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五行融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九千一百米、九千二百米、九千三百米......  

最后,郑东在九千五百米的位置停下。  

还有五百米,就是迷雾区域了。  

郑东能感觉到,继续向前走,就会产生大道威压。  

而领悟法则,不能有大道威压干扰,他自然不会继续前进,这里就是他参悟法则的最佳位置。  

九千五百米!  

在场修士中的第一!  

当然,不能算虞山剑主,不过对方已经走进迷雾区域了。  

仅论对大道法则的掌握,虞山剑主甚至已经超越了刚进入地仙境界的存在。  

不过,郑东并不气馁。  

毕竟虞山剑主修行多少年,他修行多少年?  

两者修行的时间毫无可比性。  

郑东的法则天赋不低,甚至可以说奇高!  

他相信,即使没有真理之书的帮助,倘若修行同样的时间,他的成就比起虞山剑主,只高不低。  

就算是现在,郑东也有超越对方的把握!  

真理之书!  

是的,真理之书!  

他进入天尊山领悟法则至今,已经有一百零四年,这么长的时间,他将原本只有金行法则达到奥义七层的境界,修炼到如今五行法则全都达到奥义九层之境。  

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最关键的是,这么长时间,他都没有动用真理之书的传输功能,一次都没有。  

这一百多年,真理之书只是在不断记录造化玉碟碎片溢散出的大道法则。  

足足记录了一百多年。  

郑东不知道真理之书记录了多少大道法则,但想来,比他领悟的五行大道要恐怖得多。  

好歹真理之书也是一件后天灵宝。  

就算比不上迷雾区域中的造化玉碟碎片,也不是普通仙器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一点,郑东很清楚。  

至今为止,真理之书仍是他手里最大的一张底牌。  

尽管它对郑东战力的帮助几近于无,但真理之书对修炼的加成,实在是太恐怖了。  

而修士最看重的,不就是对自身的提升吗?  

所谓仙器、灵宝,说到底,不过都是外物罢了。  

这一点,郑东清醒无比。  

包括他入侵其他位面,吞噬本源,扩张洪荒,都是为了强大自身打基础。  

世界弱小,隶属于这个世界的生灵就会被束缚,很难获得提升。  

春申界的仙主就是如此。  

他的底蕴,甚至比郑东还要强,但为何迟迟不能突破到金仙境界。  

世界的制约!  

这也是他为什么急不可耐的寻找地仙界的原因。  

因为春申界曾是地仙界的附属世界,只要找到地仙界,让春申界回归地仙界,他就有可能更进一步。  

这种在“鱼塘”里称王称霸的滋味,仙主已经尝够了,他想更进一步。  

郑东也是如此。  

只是他所选的道路和仙主截然不同。  

仙主是寄希望于传说中的地仙界,郑东则是想打造出一个新的洪荒,一个能让修士修炼到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乃至圣人境界的洪荒!  

九千五百米处。  

郑东盘膝而坐,闭目参悟起来。  

只是这一次,郑东动用了真理之书。  

“开始传输!”  

郑东命令道。  

下一刻,积攒了一百多年的大道法则,疯狂朝郑东神魂涌来。  

即使凝聚了阳神,即使神魂拥有了一丝不灭之意。  

这一刻,郑东也感受到了神魂近乎碎裂崩解的压力。  

“不行!压力太大了!”  

郑东浑身打摆子似的颤栗起来。  

不灭仙体直接崩解,化为虚无,随即又再次凝聚。  

场上。  

有修士发现郑东的异样,脸色各不相同。  

有嫉妒者幸灾乐祸的,有仇恨者心中畅快的,有关心者心急如焚的,也有敬佩者感到惋惜的。  

其他人的情绪,郑东不知道。  

但此刻,郑东仿佛被五行法则围绕。  

无数关于五行大道法则的信息,在他神魂中出现、分解、最后,再融合!  

没错,真理之书正在为他演示五行法则的融合!  

真理之书有的五大功能。  

记录、传输、衍法、加速、解析!  

这一刻,真理之书居然破天荒的出现了法则融合这一新功能。  

以前,真理之书的传输功能,能够给郑东全方位展示法则的演化。  

这种感觉,相当于一位老师,将法则揉开掰碎,一点点灌输到你的脑海中。  

郑东越是积累深厚,使用传输功能后的收获便越大。  

而现在,同样使用传输功能,但却出现了新的变化。  

真理之书传输过来的,不再是一门门五行法则,而是五行法则从奥义一层开始的互相融合。  

由浅入深,显示五行大道奥义一层的融合,再是奥义二层。  

郑东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真理之书郑东使用了几百年,从未向他展示过法则如何融合,这还是第一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郑东暗想。  

神魂中,五行法则的融合还在继续,郑东无暇他顾,认真观看起来。  

这种机会,已经不能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了。  

郑东怎么可能错过。  

五行法则虽然在一齐达到奥义九层后,出现了互相吸引的现象,但仅靠郑东自己,想要将它们融合为一,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  

但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