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开门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宁可放弃购买,转而去选择其它服装。  

对普通市民来说,服装的可替代性太强了,没有哪件衣服是非买不可的。  

而那些真正讲究品牌的有钱人,大多数会进高端的商场选购,偶尔逛一下街,也会对款式和面料,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不会因为你是一个知名品牌,就对你刮目相看。  

男人和女人买衣服,又有所不同。  

女人对品牌的忠诚度更低。  

男人如果认准一个品牌,反而会成为忠实的顾客。  

秀之林服装,采用路遥先生的题词做为广告,倒是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青年。  

第三部还没有公开发行,这部作品也还没有获得矛盾文学奖,知名度还不算太高,但在文艺青年中,那些看过路遥作品的青年人,当他们看到秀之林服装店的题词时,都会有一种十分惊讶的感觉。  

因为品牌都是请明星、模特当代言人,店里挂的也是明星或者模特的广告招牌,很少有人请一个作家题词当广告的。  

文艺青年对秀之林的认可,或许就因为这个题词而确定。  

广州是一个时尚之都,各种服装批发市场林立,这边的消费水平,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相对应的,消费者的眼光,也是极为挑剔的。  

秀之林能不能在广州立住脚,在开业之前,王林虽然有信心,但心里并没有底。  

服装店开业的当天,也是卫生巾业务点正式营业的日子。  

王林和邓大宝等人,分别到八个业务点走访了一趟,和各个业务点的人谈了谈话,勉励他们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把卫生巾业务做起来。  

从业务点回到东方宾馆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王林和邓大宝、毛金山等人一起吃了饭,然后回到办公室,讨论下一步工作的部署。  

邓大宝问道:“王总,我们在广州是不是也要打点广告?”  

王林笑道:“这是当然的了,等业务点开展工作以后,我会在当地打广告的。”  

正说着话,王林的呼机响起来。  

他一看,是广州本地的陌生号码,便拿起办公室里的电话回了过去。  

“你好,请问是申纺厂的王总吗?”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传来。  

“我是王林,请问你是哪位?”  

“王总,你好啊,我是张玉兰,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在申城有过一面之缘。去年,国际大饭店,顾清华顾总做的东。”  

“哦,”王林马上就记了起来,笑道,“张总,你好。”  

“我在街面上看到你们秀之林服装店了,生意蛮好的嘛!你什么时候把生意做到广州来了呢?”  

“我们刚来广州,今天才开业呢!以后还请张总多多照顾。”  

“是吗?你在广州吧?请给我一个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呵呵,行啊,那咱们明天见?”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晚上你方便见个面吗?你住在哪里?我去找你。”  

“也行,我在东方宾馆310房间,你过来吧!”  

“好,我半个小时后就到。王总,再见。”  

王林放下电话,笑道:“我们刚说到广告,广告公司的人就找上门来了。”  

邓大宝道:“我们在申城用的那个广告就挺好的,既有艺术性,又有观赏性,而且贴合卫生巾的主题。我们在广州,可以继续沿用那个广告。”  

王林点头道:“嗯,就用那则广告,不管是电视的广告,还是平面广告,都用沈雪拍的那一套!”  

张玉兰很快就到来了。  

她带了一个青年男人同来,那青年人和她有几分相像,果然,她介绍说:“王总,这是我的儿子韩启明,他是我们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我今天带他来,主要是想让他向王总学习。”  

“呵呵,张总客气了。韩总,你好,幸会。”王林韩启明打了声招呼。  

“王总,你好。”韩启明很豪爽的笑笑,“我妈妈经常在我面前提到你,说你是人中之龙,今天一见,果然仪表非凡。”  

王林哈哈一笑:“不愧是做广告公司的,太会说话了。”  

张玉兰打量房间,问道:“王总,这是你们在广州的办事处吧?”  

王林道:“这是我们华南大区的办公室。张总,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爱晴柔卫生巾厂的营销总监邓大宝先生,这位是我们华南大区的经理毛金山先生。”  

“邓总,毛总,请多关照。”张玉兰和两人打招呼,含笑说道,“是我疏于联系王总啊,你们来广州这么久了,我才知道你们到来。这样吧,我明天中午请王总、邓总、毛总,一起吃个饭,还请各位赏脸。”  

王林到广州以后,一直没有打广告,一是需要等业务展开,市面上有自己的产品销售,广告打出来才有效果,不然就是浪费。二来,他也想等广告商自己求上门来。  

求人和被求,这个供求关系是不一样的,主动权也就不同。  

现在张玉兰主动上门,正合王林之意。  

“张总,你太客气了。”王林笑道,“那咱们就聚一聚?”  

张玉兰见王林答应下来,又道:“王总,你明天有空吗?我想请你到我们公司考察。”  

这就是想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要拉王林的广告了。  

王林笑道:“好啊,我也正想到贵公司学习学习。”  

韩启明笑道:“王总,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明天见,今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