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实力暴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功德消耗疯狂,但实力提升更加疯狂。  

“五行大道融合到奥义七层了,这......”  

这一刻,他终于知道地仙界的各方势力为何为了功德人脑子打出狗脑子,这种修炼增幅,简直太恐怖了。  

真理之书的传输功能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是弟弟中的弟弟。  

甚至造化玉碟碎片对大道法则修炼的加速,都远远比不上功德,这还只是小功德,郑东难以想象,大功德会有什么逆天的效果?  

在那之上的鸿蒙紫气呢?  

最让郑东感到激动的是,功德加速修炼的效果居然是能够叠加的。  

也就是说,他现在参悟大道法则,是在造化玉得碎片、真理之书、功德的三重加速下进行的。  

由于造化玉得碎片现在被他掌控,虽然没有认他为主,但他仍可以自主控制对修炼的增幅速度。  

郑东自然将增幅调到最大,也就是一百倍。  

真理之书的增幅能力最弱,原本只有区区十倍,现在晋级后,增幅有所提升,到了二十倍左右。  

两者叠加,就是两千倍。  

也就是说,他在真理之书和造化玉碟碎片的同时增幅下,参悟大道法则一年,相当于以往两千年。  

只不过真理之书十年才能动用一次,鸡肋的很。  

也只有遇到瓶颈时,郑东才会选择动用它。  

但即使这两者叠加,对修炼的增幅也不及功德。  

实际上,功德对修炼的增幅速度并不固定,视你对功德的契合程度以及你消耗功德的多少而定。  

打个比方。  

你对功德的契合程度是一百,每年消耗的功德值是一百万,那么修炼的增幅速度,就是一百万除以一百,增幅万倍。  

也就是说,你修炼一年抵得上正常情况下万年苦修。  

郑东的功德契合度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他的契合度是一万。  

也就是说,他一年消耗三千多万功德,修炼增幅速度是三千多,修炼一年相当于三千多年,修炼三年足足相当于闭关苦修了三万年。  

这还没算造化玉碟的增幅,再加上造化玉蝶的增幅,郑东现在相当于在融合五行大道上苦修了三百万年。  

三百万年,也才走到五行融合第七层的境界。  

但比起修炼单一大道法则的修士,郑东现在的法则境界,几乎能和地仙巅峰比肩。  

换句话,现在的郑东,论法则境界,足以和隆尘、祖龙媲美。  

当然,只是法则境界,郑东的基础力量和他们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  

但综合而论,郑东现在的实力已经不比当初的祝焱逊色,和地仙后期的修士相差不大。  

即使没有洪荒世界之力的加持,郑东的实力在春申界一众修士中,也足以排进前五。  

若是加上法宝什么的,甚至能排进前三。  

唯一没有战胜把握的,也就隆尘和祖龙二人。  

当然,郑东手握六品青莲这种防御型的上品后天灵宝,隆尘、祖龙二人也拿他没有丝毫办法。  

一亿功德,让郑东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只是地仙中垫底的存在,一跃便成为地仙中巅峰的一批。  

当然,这个巅峰只是和普通的地仙相比,倘若和同样走上融合大道的地仙相比,郑东就差的远了。  

只不过时空海中走上融合大道的地仙少之又少,甚至比大罗金仙还要稀少,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实力,就是地仙中最巅峰的存在。  

“实力提升恐怖,功德消耗更恐怖!”  

郑东一边欣喜,一边又有些心痛。  

功德这东西并不好弄,郑东能在文殊菩萨手里缴获这么多,那是因为对方在西方教中的地位不一般,位列四大菩萨。  

即使这样,这一兆功德,也是对方所有的家底了。  

靠现在的洪荒想要积累到一兆功德,得等七千多元会,根本不现实。  

“功德太重要了,”  

郑东眼神肃穆,“它不仅能增幅参悟法则的速度,同样还能增幅修炼肉身、神魂、法力的速度。”  

换句话,功德对修炼的增幅是全方面的。  

不局限于法则、肉身、神魂、  

法力中的一种。  

有了功德,实力就能飞速提升,没有功德,靠自己苦修,实力差距将会被迅速拉开。  

这一刻,郑东终于能理解当初地仙界的各方势力,为何会为了功德大打出手。  

换成是他,估计也会大打出手吧。  

“扩张!扩张!扩张!”  

郑东内心在狂吼。  

只有疯狂扩张洪荒,才能加快提炼功德的速度。  

起源大陆当初掀起和地仙界的战争,功德应该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地仙界作为混沌第一座世界,占据了太多的气运,获得了无尽的功德,让起源大陆诸神嫉妒的简直要发狂。  

在他们看到机会时,义无反顾的击碎地仙界,也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了。  

没有了地仙界,混沌中的第二座世界,立刻就取代了地仙界的位置,获得了混沌的馈赠,从而进入时空海时代,也称为起源时代。  

一亿功德耗尽,郑东睁开双眼。  

倒不是他不想继续修炼,而是他在本源海中祭炼的分身完成了。  

二千九百九十四尊分身。  

说实话,这么多分身跟冥河老祖的亿万血海分身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  

更别说西方教的佛陀一念一分身,一沙一世界,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