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小蟠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迷雾区前。  

郑东依旧盘膝而坐,瑶姬的意识投影仍在他神魂之中。  

只是两人间的气氛稍稍有些尴尬。  

“也就是说,你还得积累十五元会法力,才能达到大乘真仙的法力极限?”  

郑东略显心虚,轻咳一声道:“差......差不多吧!”  

差不有多个鬼!  

他心里补了一句。  

他如今加上本尊,一共六尊分身,每一尊分身的法力,都只有不到一元会,只不过刚刚渡劫期。  

也就是说,所有分身的法力都达到大乘真仙极限,一共需要一百二十元会法力。  

当然,法力可以花时间慢慢修炼。  

若是灵气充足,灵丹无限供应,以郑东的天资,大概数千年便能完成这一百二十元会的法力积累。  

数千年的时间,一个大乘真仙突破到地仙,绝对不算慢了。  

毕竟,大乘真仙的寿元足足有一百多万年之久。  

但......郑东并不仅仅祭炼六尊分身。  

这六尊分身,只代表着他的领悟的大道法则。  

五行分身负责领悟五行法则,本尊负责融合法则。  

在未来,他还要祭炼更多的分身,领悟更多的大道法则。  

这条路,真理之神曾经走过,可惜真理之神是神话级生命,法则排斥太严重。  

但郑东不同,他还未到神话级,完全可以尝试在大乘真仙境界,将三千大道一一领悟,再融合为一。  

若是将大道法则比作一条条道路,郑东这么做,就是将三千条道路的起始点连接在一起,化作一条通天的根基。  

到那时,比底蕴,诸天万界谁能比得上他?  

当然,郑东这么做,瑶姬可等不及!  

她这次招揽大乘真仙,就是想要获得一批能快速突破到地仙级的盟友,帮她夺取造化玉碟碎片。  

瑶姬本人对造化玉碟碎片并不贪婪,她只是想借它突破到天仙境界,然后寻找父亲。  

只要她能突破到天仙境界,造化玉碟碎片的归属,她并不在意。  

瑶姬静静看着郑东。  

良久,缓缓开口道:“你才五元会的法力积累,想要达到二十元会的法力极限,即使九品灵丹不缺,也要数万年时间。  

罢了,真不知招揽你,是赚了还是亏了。”  

瑶姬叹了口气。  

说完,郑东面前浮现一枚储物戒。  

他接过储物戒,神识探了进去,这一看,郑东惊呆了。  

有钱!太有钱了!  

郑东抬起头。  

水部正神瑶姬的实力如何,郑东不知道,但她的土豪程度,他算是见识到了。  

“这是......蟠桃?”  

郑东见识不算差,蟠桃这种东西,他在春申界的一些古籍里看到过。  

“见识倒是不差,”  

瑶姬点点头,“不过这不是蟠桃,蟠桃即使在地仙界,都是一等一的先天灵根,我这仙果,充其量只能算是后天灵根。  

这仙果的确跟蟠桃有很大的关联,乃是蟠桃核长成的蟠桃树所结的果子,我称之为小蟠桃!”  

原来如此,蟠桃核长成的蟠桃树所结仙果。  

想了想,郑东问道:“传闻中蟠桃有三种,一种是三千元会一熟,普通人吃一口可以一跃成为大乘真仙。  

高一等的六千元会一熟,人吃了能领悟法则,达到大乘真仙极限。  

最后一种,紫纹细核,乃是最高等的蟠桃,整个地仙界,只有一千二百株,三千元会一开花,三千元会一结果,三千元会成熟,总共九千元会,普通人食之,白日飞升,得道成仙,得享长生。  

不知道前辈小蟠桃的跟脚是哪一种?”  

听完这番话,瑶姬当真有些惊讶了,想不到郑东对地仙界的事知道的这么多。  

在春申界,一般的大乘真仙对地仙界了解极少。  

当然,这跟大乘真仙不太在意地仙界有关,另一方面,地仙界的传闻大多在地仙老祖之间流传。  

春申界中关于地仙界的传闻,大多比较零碎。  

没想到郑东会了解的这么详细。  

瑶姬展颜一笑道:“是最高等的蟠桃,九千元会的。”  

居然是九千元会的!  

这一点,郑东真的没有想到。  

尽管这小蟠桃只是蟠桃果核长成的仙树所结,但也是一等一的后天灵根了。  

这种宝物,即使在当初的地仙界,也绝非一般的神仙能够得到。  

能参加蟠桃会,并且能吃到九千元会蟠桃的,至少得有大罗金仙的境界。  

普通金仙都别想有这个待遇,最多只能吃到次一等的六千元会蟠桃。  

春申界当初只是地仙界微不足道的一个附属位面。  

这又是造化玉碟碎片,又是九千元会蟠桃核,难道春申界曾经出过什么大人物吗?  

郑东不禁暗想。  

想着,他再次扫了一眼储物戒中的小蟠桃。  

真正的蟠桃郑东没有见过,眼前这小蟠桃形状饱满,果皮呈淡黄色,顶端有一片红晕。  

哪怕隔着储物戒,似乎都能闻到阵阵芬芳。  

郑东知道,这不是真正的香味,而是他的神魂受到了小蟠桃的引诱。  

厉害!  

郑东深吸一口气。  

见郑东不说话,瑶姬继续道:“储物戒中一共有九枚小蟠桃,正常来说,一枚小蟠桃就能增加修士六元会法力,九枚,绝对够你达到大乘真仙的法力极限了。”  

说完,也不给郑东回话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