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入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再次来到了武陵府,不过不是到武陵大学,而是到武陵城外的大校场,准备从直接这里出发,乘船到达交趾,而不是翻越崇山峻岭。  

当苏越到达的时候,武陵军也才陆续集结,他们原本就是驻扎在合浦附近的,之所以又拉到这里,就是为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武力,像所有人宣誓决心。  

毕竟,黄芪这个武陵府主也做了五六年了,以前都是遵照陈天他们的规划,这次的行动,完全由他主导,他也要有所宣誓,建立起个人威望。  

苏越来后不久,就被安置在一边从事杂务,仍然是后勤杂务,整个行动预期会动用武陵军万人,寻常府兵三万余人,还有民夫五万余人,这还是军队中大量的修士存在,又有船队补给,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的缘故。  

陈天所要做的,主要就是个辅助管账、登记之类的活计,其他的事自有其他正式官员处理。  

一直到处暑这一天,武陵城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在古代,这往往是出兵之前的先奏活动。  

首先上场的是武陵军,鉴于交趾郡南部是平原大江,气候炎热,这次武陵军带上了大量的马匹,都是适应炎热气候的滇马。  

当一万修为都达到了后天巅峰,甚至是先天,百人队长绝对是筑基修士,领队的是一位金丹巅峰修士魏长陵,这是一位参加过西域、西辽、天竺等诸多行动的修士,军事经验丰富,前几年一直在闭关,如今将修为推高到了金丹巅峰,也就是阳神级数之后才出关。  

随同的还有六位金丹修士,随时准备镇压地方。  

当一列列肃穆、凝重的修士队伍经过时,整个武陵城被压的鸦雀无声。  

紧随其后的是寻常府兵,三万人实际上被分为十个方队,每队三千人,他们就是日后镇压地方的主力部队,他们虽然也军容齐整,但是没有武陵军那种肃穆的气质。  

再接着,是各种攻城武器,弩炮、撞车、投石机等,最后,则是学生方队,他们都是武陵大学的学子,这次全部被拉出去见世面,总共有2000余人,同时也作为后备队。  

他们虽然也受过军事训练,但是纪律到底不如武陵军和府兵,更散漫一些。  

这一幕幕,让武陵城的居民士气大振,每个人都热切议论着,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必胜。  

而隐藏在其中的一些宋廷和蒙兀人的探子看了这一幕却大受震惊,他们一直以为武陵府是非常繁华,但到底只是一个山区,犄角旮旯,或许仗着辰漏观的支持能维持一时,但必不长久。  

没想到,他们隐藏的力量如此之强,如果他们全力出动,恐怕宋廷都不是对手,这让其中一些人生出了其他心思。  

苏越并没有参与这场大检阅,只是在旁边看着,然后等府兵出发时跟随一起出发。  

出发仍然走的是水路,一路征发了沿途几乎所有船只,才将府兵运到合浦港,而武陵军则走得陆路,一路威慑沿途的山寨和土着山民。  

至于民夫,早已经在这里集合了,并没有参加阅兵。  

武陵军到达之后,首先上船,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吓得附近宋廷的驻军瑟瑟发抖不敢动了,但所有人都对此保持缄默,只做不知。  

到了合浦港,武陵府又租用了二十余艘大海船,不是不想租更多,而是租不到了,海船本就不多,到这个季节,许多早就乘着风出海了。  

加上五艘武陵号级别的大海船,一次性将5000武陵军连带装备运出海,去往了交趾郡。  

幸亏合浦港到交趾郡也不远,海运不过十多天就能一个来回,苏越是跟随第三批一起出发的。  

当苏越踏上交趾郡土地时并未停止,而是又沿着一条大河朔源而上,到了李朝的首都上京城,唐时的大罗城。  

当苏越到达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被武陵军攻下了。  

魏长陵在这里下达了军管令,宵禁令,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统治者。  

不过他并没有追剿逃出城的李朝权臣陈氏,而是就地防御,摆出一副长期占领的架势。  

接着,武陵府内阁大臣吴闲到了此地,担任交趾军政府第一任总督。  

吴闲到此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均平令,没收逃跑的官吏所有的田地,分给不足百亩之田的人家,不过分的都是远离大罗城的土地。  

而将近处的庄园化为军屯,让府兵分兵驻守。  

这一幕,让在北方观望的陈氏首领陈守望大喜,认为武陵府分兵犯了大忌,就准备召集军队来攻打大罗城。  

接着,军政府对现存的李朝官员进行甄别,官声好的、有能力的、有品格的再度任用,而且基本放在北方面对陈守望。  

而南方,从大罗城到澜沧江入海口,将五万民夫分为500个村庄,一个村庄100户汉民,沿着澜沧江分布。  

接着,以这100户汉民为基础,以村庄中同样发放了土地的贫苦人家为羽翼,训练府兵。  

接着,军政府就开始在大罗城以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改造乡村、改造城镇、改造生产方式等,将在武陵府的那一套完全搬到了这里。  

这时,陈氏终于忍不住了,如果让武陵府站稳脚跟了,恐怕交趾就要重归中原了,这不但是他,也是无数交趾土着难以接受的。  

于是,陈氏在北方广泛征兵,甚至直接通过拉壮丁的方式,将北方山林中所有的土着强制征集到军中,这反而正中武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