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唐家巨变(3/4)
,更侧重和王林谈笑风生。
对周粥来说,姑苏只是人生中的一处风景,因为有王林陪伴,这里才变得有意义。
她以前来姑苏出差时,都是来去匆匆,很少一个人出来逛街。
两人一直玩到晚上九点才回到姑苏饭店休息。
王林和周粥各自开了房间,但回来后,周粥就来到了王林房里。
两个人一起洗澡,一起躺在床上看电视,一起睡觉,一起醒来,一起洗漱,一起吃饭。
第二天上午,王林和周粥前往几家工厂视察。
视察的行程,本来安排在昨天下午的,但他们因酒误事,睡了一个下午的觉,于是今天前来工厂视察。
姑苏自古就以苏绣闻名于世,这边的绣坊、纺织厂也是出了名的多。
因此,华竹厂把最重要的几家纺织工厂建在姑苏,也算是明智之举。
工厂里招的都是熟练的纺织工人,很多是从姑苏纺织厂分流过来的,也有人是从其它纺织企业跳槽过来的。
纺织女工是纺织厂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王林他们每到一家工厂,厂长们都全程陪同,介绍和解说工厂的生产状况、员工情况。
华竹厂现在的销售渠道是多方面的,既有申纺厂原有的国营供销社渠道,也有爱秀集团遍布全国的业务点进行分销。
王林当初力排众议,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自己的业务销售渠道,最开始的成本是增加了,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做法却是意义深远!
现在不管王林上马什么新产品,他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推销。
视察完毕,王林和周粥于下午返回申城。
这天是3月10日,星期六,惊蛰过去刚刚四天。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申城下着绵绵细雨,街道两侧的树木,看起来格外绿油油的。
王林和周粥回到别院后,收拾了一下东西。
周粥开自己的车前往申纺厂上班。
王林坐车来到公司,安排忠叔入职到爱秀集团的小车班。
为了方便忠叔平时出行,王林也给他安排了一辆夏利牌小车,又给他配备了一台传呼机。
九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公用电话、IC电话,只要有钱,打电话已经变得很方便。
王林来到办公室,看到秘书间有人在推销东西。
一男一女两个人,是长途电信局的推销员,正在向王林的三个秘书推销大哥大!
这种推销员,来找过王林几次了,但王林总觉得现在的大哥大,信号质量差,在大城市里还好,一出远门就歇菜。个头还壮,跟块板砖差不多大。时刻拎在手里?那不累得慌?危机时用来当武器还马马虎虎,真要打电话的话,只怕关键时刻多半是会掉链子的。
王林不用这玩意,还有一个不方便说出来的原因。
因为他情人多!
手里没有电话,就算家里人找他,也找不到,他事后要说谎也方便得很。
所以王林对大哥大这玩意一直不感冒。
王林一进门,三个秘书马上起身,恭声道:“王总好!王总回来了!”
“好!”王林点点头。
“王总好!”两个推销员看到王林进来,笑着打招呼,“王总,大哥大来一部吧?像您这样成功的人士,一定得有一部移动电话!这是商界精英的身份象征,这是开启财富密码的钥匙!大哥大一响,黄金万两!”
王林哈哈笑道:“现在只有北上广有移动通讯网,等你们把通讯网建得再大一些,我再买吧!”
“王总,你这么牛气的人物,怎么能没有大哥大呢?你得错过多少重要的电话?错过多少重要的生意?”推销员苦口婆心的向王林介绍大哥大的好处,“在米国等发达地区,大哥大早就普及了。外面都是人手一台呢!”
王林问道:“现在是什么价格?”
“不贵,一台大哥大,只售两万一千块钱,入网费6000块钱,打电话是一块钱一分钟。这点钱对王总来说,还不是毛毛雨?”
“贵倒是不贵,就是不太需要。”王林笑着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推销员道跟了进来,说道:“王总,你是咱们市里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你得为咱们市里的长途电信建设做点贡献。没有你的支持,我们公司以后还怎么发展壮大呢?你说是不是?”
王林笑道:“这还扯上民族工业发展的大义了呢?”
推销员口齿伶俐,两个人一唱一和,推销话术层出不穷,就是想忽悠王林买大哥大。
“这样好了,王总,你买了我们的大哥大,如果没有接到生意和订单,我们包退!”推销员放出大招。
王林看了这两个人一眼,笑道:“你们工资有多高?还是说提成很多?这么卖力气?”
推销员手里拿着大哥大,演示给王林看:“王总,我们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拿一份工资,更是为了让广大的商界精英人物有更好的联通世界的方式!你看这大哥大,它多气派?天线一扯,号码一按,想和谁通话就和谁通话!”
这个时期卖的大哥大电话,都是摩托罗拉3200型号的,重量有一斤多!长达33.4厘米,宽有6.7厘米,厚有4.3厘米,说是一块砖头,也不为过。
王林被他们说得烦躁起来,说道:“你俩来我这里,起码也来过七八次了吧?
对周粥来说,姑苏只是人生中的一处风景,因为有王林陪伴,这里才变得有意义。
她以前来姑苏出差时,都是来去匆匆,很少一个人出来逛街。
两人一直玩到晚上九点才回到姑苏饭店休息。
王林和周粥各自开了房间,但回来后,周粥就来到了王林房里。
两个人一起洗澡,一起躺在床上看电视,一起睡觉,一起醒来,一起洗漱,一起吃饭。
第二天上午,王林和周粥前往几家工厂视察。
视察的行程,本来安排在昨天下午的,但他们因酒误事,睡了一个下午的觉,于是今天前来工厂视察。
姑苏自古就以苏绣闻名于世,这边的绣坊、纺织厂也是出了名的多。
因此,华竹厂把最重要的几家纺织工厂建在姑苏,也算是明智之举。
工厂里招的都是熟练的纺织工人,很多是从姑苏纺织厂分流过来的,也有人是从其它纺织企业跳槽过来的。
纺织女工是纺织厂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王林他们每到一家工厂,厂长们都全程陪同,介绍和解说工厂的生产状况、员工情况。
华竹厂现在的销售渠道是多方面的,既有申纺厂原有的国营供销社渠道,也有爱秀集团遍布全国的业务点进行分销。
王林当初力排众议,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自己的业务销售渠道,最开始的成本是增加了,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做法却是意义深远!
现在不管王林上马什么新产品,他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进行推销。
视察完毕,王林和周粥于下午返回申城。
这天是3月10日,星期六,惊蛰过去刚刚四天。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申城下着绵绵细雨,街道两侧的树木,看起来格外绿油油的。
王林和周粥回到别院后,收拾了一下东西。
周粥开自己的车前往申纺厂上班。
王林坐车来到公司,安排忠叔入职到爱秀集团的小车班。
为了方便忠叔平时出行,王林也给他安排了一辆夏利牌小车,又给他配备了一台传呼机。
九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公用电话、IC电话,只要有钱,打电话已经变得很方便。
王林来到办公室,看到秘书间有人在推销东西。
一男一女两个人,是长途电信局的推销员,正在向王林的三个秘书推销大哥大!
这种推销员,来找过王林几次了,但王林总觉得现在的大哥大,信号质量差,在大城市里还好,一出远门就歇菜。个头还壮,跟块板砖差不多大。时刻拎在手里?那不累得慌?危机时用来当武器还马马虎虎,真要打电话的话,只怕关键时刻多半是会掉链子的。
王林不用这玩意,还有一个不方便说出来的原因。
因为他情人多!
手里没有电话,就算家里人找他,也找不到,他事后要说谎也方便得很。
所以王林对大哥大这玩意一直不感冒。
王林一进门,三个秘书马上起身,恭声道:“王总好!王总回来了!”
“好!”王林点点头。
“王总好!”两个推销员看到王林进来,笑着打招呼,“王总,大哥大来一部吧?像您这样成功的人士,一定得有一部移动电话!这是商界精英的身份象征,这是开启财富密码的钥匙!大哥大一响,黄金万两!”
王林哈哈笑道:“现在只有北上广有移动通讯网,等你们把通讯网建得再大一些,我再买吧!”
“王总,你这么牛气的人物,怎么能没有大哥大呢?你得错过多少重要的电话?错过多少重要的生意?”推销员苦口婆心的向王林介绍大哥大的好处,“在米国等发达地区,大哥大早就普及了。外面都是人手一台呢!”
王林问道:“现在是什么价格?”
“不贵,一台大哥大,只售两万一千块钱,入网费6000块钱,打电话是一块钱一分钟。这点钱对王总来说,还不是毛毛雨?”
“贵倒是不贵,就是不太需要。”王林笑着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推销员道跟了进来,说道:“王总,你是咱们市里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你得为咱们市里的长途电信建设做点贡献。没有你的支持,我们公司以后还怎么发展壮大呢?你说是不是?”
王林笑道:“这还扯上民族工业发展的大义了呢?”
推销员口齿伶俐,两个人一唱一和,推销话术层出不穷,就是想忽悠王林买大哥大。
“这样好了,王总,你买了我们的大哥大,如果没有接到生意和订单,我们包退!”推销员放出大招。
王林看了这两个人一眼,笑道:“你们工资有多高?还是说提成很多?这么卖力气?”
推销员手里拿着大哥大,演示给王林看:“王总,我们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拿一份工资,更是为了让广大的商界精英人物有更好的联通世界的方式!你看这大哥大,它多气派?天线一扯,号码一按,想和谁通话就和谁通话!”
这个时期卖的大哥大电话,都是摩托罗拉3200型号的,重量有一斤多!长达33.4厘米,宽有6.7厘米,厚有4.3厘米,说是一块砖头,也不为过。
王林被他们说得烦躁起来,说道:“你俩来我这里,起码也来过七八次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