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扛旗的觉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于,利物浦与曼联的双红会即将在周末上演,舰队街疯狂造势,就连球迷都躁动起来!  

不少红军球迷制作了助威标语前往老特拉福德。  

曼联此时还能咬紧利物浦展现出不俗状态,毕竟征战欧冠的曼联肯定压力要比利物浦大一些,同时他们在进行阵容的更新换代,工作上弗格森要做的也相对比司徒云兵要难一些,这是赛程压力所带来的。  

利物浦面临着缺少杰拉德的处境,好消息是格伦约翰逊已经能够为球队登场作战!  

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司徒云兵在谈到即将到来的英格兰德比时显得很兴奋。  

“曼联一定想要在主场击败利物浦,利物浦有着相同过的念头,没有什么是比在老特拉福德取得胜利更能够带给我们刺激与成就感的了。  

还记得在上一次交锋之后,弗格森呼吁英超其他球队来狙击利物浦,这是为什么很多人尊敬弗格森的原因,他的眼光太毒辣了,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利物浦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我们现在还坐在榜首位置上,同时我们领先曼联7分!  

但我不会说我们已经距离英超冠军很近,那不是事实。  

曼联向来是有着逆转对手的传统,我们如果这个阶段就掉以轻心,开始准备夺冠庆典,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最终品尝痛苦的滋味,而不是欢愉。  

我注意到曼联在过去几个月以来不断地尝试让阵容年轻化,恕我直言,格雷泽家族也太抠门了,他们简直是吸血鬼,从曼联赚了那么多钱,却没能给弗格森带来一些激动人心的球员,曼联如果没有弗格森的话那会是怎样的灾难?  

就他们现在这些球员,至少有一半在豪门中都配不上,也就是在曼联还能表现得让人惊讶。  

利物浦阵容平均年龄要比曼联年轻不少,这是我们的优势,未来三到五年之内的优势!  

曼联无法在这一点上追赶利物浦,就因为他们的老板是葛朗台。  

我不知道还能够与弗格森交战多少次,但我想次数肯定是越来越少的。  

就在两个星期前,弗格森过了72岁生日,这样的高龄还在顶级联赛战斗,他是一位伟大的教练,也是令我内心充满尊重的对手!  

我想最好的竞争就是绝不留情地去摧毁对手,利物浦确实准备这么做,我也打算这么做!  

老特拉福德,利物浦来了!”  

联赛上半程司徒云兵对曼城的宣战更像是被曼奇尼的触怒而引发的私人恩怨!  

但现在他主动向曼联宣战那则是利物浦挑战王座的必经之路!  

怎么可能不去击垮曼联而登顶王座呢?  

在英超的战场,曼联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面对司徒云兵的宣战,弗格森显得气定神闲,他在接受采访回应时说道:“我很理解利物浦主帅的张扬,他必须这么做,以前很多利物浦的主帅都没有胆量挑战曼联,哪怕是嘴上威胁一下曼联都不敢,他们小心谨慎,他们顾虑重重,因为他们没本事!  

也因为他们没有信心做到!  

但利物浦现任主帅司徒云兵,他确实是罕见的明星教练,他知道如何去激励人心,他知道利物浦现在最需要什么,当利物浦一直在赢,一直在取胜的时候,球队需要一个挑战的对象,那就是曼联,只能是曼联。  

他们要挑战的不是与曼联打一场比赛分胜负那么单纯,他们要挑战的是曼联作为英格兰最成功球队,英超时代巨无霸的地位!  

所以,我还能说什么呢?  

斥责他的无礼吗?  

不,他只是表达的很直接而已,没有那些拐外抹角的阴谋诡计。  

曼联的球迷,球员,每个人,难道还能无动于衷吗?  

还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利物浦吗?  

利物浦已经提着刀杀到了我们的面前!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不还击,难道等死吗?!  

我们就在老特拉福德等着利物浦来送死!”  

舰队街无比兴奋!  

这可能是英超时代两位主帅之间争斗最公开,最直接,又最激烈的舆论交锋了!  

《泰晤士报》将司徒云兵与弗格森的照片做了合成,PS出一张两人面对面针锋相对却又神采飞扬带着自信笑容的照片!  

而《卫报》就不如《泰晤士报》那么诗情画意了,他们直接PS了一张照片是弗格森坐在王座上,司徒云兵身穿铠甲挥舞长剑向王座上方砍杀的照片。  

《镜报》则长篇大论了司徒云兵的利物浦有多少概率在本赛季以偿夙愿拿下英超冠军。  

但无论是怎么预测,英格兰德比这场龙争虎斗是决定未来走势的重要节点!  

司徒云兵在比赛日当天早上看了这些媒体关于下午比赛的前瞻报道,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这种笑并不因趣味,而是兴奋!  

老特拉福德球场周围在午饭之后便有大批警察加强治安管理,生怕亢奋的两队球迷做出过激行为。  

当利物浦的大巴车驶入老特拉福德时,司徒云兵一脸期待之色,上一次他率队来到这里折戟沉沙,那已经三年前的事情了。  

而这一次他率领利物浦造访梦剧场老特拉福德则意义不同,利物浦与曼联本身的死敌关系都将使得他对于胜利的渴望提高到极致!  

同时不仅仅是赛果上胜利的渴望,还有全方位对死敌的打击!  

姿态上,气势上,方方面面,司徒云兵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