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速之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令已经是初冬。  

莽州北地,如今已经是冰天雪地。  

而南地的夜晚总算有了些许寒凉之意。  

夏道明盘坐后院,手中拿着一颗三元归血丸。  

昨日,姬文月很快去而复返,给他拿来一包裹的丹药。  

其中就有十颗市场价两百两一颗的三元归血丸。  

而且姬文月给的还是姬家子弟服用的上等三元归血丸,真要拿出去卖,恐怕可以卖三百两一颗。  

单单这个,便值三千两。  

除了三元归血丸,还有药效相当的灵苍丸,九骨膏,青莲补力丹,以及诸多药效差一些的丹药。  

这些丹药合起来具体值多少钱,夏道明很难定价,但放市场上至少六千两起步。  

而这才只是第一批。  

“还是吃软饭来得轻松来得香啊!”  

夏道明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像扔豆子一样将三元归血丸扔入口中。  

很快,一股澎湃的药力在经脉内蔓延开来。  

一直嗑药修炼到寅时初,夏道明才缓缓睁开了眼。  

脑海浮现简洁的系统画面。  

夏道明—  

修为:五品武师一级经脉强化进度:百分之六十。  

而在前天,一级经脉的强化进度还是零。  

“还是吃软饭来得轻松来得香啊!”  

夏道明忍不住再次感慨。  

“这三元归血丸的功效已经下降了许多,剩下的两颗可以等柳巧莲突破成为四品武师之后留给她服用。”  

夏道明拿出还装着两颗三元归血丸的锦盒看了看,又收了起来。  

-----------------  

时间转眼过去了三个月。  

夏道明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系统的吞金本事。  

五品境界的九次强化,难度一次比一次大,所需要消耗的进补丹药肉食数量也一次比一次多。  

时间也一次比一次延长。  

一级经脉的强化,夏道明只用了四日就完成。  

而八级经脉的强化,夏道明整整用了二十天才完成,所耗的资源更是惊人。  

不过这除了经脉强化级别提升,对进补的丹药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关系,也跟夏道明服用的同一种丹药次数越来越多,丹药效力不断下降有很大关系。  

毕竟,姬家出品的丹药品质有限,主要是针对六品大武师及其以下,到了六品大武师以上,功效就很有限了。  

而夏道明的经脉强化到四级之后,其实便已经堪比六品大武师。  

好在夏道明的境界还在五品大武师,这才让姬家的丹药还能发挥不小作用。  

但随着级别越来越高,糟蹋浪费的程度也越来越大。  

倒是柳巧莲这三个月,托夏道明的福,每天享受相当于大势力嫡系子女的待遇,结果在五天前,竟然一举突破成为了四品武师。  

现在柳巧莲每日除了继续进补,勤加修炼,已经开始服用潜蛟武馆凝聚气血劲力的秘药——龙渊膏,为观摩秘图,修炼暗劲做准备。  

除了修为上的突破,这三个月期间,柳巧莲在打牌时越发极力迎合夏道明,让他欲罢不能,差点就要沉迷女色,误入歧途,荒废了正业。  

好在夏道明及时发现,悬崖勒马,给自己和柳巧莲定了次数限定,这才重新走上了正轨。  

这一日,深夜,夏宅后院。  

夏道明缓缓睁开眼,“看”着脑海界面里显示九级经脉强化进度才百分之二,不禁微皱眉头,陷入了沉思。  

“这样下去不行啊!短短时间内耗费了这么大量的资源,就算姬文月在家族中权力再大,恐怕也要承受不小压力。  

而九级经脉的强化,姬文月给的丹药药力转化率更低,浪费程度太严重,要全部完成,还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丹药。  

看来等过上几日,观摩了秘图之后,可以考虑随卓师兄出去走几趟镖。卓师兄经常来往南地几座大城市,那些地方或许可以买到更高级的丹药,多少能减轻文月的压力。  

刚好还可以见见世面,长长见识,顺道也赚点钱。蚊子再小也是肉,一直吃软饭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拿定主意之后,夏道明不再嗑药继续修炼。  

他手头那八千两银子,这三个月除了一些日常开销,几乎没什么动。  

但要拿来买更高级别的丹药,估计也买不了多少,况且夏道明还得为六品境界的经脉强化做准备。  

所以这手头积压的丹药还是尽量不要浪费糟蹋,留着将来去卖钱更合适。  

只是若让姬文月知道,他拿她送的丹药去当倒爷,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夏道明倒没想过。  

-----------------  

乌家堡。  

乌家族长府,书房。  

一位灰衣老者微微弓着身,站在乌岳厉的身后,低声说道:“老爷,田家,虎刀门等六家嫌疑基本上已经排除,不大可能是他们下手杀了乌少爷。  

如今就只剩下城内的潜蛟武馆,据探半年前梁景堂突然收了一位弟子。那个时间段,刚好和乌长禄少爷被杀的时间吻合。”  

“投名状!”乌岳厉心中一动,目露杀机,但很快便又摇摇头道:“不大可能,长禄这孩子颇有心机,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平时故作纨绔,甚至修为能遮掩也尽量遮掩,为的是不引起外界关注。  

所以,外界基本上都以为他只是一位三品武师,却不知道他年纪轻轻不仅是四品武师,而且暗中已经修炼出了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