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遭贼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林正好就站在电话旁边,当即抓起话筒。  

电话是岳母周爱群打来的,问他们是不是回家了。  

王林笑着回答说,妈,我们回来了,文秀去接孩子了。你们怎么这么快回家了呢?我们在香江给你们带了些东西,回头我再给你们送过去吧!  

结束通话后,王林又打给周伯强办公室。  

周伯强不在办公室里,接电话的人是棉铃。  

王林便询问棉铃,周伯强打电话找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棉铃说道:“王总,这段时间,我们在娄东进行了棉田的考察。发现这边的棉田存在很多问题。”  

王林问道:“具体有哪些问题?”  

棉铃逐一向王林解说。  

一是常年的旋耕导致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棉花根系难以下扎,抗倒伏能力减弱。  

二是破膜不及时。地膜覆盖的作用是增温保湿,实现一播全苗和苗齐、苗壮。进入雨季后,地膜的作用逐渐消退,如不及时破膜,不仅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雨水的正常下渗;而且也影响了棉花根系的下扎,抗倒能力也会大大减弱。  

三是由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棉花的播期不一致,导致棉花进入各生育期的时间不一致,病虫害发生规律相对较差,  

给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带来难度。  

四是娄东地区的棉花产区,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普及,  

棉铃虫基本被控制,  

危害逐年减轻,  

但枯、黄萎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还无有效抗原。再加上由于农药使用量的下降,  

原来零星发生的蚜虫、盲蝽蟓、烟粉虱等刺吸式次生害虫却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逐年加重;棉田用药量出现反弹,成为棉花生产的重要问题。  

王林听了棉铃的汇报,  

问道:“困难和问题肯定都是存在的,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难题?”  

棉铃提出来,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加强对棉农的科技培训,提高棉农的整体种植水平。实行订单制种,向规模生产要效益,  

实行合作化生产,  

加强生产、科研、开发多方位合作,  

建立种棉基地,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空间优势。使娄东棉花生产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王林道:“只要有办法解决棉田生产中的困难,  

那你就放手施为,要人就招人,  

要钱我给你钱。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  

棉农可以成为我们爱秀棉花公司的职工,  

以劳动聘请的合同工方式进行合作,保证棉农的基本收益。娄东地区棉花产量怎么样?”  

棉铃道:“以去年的棉花生产为例,娄东全县播种棉花107649亩,  

平均亩产皮棉82.7公斤,  

总产皮棉8903.5吨,这里指的是收购入库数,  

超额完成了定购任务,  

比上年增长29.1%,  

是近几年来收购入库数量最多的一年,也是大丰收的一年。”  

王林道:“亩产165斤皮棉?去年棉花的收购价只有2.5元每斤,  

每亩地的收入只有412.5块钱。”  

棉铃道:“是的,  

这还是大丰收的产量,前年的产量更低。棉农的收入,  

就是这么一个价格。除掉成本和开支,  

棉农的实际收入更低。这也是棉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王林道:“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把亩产提高到400斤以上,最好能达到600斤,那咱们棉花公司就能赚到钱。棉农是拿我们公司的工资,他们的收益也有了保障。”  

棉铃笑道:“王总,你定的要求太高了,我压力很大。”  

王林道:“那咱们就折中一下?亩产500斤?”  

棉铃笑道:“我努力吧!还好有大半年的时候可以用。这半年里,我们要对土壤板结的棉田,年前进行深翻,经过冬冻日晒,耕作层变的深厚疏松,进入雨季时,再及时破解地膜,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再加上我们中棉所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应该可以达到亩产500斤以上。不过我不能打包票。到时成功了便好,若是失败了,我引咎辞职,你另聘高明便是。”  

王林连说不可能失败,一定能成功,我等着喝你们的庆功酒。  

这通电话,两个人聊了许多。  

直到李文秀接了儿子回来,王林才结束通话。  

王文圆圆的脸蛋,大大的双眼,可爱之极的盯着王林看。  

“哈哈!”王林大笑一声,从妻子手里接过儿子来,举高高,亲脸脸,笑道,  

“你不认识爸爸了?喊爸爸!”  

王文忽然扁了一下嘴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张开双臂,  

要妈妈抱。  

李文秀接过孩子,笑道:“他正在睡下午觉,被我给抱回来了,肯定没睡醒呢!”  

“难怪我看到他眼角还有眼屎。”王林笑道,“你哄着他再睡一觉吧!”  

李文秀道:“我们去香江之前,你的车拿去保养了,你要用车的话,就用我的车好了。”  

“没事,我等下叫忠叔去取车便是。”王林笑着逗儿子玩耍。  

燕子从房间走了出来,两个眼睛都哭肿了。  

王林讶道:“燕子,你这是怎么了?”  

徐英指着女儿道:“这孩子,太不应该了!平时考试成绩那么好,中考却发挥失利,这次连个高中都没有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