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过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整个劫狱过程很快。  

从开始到结束也没有五分钟,但其中分秒必争的惊险,哪怕在事后,依然让人心有余悸。  

曹谨行重创两人,马上就有狱卒提着镣铐、琵琶钩过来,把他们锁起来,送进牢房。  

这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镇抚司,不过,等他们带着大队人马赶到,已经尘埃落定了。  

光明左使没出去不说,又多了个法王,之后再没有赤龙能阻挡机关,他们俩必然要在诏狱里待到死!  

劫诏狱乃大案。  

此事刚了,就有两名千户来暂时换防,说刘镇远让他们去镇抚司一趟。  

如今机关已恢复正常,留剩下的人处理后续,沈襄和曹谨行去了镇抚司。  

刘镇远负手而立,正在内堂等候。  

两人行礼。  

沈襄把具体情况都说了,包括战斗过程,对曹谨行的临敌机变大加赞赏。  

“若不是谨行反应快,迅速封住姹紫罗烟瘴,这帮贼人还真可能得手。这次多亏了他。”  

“行了行了。”  

刘镇远打断他,扫曹谨行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别夸了,这小子的本事我清楚的很!昨天才给我惹出一堆事…明宗这次劫狱苦心积虑,不但收买田镜湖,还害了江阿七,唉。”  

刘镇远叹气。  

威逼利诱,魔教最擅长的手段,只要有人贪心不足,这招可说无往不利。  

沈襄道:“大哥,田镜湖死前曾说了‘赵家’两个字,我想应该跟赵思远一样…”  

他回头看曹谨行一眼。  

这里面,肯定有针对他的意思。  

“没用。”  

刘镇远懂他的意思,道:“除非铁雄石指证,但他的立场在那,不会说,即便说了,最关键的人证田镜湖已死,死无对证!赵家咬死了是污蔑,这事也不好办。何况事关赵文华,严阁老义子,无凭无据,不好直接拘押…不过,他们要是打量着就这么过去,那也太小瞧我镇抚司!”  

刘镇远眼中氤氲着雷霆:“跟上面报一下,东厂那帮番子一天天闲着没事,给他们找点事!”  

如今嘉靖麾下,吕符是大内十万总管,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陆炳是锦衣卫指挥使,统领天子亲军。  

这俩人忠心耿耿,一心为嘉靖办事,关系和睦,上行下效,也让东厂和镇抚司两方势力好的穿一条裤子。  

东厂主要负责监察百官,锦衣卫则负责军政情报,一主内,一主外。  

同为皇帝效力,亲如一家。  

有人打量着让好兄弟吃哑巴亏,东厂的人不会干看着。  

东厂番子出勤,刺探情报,有明探和暗探两种。  

暗探好理解,就是像毒蛇一样暗中盯梢。  

明探则是光明正大地告诉你我在监视你,甚至会跑到对方府里问东问西,官员还不敢不回答,有苦难言。  

沈襄马上明白过来,笑道:“好!赵家屁股不干净,有东厂出马,他们要倒大霉了。”  

让东厂盯上,没事都可能查出事,就更别说赵家这类本就有事的,只要抓住把柄,新账旧账一起算!  

你不是死无对证吗?  

那从别的案件出手,先拘捕,再刨根问底,大刑伺候,有你招的时候!  

曹谨行看着这一幕,神色古怪:怎么感觉他们这方才是反派阵营?  

刘镇远道:“诏狱是锦衣卫机要重地,你们俩防卫有功,又捉住猿王,再挫明宗锋芒,大功一件。我得想想怎么赏你们。”  

沈襄笑道:“我只是协助,再说,我也不缺什么,倒是谨行正缺资源,大哥给他吧。”  

曹谨行张张嘴,正要说话。  

“好。”  

没成想,刘镇远已经答应了,他伸手向后一招,一個长条木匣打开,从中飞出一把绣春刀。  

此刀刀鞘华丽,刀柄镶嵌宝石,一看就不是之前的凡铁能比。  

“曹谨行,接刀。”  

刘镇远单手持刀平举。  

曹谨行一看这架势,好像不是一般东西,便弯下腰,伸出双手去接。  

“嘉靖十三年,有天外陨铁落于西山,经绝顶铸师糅合西方精金烧熔锻造后,得绣春刀一十三口!此刀就是第十三把,从今天起,交由伱佩戴。”  

刘镇远把刀珍而重之地放到曹谨行手上。  

十三把…  

十三…  

曹谨行一惊。  

这是让他接任第十三太保?  

“大人,这…”  

曹谨行犹豫了:“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不用顾虑。”  

刘镇远看出他的想法,道:“只是暂时交给你使用,免得宝刀蒙尘。至于之后如何,还要看你表现。你的资历实在太浅了。”  

让他想提拔都没法提拔。  

所幸,来日方长。  

曹谨行点头,只要合规制就行,不然拿着烫手:“那就多谢大人了。”  

刘镇远点头:“回去吧,诏狱还有一摊子事要处理。”  

“是。”  

曹谨行抱拳:“属下告退。”  

等他离开。  

沈襄微笑道:“我也要写文书给指挥同知大人了,早入眼早上台。十三的位置,空悬的太久了…”  

沈襄身份特殊,还负责筛选人选。  

提起十三,两人的心情都有些低落——他于蒙古遭遇黄金家族围杀,壮烈战死,尸骨无存!  

“那帮该死的鞑子!”  

刘镇远握紧了拳头,双目血红:“早晚有一天,本座要让俺答汗血债血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