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雾隐花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云岫和曹谨行的见面充满偶然,知道她送避毒珠和圣元丹的,只有当时在山顶的玄武山太乙门弟子。  

而在苗疆,若非白云岫事先通过气,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关联。  

他的身份可信。  

不过…  

“你怎么知道是我?”  

曹谨行奇怪道:“我此行虽不算秘密,但她应该不知道吧,又怎么会事先告诉你,让我帮你证明?”  

温玉林道:“五仙教明令,门下弟子若送外人信物,必须记录在册,纵然灵蛇使也不能例外。大人身上有我教避毒珠,形貌特征又如此明显,昨夜在馆驿,我其实已经认出来了。”  

“原来是你…”  

曹谨行恍然道:“我就觉得不对劲,昨天藏在砚竹身后窥视我们的,就是你吧。”  

那道气息很淡,又没有敌意,他当时就以为是顾砚竹,现在看来,分明是温玉林拿顾砚竹打掩护,藏在他身后!  

“大人真是敏锐,”  

温玉林赞道:“还请不要见怪。众位大人因吴蒙山的关系,对我教敌意颇深,在下也只能另寻门路,万幸,来的是大人,这才敢现身。”  

万镗身边有青冥、白都,不可能让五毒教的人近身。  

彭宗顺、徐千户、田兴爵这帮人平日欺压苗民,横行霸道,若非顾及大局,他们已经付出代价!  

跟他们解释,他们也不会信,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温玉林也是没办法,这才把主意打到镇抚司援兵身上,想通过他解释清楚,找到突破口。  

“之所以等了这么久现身,也是跟白云岫确认。她现在不在苗疆,用无形隼联络花费了不少时间。所幸,一切果如所料。有大人在,在下这才斗胆露面。”  

温玉林再度躬身。  

这是件幸事,要不然,光让官军相信他,就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时间。  

“嗯。”  

曹谨行点点头,对万镗和其他人道:“此人确是五毒教门人,本官可以作保。他的话,不妨一试。”  

其他人听完对话也差不多明白了,万镗急不可耐道:“时间紧迫,那就快请这位壮士破解毒瘴吧!”  

“且慢。”  

温玉林提醒道:“破解毒瘴不难,难得是登山擒贼。腊尔山如今苗民遍布,其中不乏御虫用蛊之人,又有铜尸守卫,威猛无俦。不知大人打算如何作战?”  

其实万镗也明白,腊尔山山高林密,毒虫无数,就算解了毒瘴,也不过是回到原点,强攻必然死伤惨重。  

除非,放火烧山…  

但要真如此,苗民失了立身之本,事态将彻底失控!  

到时候,别说之后的取木料、修山路了,苗疆之人怕是要死战到底!  

整个西南的局势也将加速恶化,一发不可收拾!  

要想解决,还得求助于行家…  

就比如眼前这个。  

万镗能一路高升,也不全靠趋炎附势,还是有点心胸的,当下放下架子,对温玉林道:“壮士出身五…五仙教,是应对蛊虫的能人,可有妙法使我军将士免遭侵害?”  

温玉林摇摇头:“我教避毒至宝,唯有避毒珠。但此珠炼制极难,三年只得一颗,且只能保护佩戴者,无法掩护大军…”  

万镗失望地叹了口气。  

又急又无奈。  

其他人也是一筹莫展。  

“不过…”  

温玉林话锋一转,紧接着道:“毒虫灵智不高,受驱使也是因为音波内力牵引,只要蒙蔽它们的感官,让它们看不见、闻不到,同样可以起到避毒之效。”  

他从腰后解下个紫色的葫芦,道:“这是我教调制的雾隐花露,本身无色无味,但能混乱毒虫感官,只要在身上滴上几滴,就算站在虫群之中,它们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不等众人露出喜色,曹谨行煞风景地接了一句:“但是?”  

“…”  

温玉林苦笑一声:“曹大人快人快语。雾隐花露确实有避毒效果,但,正如其名,此药水就像清晨花露,极易消散,无法长时间维持。这满满一葫芦,得来不易,却也只能让三十個人维持一个时辰的‘雾隐’状态,所以…”  

他的言下之意很清楚了。  

还得是小股作战,擒贼擒王!  

这也是眼下的最优解,至少不会让军民双方死伤加剧,仇恨加深。  

“既然如此。”  

万镗看向下方众人:“本官有意从军中挑选能手,但能担大梁的,只怕还得是在座的几位,不知…”  

青冥和白都对视一眼。  

他们俩修为最高,无论如何都跑不了——曹谨行一直盯着他们,不卖力是不行了,倒不如直接站出来。  

一念及此。  

青冥抱拳道:“眼下别无他法,青冥愿竭尽所能,上山擒贼!大人身边不能缺人,就让白都留守吧。”  

万镗点头:“如此,就辛苦青冥先生了。”  

他先做出了样子,其他人自然得跟上。不跟也不行。  

彭宗顺、徐千户还有其他官军将领没办法,只能赶鸭子上架:“属下也愿随行!”  

“很好!”  

万镗大喜,看向曹谨行。  

曹谨行转向边上缩着的田应朝、田兴爵,说道:“两位大人,无心为朝廷出力吗?”  

“不不不!”  

两人吓了一跳,赶紧解释:“大人说笑了,我二人实力低微,实在有心无力啊…”  

“呵呵。”  

曹谨行皮笑肉不笑道:“两位大人太谦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