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蛰伏潜修(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需要全身放松,心无杂念的!”夏道明说道。  

姬文月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夏道明这话是什么意思,顿时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很快,刚进练功室,夏道明又扛着两位妻儿转身离开,进了摆放着大床的卧室。  

第二日。  

在姬文月咬牙切齿和柳巧莲抿嘴轻笑之下,夏道明这才带着两人再次进入练功室。  

“嗯,现在两位爱妻应该心无杂念了,请用通灵玄果。”盘腿坐下,夏道明取出两个通灵玄果,分别递给姬文月和柳巧莲。  

“哼!”姬文月翘着红唇,一把拿过通灵玄果,似乎还在为昨晚的事情耿耿于怀。  

柳巧莲则抿嘴轻笑着接过通灵玄果,接过来时,还不忘微微欠身表示道谢。  

夏道明看着眼前风情和性格有很大不同的娇妻,想起昨晚的疯狂,心里又涌起躺平的念头。  

这样的日子多好啊!  

不过,这个念头转眼消失。  

在万螺仙山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也目睹了惨烈的厮杀,夏道明很清楚,修仙界那是强者的世界,强者的道路,注定要比世俗间更加残酷血腥。  

除非他甘愿百年后和眼前两位娇妻成为一抔黄土,否则就得努力奋进。  

但百年转眼就过去,重活一回的夏道明又岂会甘心?  

“凡人有奇经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丹田黄庭隐而不见,唯以本元真气冲击,方才能得开启显现。  

你们都已成年,来自母胎的本元真气早已经干涸消失,所以才需要通灵玄果,借其所蕴藏的药力,冲开奇经八脉,此为启灵。  

你们吃了通灵玄果,无需运转什么功法,只需用心去感受便可。你们如今都是八品大武师,神识会比普通人强大,若启灵成功,你们当能感应到第一条奇经的存在,仿若眼目看到的一样。  

启灵成功之后,你们就可以参悟功法秘诀,引气入体了。”夏道明将通玄灵果分别给了两位爱妻之后,很快压下谈躺平的心思,一脸正色道。  

柳巧莲武道天赋一般,如今才堪堪进入八品大武师境界。  

姬文月武道天赋倒是出众,但她在武道修行上的积累沉淀还颇为欠缺,在没有类似化龙果这等能助她参悟“白虎诀”的奇果相助的情况下,她想要踏入武道宗师境界颇难。  

她的伯父姬守礼也是如此,卡在了宗师门槛之前,需要继续武道沉淀和参悟宗师奥义。  

而尉迟啸等人却因为有化龙果相助,陆陆续续都迈过宗师这道门槛。  

“好!”姬文月和柳巧莲一脸严肃地点点头,然后缓缓闭上眼睛,使自己的心境平静下来之后,方才开始食用通玄灵果。  

夏道明见状悄然离开了练功密室,然后独自一人穿过药园子,来到灵泉边上,盘腿而坐,运转“碧木长青功”。  

一丝丝飘荡游离在岩洞里的天地灵气悄然汇聚并没入夏道明的身体。  

两个时辰之后,夏道明缓缓睁开了双目,眼中流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在灵泉边上修行,效果竟然比他想象中还要好不少。  

他能明显感觉到干涸脆弱的奇经得到了滋养,变得宽大坚韧了一些。  

而在这之前,不管是在寻仙崖修行,还是途中修行,这种感觉都是非常隐约。  

“好,好,这才是该有的修行速度,否则虚不受补,我空有一身强大的神识和诸多资源,都没有用武之地,如此速速下去,应该很快就能用起来了。”  

夏道明又仔细感受了一番经脉变化,确认这次修行效果很好,不禁越发欣喜。  

不过相对于夏道明的欣喜,从石室里走出来的柳巧莲和姬文月情绪都有点低落。  

“第一次启灵没成功很正常!明天再试就是。”夏道明见状连忙宽慰道。  

“相公,你启灵几次才成功?”姬文月闻言心情稍好,然后好奇地问道。  

“五次!”夏道明老老实实回道。  

“需要五次那么多吗?”姬文月和柳巧莲都有些惊讶。  

“应该吧,毕竟我岁数不小了!”夏道明也不知道这个次数算多还是少,不过在爱妻面子总不愿意落面子,立马道。  

“那我和老爷同岁,连老爷都要五次,那我肯定需要更多。”柳巧莲心情有点沉重起来。  

虽然夏道明不想两位娇妻有太大心理负担,特意没告诉她们通灵玄果的真正价格,但两人都心知肚明,此果必然价格昂贵。  

“那不一定。武道是武道,炼气是炼气,就像阵法和炼丹到了你和文月手中,一看就明白,但在我这里却很难一样,所以你不必妄自菲薄!”夏道明正色道。  

“是老爷,妾身明白了。”柳巧莲欠身道,只是心情隐隐中依旧有些沉重。  

“去琢磨琢磨阵法吧,这样会让你心情放松。”夏道明见状微笑道。  

“嗯。”柳巧莲点点头。  

“我去摆弄我的药材。”姬文月道。  

很快,柳巧莲和姬文月,一个静静坐在药园子边上的藤椅上,手中捧着一卷书,嗅着淡淡的药香味,渐渐沉浸在阵法的世界里,而一个则蹲身在药园子里,一会儿看看这棵药草,一会儿摸摸那棵药草,一对如水明眸,不时露出一抹思索之色。  

夏道明见状顿觉岁月静好,心中说不出的满足、轻松和愉悦。  

很快,他觉得经脉已经缓过劲来,又去盘坐在泉眼边,运转“碧木长青功”。  

这便是神识强大的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