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战议(2/3)
几十里上百里外,怎么可能有那样理想的情况。
“这就是我的方略,至于如何执行,需要各位集思广益。”黄芪直接道。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的刹那,吴闲笑了:“你们这帮人,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才会如此处处求完美。”
“其实这事很简单,分兵两处,一处在玄武城,待蒙兀人攻克襄阳,顺流而下后就重新攻占襄阳,重建防线,这里需要的是寻常精兵。”
“另外一处嘛,就等在临安附近,甚至先安置在舟山,然后需要用时再由水军直接运到临安附近投入战场。”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通讯顺畅,这能做到吧。”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眼前一亮,这确实能做到,只要时刻监视临安和襄樊就可以了。
这时,郑川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听闻进攻襄樊的是如今蒙哥汗的四弟忽必烈,其人信用汉臣,好用汉法,如果他攻下了襄樊,不是直接攻击临安,而是稳守待援,或者朔江而上,攻击钓鱼城,怎么办?”
“此事简单啊,忽必烈信奉汉法,引得蒙兀勋贵人人不满,前不久他还被罢官,此次战事他才重新被启用,也是放在相对更难啃的襄樊。”
“如果在他攻陷襄樊后,我们想办法传报给他,三日之内,钓鱼城必被攻陷,让他做好准备,配合钓鱼城的大军,直下临安。”
“你说,他本就在蒙兀人中不受欢迎,如果听闻此消息,是决定抢功早一步去攻击临安呢,还是真的守命令等在那?”
“蒙兀人以军功为贵,如果他能立下灭国之功,蒙兀人即使对他再不满,也不得不服他,对他争夺下一任大汗至关重要。”
“你说,有这个饵,他去不去攻击临安?”
听了这番话,众人扭头望去,发现是一位名叫赵飞的金丹,他从万方城建立之时就是金丹了,可以说是辰漏观第二批金丹修士,资格极老,不过自从从西辽回来后,他就隐遁不出,众人以为他已经寿尽,没想到今天又出现在这。
不过,他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到了金丹寿元后期,垂垂老矣,不过与数十年前在万方城出策相比,更加老道了。
辰漏观一直有一个情报机构,但是众人一直不知道在哪里,由谁负责,如今,看到这位老金丹,心里有了数,也只有他,才会如此清楚蒙兀人内部情况。
见方略定下,黄芪直接道:“既然如此,内阁制定详细的行动方略,至于关键之处,自有我来处理,你们不用管。”
“是”,众人轰然应诺,鱼贯而出,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赵飞却被黄芪留了下来,向其请益道:“赵老,您对我们应该蛊惑忽必烈身边的哪个人,您有建议吗?”
“桑哥,他是八思巴的弟子,精通蒙、汉、藏诸语,又是藏人,深得忽必烈信赖,官虽不高,却是忽必烈宠信的谋士之一,由他进言,必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而且八思巴目前是忽必烈最信赖的元神,是萨迦寺余孽贡嘎班智达罗汉唯一的衣钵弟子,自小聪慧,被传言是佛陀转世,前几年才进阶罗汉果位。”
“但他一进阶就接连打败了多位蒙兀人延请的老牌元神真君,甚至杀了数人,威名远震。”
“如果不是我们驱使藏地其他教派的元神和修士死死抵在吐蕃高原,他们恐怕已经杀回吐蕃了。”
“失败了数次之后,他们也明白,没有人帮助,凭他们自己,因为吐蕃诸派的敌视,他们很难独自杀回去。所以,他们现在一心投靠忽必烈,希望他成就大业后支持他们夺回吐蕃高原。”
“所以如果是桑哥进言,忽必烈一定不会怀疑,而且这个进言,确实是为忽必烈着想,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只是有点争功之嫌而已。”
“那么如何让桑哥进言?法术?可是他身为元神真君的弟子,用法术除非陈真君直接出手,否则很难得手吧。”
“你们啊,怎么一不如意就想到法术,你知道我做了这么久的刺探,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吗?就是你应该找到当事人想要的,然后把你想告诉他的,塞入其中,一起告诉他。”
“所以不要任何法术,只需要将这个想法塞入桑哥身边人的脑袋,然后让他们顺便提一句就可以了,其他的事,顺其自然,毕竟,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可以了。”
“我相信,以忽必烈的功利心,那时候肯定有类似的想法,我们只需要推一把就可以了,也只能推一把,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至于具体的实施方略,府主交给我就行了,这些年,我在那边也安插了几个人,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多谢赵老,不知赵老此番回来可是有意闯一闯元神之关,武陵府乃至辰漏观的密宝皆由赵老取用。”
“不用了,这么多年我走了无数地方,也看了无数悲欢,对修为反而不那么在意了,再说,我这么多年,感悟红尘不少,但要说到大道,却是一丝也无,我只看到了众生俱苦,若不是真君为了百姓决心重开新天,我都要投奔佛门去了。”
“这最后剩下的一段日子,我会安排好刚才商议的几件事,其他的,就需要您找一个人继承我的位子了。”
“攻下临安之后,我就会隐遁入辰漏观,再不出世,真君也已经答应接纳我了。”
“这就是我的方略,至于如何执行,需要各位集思广益。”黄芪直接道。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的刹那,吴闲笑了:“你们这帮人,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才会如此处处求完美。”
“其实这事很简单,分兵两处,一处在玄武城,待蒙兀人攻克襄阳,顺流而下后就重新攻占襄阳,重建防线,这里需要的是寻常精兵。”
“另外一处嘛,就等在临安附近,甚至先安置在舟山,然后需要用时再由水军直接运到临安附近投入战场。”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通讯顺畅,这能做到吧。”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眼前一亮,这确实能做到,只要时刻监视临安和襄樊就可以了。
这时,郑川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听闻进攻襄樊的是如今蒙哥汗的四弟忽必烈,其人信用汉臣,好用汉法,如果他攻下了襄樊,不是直接攻击临安,而是稳守待援,或者朔江而上,攻击钓鱼城,怎么办?”
“此事简单啊,忽必烈信奉汉法,引得蒙兀勋贵人人不满,前不久他还被罢官,此次战事他才重新被启用,也是放在相对更难啃的襄樊。”
“如果在他攻陷襄樊后,我们想办法传报给他,三日之内,钓鱼城必被攻陷,让他做好准备,配合钓鱼城的大军,直下临安。”
“你说,他本就在蒙兀人中不受欢迎,如果听闻此消息,是决定抢功早一步去攻击临安呢,还是真的守命令等在那?”
“蒙兀人以军功为贵,如果他能立下灭国之功,蒙兀人即使对他再不满,也不得不服他,对他争夺下一任大汗至关重要。”
“你说,有这个饵,他去不去攻击临安?”
听了这番话,众人扭头望去,发现是一位名叫赵飞的金丹,他从万方城建立之时就是金丹了,可以说是辰漏观第二批金丹修士,资格极老,不过自从从西辽回来后,他就隐遁不出,众人以为他已经寿尽,没想到今天又出现在这。
不过,他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到了金丹寿元后期,垂垂老矣,不过与数十年前在万方城出策相比,更加老道了。
辰漏观一直有一个情报机构,但是众人一直不知道在哪里,由谁负责,如今,看到这位老金丹,心里有了数,也只有他,才会如此清楚蒙兀人内部情况。
见方略定下,黄芪直接道:“既然如此,内阁制定详细的行动方略,至于关键之处,自有我来处理,你们不用管。”
“是”,众人轰然应诺,鱼贯而出,准备即将到来的大战。
赵飞却被黄芪留了下来,向其请益道:“赵老,您对我们应该蛊惑忽必烈身边的哪个人,您有建议吗?”
“桑哥,他是八思巴的弟子,精通蒙、汉、藏诸语,又是藏人,深得忽必烈信赖,官虽不高,却是忽必烈宠信的谋士之一,由他进言,必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而且八思巴目前是忽必烈最信赖的元神,是萨迦寺余孽贡嘎班智达罗汉唯一的衣钵弟子,自小聪慧,被传言是佛陀转世,前几年才进阶罗汉果位。”
“但他一进阶就接连打败了多位蒙兀人延请的老牌元神真君,甚至杀了数人,威名远震。”
“如果不是我们驱使藏地其他教派的元神和修士死死抵在吐蕃高原,他们恐怕已经杀回吐蕃了。”
“失败了数次之后,他们也明白,没有人帮助,凭他们自己,因为吐蕃诸派的敌视,他们很难独自杀回去。所以,他们现在一心投靠忽必烈,希望他成就大业后支持他们夺回吐蕃高原。”
“所以如果是桑哥进言,忽必烈一定不会怀疑,而且这个进言,确实是为忽必烈着想,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只是有点争功之嫌而已。”
“那么如何让桑哥进言?法术?可是他身为元神真君的弟子,用法术除非陈真君直接出手,否则很难得手吧。”
“你们啊,怎么一不如意就想到法术,你知道我做了这么久的刺探,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吗?就是你应该找到当事人想要的,然后把你想告诉他的,塞入其中,一起告诉他。”
“所以不要任何法术,只需要将这个想法塞入桑哥身边人的脑袋,然后让他们顺便提一句就可以了,其他的事,顺其自然,毕竟,做的越多,错的越多,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可以了。”
“我相信,以忽必烈的功利心,那时候肯定有类似的想法,我们只需要推一把就可以了,也只能推一把,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
“至于具体的实施方略,府主交给我就行了,这些年,我在那边也安插了几个人,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多谢赵老,不知赵老此番回来可是有意闯一闯元神之关,武陵府乃至辰漏观的密宝皆由赵老取用。”
“不用了,这么多年我走了无数地方,也看了无数悲欢,对修为反而不那么在意了,再说,我这么多年,感悟红尘不少,但要说到大道,却是一丝也无,我只看到了众生俱苦,若不是真君为了百姓决心重开新天,我都要投奔佛门去了。”
“这最后剩下的一段日子,我会安排好刚才商议的几件事,其他的,就需要您找一个人继承我的位子了。”
“攻下临安之后,我就会隐遁入辰漏观,再不出世,真君也已经答应接纳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