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天尊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批进入仙庭的大乘真仙既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后一批,只有数百人。  

郑东带着唐芷柔,混在东沉洲阵营中,进入了门户。  

一阵天旋地转。  

下一刻,郑东二人眼前一亮,一轮红日浮现在云海之上,红日旁边,似乎有数之不尽的浮空仙山,最中央的那座浮空仙山最大,其他浮空仙山全都围绕着它,以郑东神识,都难一窥究竟。  

“师尊!”  

唐芷柔震撼的转过头。  

郑东深吸一口气,脸色严肃。  

原以为仙庭比起洪荒还差得远,但看到这座浮空仙山,郑东觉得有些颠覆他之前的猜测。  

仙庭辽阔!极其辽阔!  

就在郑东感慨之际,四周不时有惊叹声传出。  

“这就是仙庭吗?”  

“好壮阔!”  

“不知开辟这座世界的仙主,究竟是何风采!”  

众人虽然知道仙庭出了变故,但关于仙主的消息,他们并不了解。  

就在众人进入仙庭不久。  

一位身穿仕女装的仙子陡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大乘真仙!而且是大乘真仙后期。  

郑东一眼便看出对方的修为,不过也没有太过惊讶,仙庭中居住着数十位地仙老祖,但这么多地仙老祖,总不可能孤零零的住在这里吧?  

实际上,仙庭中的修士,不比春申界九洲中的任何一洲少,甚至还要更多,并且这些修士的平均修为,比起春申界也要高得多。  

地仙老祖和其门下弟子平时都高高在上,而仙庭本身的修士,和春申界的普通修士没什么两样。  

如果说唯一的区别,那就是春申界中尚且有凡人存在,而仙庭几乎没有,这里全都是修士。  

不善修行的人,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组建修仙家族来延续香火,这些修仙家族就构成了仙庭的最基层。  

而能在修行道路上走得更远的,自然不会组建修仙家族,一般修士修行到渡劫期,就有可能被地仙老祖门下弟子看中并招揽。  

对于底层修士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背靠地仙老祖,再加上仙庭浓郁的灵气,渡劫修士很快便能进入到大乘真仙。  

至于能否突破到地仙,这就不是身后的势力能够帮忙的了,得靠自己。  

即使仙庭灵气环境比春申界更优越,也是如此。  

“本宫乃是雷部神将,你们都是来仙庭接受传道的吧?”  

尽管来者只是一个女修,但却颇为倨傲。  

只是人家背靠雷部这个庞然大物,即使是各洲顶级宗门之主,也不敢得罪,反而得陪着小心。  

众人中,天傀道太上长老平成子飞身上前道:“贫道乃是......”  

“无需多言,只回答是或不是即可!”  

平成子被女修这么直愣愣的顶了一句,不禁皱起眉。  

但他修行数万载,不至于这点气量都没有,继续笑着道:“回禀仙子,正是如此。”  

女修点点头,“行了,跟我来吧。”  

说完,也不顾众人反应,转身径直离去。  

众人不敢怠慢,连忙跟上。  

郑东也紧跟在女修身后。  

飞了一段时间后,郑东不禁皱起眉,这女修的遁速太快了。  

不得不说,由于郑东尚未领悟空间法则,再加上他纵地金光遁只是刚刚入门,因此遁速并不快。  

在大乘真仙中,只属于中下水准。  

因此,郑东差不多拼尽全力,才能跟上女修的速度。  

好在这次前来的大乘真仙足足有数百人,总有遁速连郑东都不如的,他混在人群中,倒也不显得突兀。  

就这样,足足飞行了十日,远在天边的浮空仙山,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有临近这座仙山,郑东才能感觉到它有多么浩瀚。  

原本在众人看来,围绕在浮空仙山四周,宛如尘埃的环绕天体,实际上却是一座座巨大的无比的山脉。  

众人稍稍感应,便发现这些浮空仙山上,生活着大量的修士。  

若是猜得不错,这些都是仙庭各部的门下弟子。  

光这些小的浮空仙山,就数以百万、千万记。  

有些浮空仙山就是一颗小型的岩石块,而一些大的浮空仙山,却宛如一座世界。  

在郑东看来,甚至不比地球小多少。  

至于被诸多浮空仙山众星拱月般围绕在中央的最庞大的那座,郑东甚至都不清楚它的具体大小。  

因为凭他的神识,根本无法完全笼罩,太辽阔了。  

虽然这跟他的神识进入仙庭后受到压制有关,但更多的,还是因为这座仙山辽阔至极。  

“这是天尊山!”  

一路上都没开口的女修冷不丁的说出一句话来。  

“天尊山!”  

众人纷纷看向最中央的这座浮空仙山。  

“天尊山是仙主亲自摄取混沌物质铸就,高不知几亿亿里,完全不比春申界各洲小多少,仙庭各部就坐落在天尊山上,你们的传道之地,也在那里,你们跟我来!”  

说完,女修继续向天尊山上飞去。  

众修紧跟其后。  

所谓望山跑死马,明明感觉天尊山就在眼前,但众人还是足足飞行了三日,这才真正降落在天尊山上。  

大乘真仙飞行三日能飞多远?  

这一刻,众人终于有些相信,天尊山不比春申界一洲之地小了。  

郑东也收起心中的轻视。  

原先他以为仙主只是修为高,达到天仙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