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王林,陪陪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不是说,你不管我吗?哪怕她真是我的小情人,你也能接受不是?”  

“哼!我不理你了!”  

“不理我?那好吧,我去找张小婉了啊!”  

“不许走!”李文秀刚转过身,又赶紧转过来,一把抱住了他。  

“你想怎么样?”王林笑。  

“我不想怎么样!我知道她年轻漂亮,你喜欢她是不是?”  

“嗯!喜欢!男人都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  

“那你也不能抛弃我们母子俩!”  

“你啊,你真是傻女人!这也要哭?”  

“不然呢?我还要笑?”  

“我跟你说一个事,你千万别告诉任何人。”  

“你把她肚子搞大了?”  

“想什么呢!张小婉是唐季贤的外孙女。”  

“唐季贤的外孙女?”李文秀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王林便把唐季贤和张小婉的关系,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同时也把唐季贤临终前的嘱咐说了一遍。  

“他的私生女,都生了女儿了?这都是多少年的事了?”  

“几十年了!”王林感叹了一声,“苍海桑田啊!现在连唐季贤都死了!”  

“那唐玉梅母女也可太怜了吧?”  

“所以我才答应帮忙。我安排了张小婉的工作,然后让唐玉梅承包那家制衣厂,让她家赚点钱。其实等于是变相的把唐季贤的补偿转移给她们享用。她们并不知道这一切,还以为是自己撞大运了。这样一来,她们也就能心安理得消费自己赚来的钱。”  

“唐季贤也算得上用心良苦。”  

“唉!”王林这一叹,却是为自己的情人而叹!  

如果沈雪和周粥也生下私生子的话,以后她们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你还骗我!说她是你的情人!你就知道骗我!”  

“文秀,如果我在外面真的有情人,你要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最好别让我知道!”  

第二天,王林前往香江。  

唐季贤的几个兄弟都回来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也来了。  

其中的唐季德王林见过。  

唐季贤还有一个弟弟,是从国外回来的,名叫唐季昌,王林还是第一次见到。另外还有几个叔伯兄弟,王林都是第一次见。  

唐家一大家子人参加唐季贤的葬礼。  

依照唐季贤的遗嘱,他的骨灰将供奉在宝莲禅寺海会灵塔的骨灰坛内,这里一般不开放给公众,只供寺庙众人及宝莲寺有渊源的善信使用。  

颜家人不仅颜沁来了,就连颜世雄也来了。  

这是王林第一次见到颜世雄。  

颜世雄长得身材高大,国字脸,留着一撇花白的短须,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完全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反倒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他穿着一套很古朴的黑色长衫,戴着一顶黑色的礼帽,不知道他是为了吊唁特意穿着呢?还是平时也喜欢穿这种老式的衣服?  

让王林意外的是,颜世雄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唐家人的反感。  

颜世雄还带来了一幅挽联。  

王林看过那联语,上面写的是:“五虎中惟余二人,悲君又去;九泉下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这联语的意思,倒也浅显。  

颜世雄和唐季贤等五人,以前人称香江五虎。时不留人,相继有三人去世,现在唐季贤又驾鹤仙归,只留下颜世雄一人,所以他才撰此联以挽。  

“悲君又去”,用语十分朴实,通俗如口语,却表达了对老友去世深切的伤悼之情;“说我就来”,九泉之下遇到先走的三位老友请转告他们,我随后就来与你们相聚了。  

看这联语的意思,这五个人之间,既有一番龙争与虎斗,说不定也有一番难解的恩怨情仇?  

不过,唐家并没有把这幅挽联挂出来,而是烧给了唐季贤。  

曾经鲜活的一个人,于今变成了挂在墙上的一张照片。  

参加完葬礼,颜世雄特意和王林见面,聊了聊天,同时邀请王林前往颜家做客。  

王林说方便的时候,一定前往拜访。  

颜世雄带着女儿颜沁离开。  

宝莲禅寺是香江最著名的十方丛林,位于大屿山昂坪平原,介于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山门之前,左有木鱼峰天坛大佛和法华塔;右有莲花山与狮子石,堪称屿山胜境。  

王林等仪式完毕,这才和唐嫣等人一起下山。  

唐嫣一身缟素,臂缠黑纱,脸上梨花带雨,说不出来的娇俏可人。  

“颜世雄和你说什么了?”唐嫣问道。  

原来,刚才王林和颜家人见面的一切,都被唐嫣看在眼里。  

王林不想隐瞒她,但也不想这个时候说出真相,便道:“颜世雄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是吗?我看颜世雄对你好得很!”唐嫣幽幽的说道。  

王林道:“好?我和他是第一次见面。”  

“唉!”唐嫣望着层层叠叠的山峦,叹了一声,“王林,我以后就没有父亲了。”  

王林默然无语。  

人世间有一种悲伤,是无法安慰的,那就是失去至亲的哀痛。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唐嫣道:“陪陪我,好不好?”  

王林点头道:“好,你想去哪里?”  

“我想喝酒!”唐嫣说道。  

“喝酒?去哪里喝?”  

“去你家吧?”  

“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