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明的和暗的(1/2)
第798章明的和暗的
朱浩外调为永平府知府的事,迟迟没有最后定下来。
毕竟涉及到京察,一次要调动官职的人很多,吏部那边就算报上去,还是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再加上有人刻意“阻挠”。
杨廷和想把他自己派系的人安排到永平府知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要给皇帝开矿找麻烦,那皇帝能不反抗乖乖就范?这件事自然就要先拖着,商议出一定的交换条件后,再行答应。
朱浩见到了唐寅。
杨慎那边提醒过朱浩,离京赴任之前,不要去跟唐寅相见,那朱浩跟唐寅明着相见便不妥,朱浩也不是去唐寅府上拜会,反正思贤居这地方唐寅经常来,二人时常都可以见到。
“……秉用最近在京师异常活跃,经常会见京师中达官显贵,年轻士子也见了不少,他还到我那边去拜会,投了拜帖,我没有答复,尚未安排见面事宜。”
唐寅一上来就跟朱浩说了当下情况。
张璁此番从永平府回到京师,一下子就成为了名人,俨然把自己当成皇帝派系中以礼教辅助皇帝的名臣。
哪怕张璁现在地位不高,但外间人普遍认为其前途无量,跟他相见甚至巴结他的人不在少数。
张璁当了皇帝的股肱,都是以朱浩为纽带,朱浩现在若失势,对张璁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年头做大事的人,谁不有点手段?
你唐寅觉得我很正直,那是我刻意在你面前装出正直的样子,却并不代表我真的会被道德的框架给束缚,别的事都不会做。
“……朱先生,您看是这样,在下到京已有一旬,吏部那边去过,被告知最近几批委派官缺名列,并不包含在下,在下问过一些知情人士,也都被告知,说是咱们这批进士三年考都要延后,是否……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朱浩反问一句,随即摇头不已。
朱浩笑道:“秉用兄这么客气干嘛?都是朋友,不在乎这个……再说了,你这边手头也不宽裕,听说你在永平府时,连个幕僚都没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有时经月都不开斋,我怎么好意思收你的礼呢?”
唐寅摇头:“京官跟地方官,那能一样?”
张璁当官两年,捞没捞银子,朱浩多少知道。
张璁很客气,大概是非要把他家乡的土特产送到朱浩手上才能心安。
交谈半晌,张璁自然问到了自己的前途。
“这……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还算正直?
那是你不知道我用过多少见不得人的手段,对曾经是兴王世子的朱四,水淹火攻我可是无所不用其极,那还是在其孩童时。
眼下是四月,距离月底没剩下几天了,张璁一听心里稍微安定下来,却还是急忙问道:“那到底是派个……什么差事?”
……
只要把人脉积累下来,等以后杨廷和倒台,那官位还不是任由他挑?
但张璁同样知道,光靠巴结皇帝没用,需要把皇帝身边的近臣给笼络好了,去见唐寅却不得见,想见朱浩,连人在何处都不知,总不能直接去翰林院请见,又无法直接投递拜帖……要是把朱浩为皇帝做事的消息泄露出去,那他张璁就成了罪人,皇帝非但不会再器重,很可能会寻个由头把他给宰了。
二人再次坐下,张璁急忙给朱浩倒茶,言语上对朱浩极为恭敬。
此番张璁到京城准备接受朝廷派官,却没有到吏部等衙门去游走,或许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当什么官不会由吏部来定,那是皇帝跟杨廷和博弈后才能最终做出决定,所以省了大笔活动经费。
朱浩听了不由惊讶。
……
“好,好。”
他的用意很明显。
朱浩笑着抬手。
那就向朱浩送,直截了当。
其实张璁当官还算清正,至少到现在为止是如此。
朱浩叹道:“就算我不如此认为,又能怎样?让我跟他一样,出去招揽士子,公开跟朝中文官集团唱反调?他这年岁考中进士,朝中又无人替他撑腰,行事自然百无禁忌,怎么高调怎么来,而我这边……难啊。”
朱浩道:“先生可要好好调理身体,听说你最近精神萎靡不振,经常到外面求医问药,没事吧?”
朱浩笑道:“大礼议到底是他发起的,别人自然都觉得他是陛下的股肱,见他的人多了去,没什么好稀奇的。”
一年多时间不见,张璁此时可说是风光无限,立在那儿便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派头,向朱浩行礼叙话时,看起来谦恭客气,但不自觉带着一股官见民时的生硬。
送给张佐不容易,至于唐寅……
你朱浩是为皇帝做了很多事,但都是在暗地里,别人可不知道你的丰功伟绩,而现在张秉用则是公开为皇帝做事,还得到了皇帝褒奖,刚考中进士没两年,已顺利完成知府任期,准备再“高升”,这跟你朱浩现在的处境完全不同。
唐寅一怔。
“咦?你真这么认为?”
虽然张璁对于朱浩现在位皇帝做什么,不太清楚,毕竟他不是真正的皇帝近臣,充其量只是听令于朱浩,为皇帝出头,甚至皇帝那边都没有直接下旨对他进行褒奖。
“秉用兄,坐。”
还是觉得吃定他了?
“认命?”
老少二人继续攀谈,刻意避开不谈朝事,唐寅很关心朱浩离京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去地方赴任,朱浩都没有正面作答。
“呵呵。”唐寅开怀一笑,“难得你小子也有这般投鼠忌器的时候,看来你当官开始上道了。”
有点银子什么的,还是想办法添置点东西,给朱浩、唐寅或是张佐送去。
等于说张璁现
朱浩外调为永平府知府的事,迟迟没有最后定下来。
毕竟涉及到京察,一次要调动官职的人很多,吏部那边就算报上去,还是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再加上有人刻意“阻挠”。
杨廷和想把他自己派系的人安排到永平府知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要给皇帝开矿找麻烦,那皇帝能不反抗乖乖就范?这件事自然就要先拖着,商议出一定的交换条件后,再行答应。
朱浩见到了唐寅。
杨慎那边提醒过朱浩,离京赴任之前,不要去跟唐寅相见,那朱浩跟唐寅明着相见便不妥,朱浩也不是去唐寅府上拜会,反正思贤居这地方唐寅经常来,二人时常都可以见到。
“……秉用最近在京师异常活跃,经常会见京师中达官显贵,年轻士子也见了不少,他还到我那边去拜会,投了拜帖,我没有答复,尚未安排见面事宜。”
唐寅一上来就跟朱浩说了当下情况。
张璁此番从永平府回到京师,一下子就成为了名人,俨然把自己当成皇帝派系中以礼教辅助皇帝的名臣。
哪怕张璁现在地位不高,但外间人普遍认为其前途无量,跟他相见甚至巴结他的人不在少数。
张璁当了皇帝的股肱,都是以朱浩为纽带,朱浩现在若失势,对张璁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年头做大事的人,谁不有点手段?
你唐寅觉得我很正直,那是我刻意在你面前装出正直的样子,却并不代表我真的会被道德的框架给束缚,别的事都不会做。
“……朱先生,您看是这样,在下到京已有一旬,吏部那边去过,被告知最近几批委派官缺名列,并不包含在下,在下问过一些知情人士,也都被告知,说是咱们这批进士三年考都要延后,是否……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朱浩反问一句,随即摇头不已。
朱浩笑道:“秉用兄这么客气干嘛?都是朋友,不在乎这个……再说了,你这边手头也不宽裕,听说你在永平府时,连个幕僚都没有,事事都要亲力亲为,有时经月都不开斋,我怎么好意思收你的礼呢?”
唐寅摇头:“京官跟地方官,那能一样?”
张璁当官两年,捞没捞银子,朱浩多少知道。
张璁很客气,大概是非要把他家乡的土特产送到朱浩手上才能心安。
交谈半晌,张璁自然问到了自己的前途。
“这……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还算正直?
那是你不知道我用过多少见不得人的手段,对曾经是兴王世子的朱四,水淹火攻我可是无所不用其极,那还是在其孩童时。
眼下是四月,距离月底没剩下几天了,张璁一听心里稍微安定下来,却还是急忙问道:“那到底是派个……什么差事?”
……
只要把人脉积累下来,等以后杨廷和倒台,那官位还不是任由他挑?
但张璁同样知道,光靠巴结皇帝没用,需要把皇帝身边的近臣给笼络好了,去见唐寅却不得见,想见朱浩,连人在何处都不知,总不能直接去翰林院请见,又无法直接投递拜帖……要是把朱浩为皇帝做事的消息泄露出去,那他张璁就成了罪人,皇帝非但不会再器重,很可能会寻个由头把他给宰了。
二人再次坐下,张璁急忙给朱浩倒茶,言语上对朱浩极为恭敬。
此番张璁到京城准备接受朝廷派官,却没有到吏部等衙门去游走,或许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当什么官不会由吏部来定,那是皇帝跟杨廷和博弈后才能最终做出决定,所以省了大笔活动经费。
朱浩听了不由惊讶。
……
“好,好。”
他的用意很明显。
朱浩笑着抬手。
那就向朱浩送,直截了当。
其实张璁当官还算清正,至少到现在为止是如此。
朱浩叹道:“就算我不如此认为,又能怎样?让我跟他一样,出去招揽士子,公开跟朝中文官集团唱反调?他这年岁考中进士,朝中又无人替他撑腰,行事自然百无禁忌,怎么高调怎么来,而我这边……难啊。”
朱浩道:“先生可要好好调理身体,听说你最近精神萎靡不振,经常到外面求医问药,没事吧?”
朱浩笑道:“大礼议到底是他发起的,别人自然都觉得他是陛下的股肱,见他的人多了去,没什么好稀奇的。”
一年多时间不见,张璁此时可说是风光无限,立在那儿便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派头,向朱浩行礼叙话时,看起来谦恭客气,但不自觉带着一股官见民时的生硬。
送给张佐不容易,至于唐寅……
你朱浩是为皇帝做了很多事,但都是在暗地里,别人可不知道你的丰功伟绩,而现在张秉用则是公开为皇帝做事,还得到了皇帝褒奖,刚考中进士没两年,已顺利完成知府任期,准备再“高升”,这跟你朱浩现在的处境完全不同。
唐寅一怔。
“咦?你真这么认为?”
虽然张璁对于朱浩现在位皇帝做什么,不太清楚,毕竟他不是真正的皇帝近臣,充其量只是听令于朱浩,为皇帝出头,甚至皇帝那边都没有直接下旨对他进行褒奖。
“秉用兄,坐。”
还是觉得吃定他了?
“认命?”
老少二人继续攀谈,刻意避开不谈朝事,唐寅很关心朱浩离京准备以怎样的方式去地方赴任,朱浩都没有正面作答。
“呵呵。”唐寅开怀一笑,“难得你小子也有这般投鼠忌器的时候,看来你当官开始上道了。”
有点银子什么的,还是想办法添置点东西,给朱浩、唐寅或是张佐送去。
等于说张璁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