想这样的货,也只有你这里才有得卖了!真不知道那些北金的古玩家来看了,作何感想呢?  

这个飞天俑造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