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万体馆首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料。  

王林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把邓大宝喊了过来,说道:“我们的展馆要分两部分,体育馆里的展馆主要是给外商下订单用的。你再叫人在体育馆外面的入口两侧,摆上一些展馆,用来做销售用。”  

邓大宝连声答应,组织人手去外面搭建场馆。  

第二场的观众进入馆内,第一场的很多观众又没有退场,现场有些混乱。  

这么火热的场面,是王林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凡事都是在边做边学中成长。  

王林以前也没有举办过这么大型的走秀活动,缺乏经验。  

其它人就更没有相关的经验了。  

出现问题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更正即可。  

第二场走秀开始。  

这场走秀只有45分钟时间,主要是以参展的大品牌服装为主。  

有了珠玉在前,外商们自然有了一个对比。  

到底是爱秀集团的服装设计更出众?还是外商的更优秀?  

每个参展的外商,都可以看完全部的时装秀。  

在这些人的心里,会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再加上昨天对爱秀公司、服装工厂的参观,他们要不要下代工订单,也就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  

王林也想看完全部的时装秀。  

他既是老总,也是一名设计师,不管是从学术交流还是商业学习的角度,他都需要多看走秀。  

一个人的底子再厚,也会有被掏空的时候。  

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维持更高水准的设计。  

看第二场走秀时,李文秀笑道:“姐夫,我看这些外商的服装,也就这样,并不比我们的好看。”  

王林道:“风格不一样。外商刚进入我们国家,虽然他们很想打开我们国家的大市场,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国内的人喜欢什么样的风格。这一次走秀,也等于是一次试水。”  

李文秀哦了一声:“我看老外们看得也很认真,他们也是来学习的。”  

王林道:“多看多想多动手,就肯定有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实现质的突跃。”  

第二场走秀活动顺利结束。  

有外商找到王林商量,问可不可以把他们的产品,也摆放到展馆来销售?  

王林说当然可以,可是你们带了多少服装来呢?除了走秀的这些样品,你们还有其它服装可以拿出来销售吗?  

外商说马上就从国内运过来。  

王林说那是不是来不及了?等你们发货过来,我们的时装周都要结束了。  

外商们想想也是,哪怕是叫人坐飞机飞过来,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他们看着爱秀集团的服装和布料在现场火爆的热销,很是心动和眼红。  

在来我国之前,他们是抱着试试水的态度来的。  

东方大国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皮尔卡丹刚进我国时,外国人曾经讥讽这个品牌,说这么贵的衣服,你拿到东方大国去卖?能卖出去一件都算我输。  

结果他当然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皮尔卡丹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别说外国人震惊,就连我们国人自己也很惊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钱人?  

他们的钱哪里来的?  

几千块钱一件的衣服,他们也消费得起?  

社会永远都有富人阶级的存在。  

哪怕是三十年以后,当大多数人的月薪超过五千块钱时,他们也难以想象,几千万块钱一套的房子,还要排着队摇着号抢着买。  

时间线已经来到了九十年代,外商从皮尔卡丹的成功,看到了东方的巨大市场。  

所以,当王林邀请他们前来参加爱秀时装秀时,他们才会带着自己的产品前来。  

但他们并没有想到,现场这么大,观众这么多!  

门票20块钱一张,都能坐满整个体育场。  

而现场售卖的服装,不管是10块钱一件的,还是100块钱一件的,甚至是300块钱一件的,也都有人抢着买!  

国人买东西,就爱凑热闹。  

越是冷冷清清的店铺,越没有人光顾。  

越是排着队抢着买的地方,人会越聚越多。  

大家都觉得好的东西,我怎么能不买来试一试呢?  

哪怕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也要排队抢购一个。  

商家们揣摩到了人的心理,所以会请托儿过来排队,造成火热爆销的场面,吸引其它人前来购买。  

饥饿营销也算是这种营销的变异。  

外商们的货,远在国外,他们只能徒叹奈何,他们希望下一场时装秀的时候,能多带产品过来参展。  

王林适时的告诉他们,说我们工厂可以代工,你们如果有生产方面的需求,可以找我们合作。你们今天也看到了,我们爱秀集团,不论是在原材料的生产上,还是在服装的设计制造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跟西方国家的服装厂相比,我们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外商们心动了,纷纷表示考虑考虑、研讨研讨再做答复。  

时间来到了中午十二点半,秀场休息一个半小时,从下午两点开始进行第三场走秀活动。  

走秀活动在晚上也将举行。  

晚上将打开万体馆所有的灯光,再加上现场巨大的探射灯,到时整个场馆亮如白昼。  

很多比赛活动,都是放在晚上举办,加上灯光、烟雾效果的加持,会更具舞台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