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鲛王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出口在海底一处长满树一般高大的水草丛中。  

娑婆墟一部分延伸到海里的封印光幕就在那片水草中涟漪波动。  

若不是跟着澜汐出来,纵然夏道明有天眼神通相助,想要寻到这片光幕中的细微裂缝也是颇为困难。  

“我们鲛人族天生心细,这片只生长在裂风海的漪光水草又正好是我们鲛人族最喜爱的食物,我们这才无意间发现了这道细微裂缝。”  

从娑婆墟里出来,澜汐如释重负,特意解释。  

“原来如此。”夏道明释然。  

“不过以后我不会再进娑婆墟了,恩公尽管用此处通道,这通道只有我和几位宫中长老知道。”澜汐紧跟着似乎想起了什么,眸光黯淡了下来,隐隐有泪水闪动。  

“为何?”夏道明问道。  

“无垢净土固然重要,但为了无垢净土,我沧澜宫新任宫主被杀。偌大的沧澜宫一脉已经无元婴后期修士坐镇。我若再出意外,我沧澜宫一脉恐将灭族。”澜汐说道。  

“新任宫主?不是说被杀的是你们沧澜宫的二宫主吗?你们沧澜宫不是还有大宫主坐镇吗?”夏道明闻言大感意外。  

“大宫主三十年前渡劫失败,身死道消,只是我们生怕引来其他势力觊觎,秘而不宣。  

也正因为大宫主渡劫失败,新任宫主发现这道裂缝之后,执意要进去抢夺无垢净土,为自己将来渡劫多做准备,可惜…”  

“原来如此,但你们沧澜宫说起来也是赤霄海域鲛人族第一大支脉,就算没有元婴后期修士坐镇,必然还有诸多元婴修士,底蕴还在,你不必太过悲观。”夏道明说道。  

“六十年前,沧澜宫跟坠魂渊发生过一次大冲突,折损不少人马。前些年探索一古修士的洞府,发生了意外,又折损了一些人马。  

如今我沧澜宫元婴修士所剩无几,我觉醒了海龙血脉,是我宫最有希望踏入元婴后期的修士。”澜汐回道,丝毫没有隐瞒。  

鲛人族心思单纯,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人的善恶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直觉判断。  

上一次是夏道明举止太过魔性,她被吓到,一开始还以为他是个魔道中人。  

如今二次相救,又近距离相处,澜汐已经完全认定夏道明乃是大好人。  

“原来觉醒了海龙血脉,怪不得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你竟然从金丹中期突破到元婴中期。”夏道明释然道,对于沧澜宫折损诸多人马,倒谈不上有什么共情。  

毕竟除了眼前这位美女,他和沧澜宫没有过任何交集。  

“我如今需回沧澜宫坐镇,并尽快将修为突破到元婴后期,如此才能保住我沧澜宫一脉。  

恩公大恩,澜汐如今无法回报,只能将那古洞府的位置绘制下来,奉上给恩公聊表心意,或许恩公将来可以去探索。”澜汐说着取出一玉符贴在额头那鳞片上。  

澜汐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忆什么,而随着她的回忆,鳞片有毫光亮起,没入玉符。  

没一会儿,澜汐将玉符取下,双手奉上给夏道明。  

“还请恩公笑纳,只是那古洞府禁制阵法甚是厉害,恩公若去务必万分小心。”  

“好,那我就却之不恭,收下了。若以后真有什么收获,必少不了你的一份好处。”夏道明取过玉符。  

“不用,不用!”澜汐连忙摆手。  

夏道明不以为意地笑笑,然后将神识探入那玉符。  

“咦!”  

这一探查,夏道明不禁面露一丝惊讶意外之色。  

因为那玉符所记载的位置,刚好就位于荒山岛和青莲岛之间的海域之下。  

“莫非上次你落单被玄符宗的人追杀,便是去探索那古洞府?”夏道明很快若有所思道。  

“那次我是刚从那古洞府禁制阵法中逃脱出来,结果就遇到了玄符宗的人,幸好得蒙恩公相救,否则如今早已经沦为人奴。”澜汐面露感激之色道。  

“那次只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夏道明摆摆手道。  

言外之意,这次为了救你,才是冒大风险。  

澜汐只是心思相对单纯,人却是绝顶聪明,闻言心头一动,脱口道:“恩公刚才说有事情想要向我了解一下,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我听说你们沧澜宫有一件镇宫鲛绡,可入深海如履平地,几乎感觉不到水压,不知道是真是假?”夏道明问道。  

“恩公所言不假,那鲛绡名为鲛王绡乃是我沧澜宫历代化神先祖用他们鲛尾最柔韧的鳞片,以秘法将这些鳞片化为丝状,最终纺织成镇宫鲛绡,代代相传。  

此鲛绡穿在身上,可御水御敌,若放在宫中,借水灵力和族人的法力催动可变化为鲛龙之影罩住整个沧澜宫,御敌于外,哪怕化神修士亲临,短时间内也绝无法攻破。”澜汐回道。  

“这般厉害,怪不得被称为镇宫之宝!”夏道明闻言大为惊叹,接着就有些为难了。  

他在娑婆墟里毅然出手救澜汐,固然有侠义恻隐之心使然,但要说没有点私心,那绝对是假的。  

事实上,他决定出手,那份私心所占比例还不小。  

但先前澜汐先是将通道让给他,接着又将一古洞府的地址告诉他,可以说也算是知恩图报了。  

若鲛绡只是宝贵一些,夏道明自然大方开口,向她借用。  

但如今听澜汐这么一说,方才知道这鲛绡乃是沧澜宫的护宫之宝,关系着整个沧澜宫的存亡安危,就算澜汐现在在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