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壮汉忙从他手里拿过那个镀金的装饰品,仔细看了看,脸色也变得铁青。他把小金瓶子塞回扎西手里,“噌”地站起来,挥拳就往萧陟脸上揍。

萧陟忙闪身避过,正犹豫要不要和扎西的朋友动手,就听扎西喊了声:“阿爸啦。”

萧陟一愣,这壮汉是扎西的爸爸?老丈人?防守的姿势顿时懈怠下来。

壮汉在萧陟腹部砸了一拳,气咻咻地瞪着他。

扎西握着金瓶站起身,盯着萧陟,一字一顿地问他:“这上面的血,是谁的?”

萧陟捂着肚子看了金瓶一眼,确实看到一抹红色,心知要替原主背锅了,老实地回答道:“我的。”

他被电视砸破了脑袋,血流了满地,金瓶子掉到地上沾了一些。藏民多数都是极为虔诚的佛教徒,这金瓶看造型和纹路,应该是佛教法器之类,沾上自己的血,大约是触了他们的忌讳。

扎西有些绝望地闭上眼,过了两秒再睁开眼时,已经平静了许多,继续问道:“你家电话呢?”

萧陟指了个方向。扎西走到座机旁,拨了个号码,他阿爸和才让也走到他旁边。这通电话讲了好久,有时是扎西和电话那头的人说话,有时换成阿爸,才让就时不时瞪萧陟一眼。

等三人放了电话,萧陟立刻抱歉地说:“如果我能做什么作为弥补的话,在所不辞。”

扎西定定看着他,仔细盯着他的眼睛,像是揣摩他话里的真假。萧陟真诚地回视着他,努力用眼神表达自己的诚意。

扎西转头对阿爸说了什么,阿爸思索片刻,点了头。

“我阿爸说,”扎西看向萧陟,“你跟我们回家,明天一早就出发。”

“没问题!”萧陟爽快地应下来。他这次的任务就两个字——寻宝,寻得应该就是西藏的宝。更何况是跟着兰猗回家,他求之不得。

第133章缓和

萧陟态度极为配合,连扎西的阿爸面色都稍缓了些。

萧陟摸杆往上爬,热情地问扎西:“你们渴吗?喝茶还是喝水,哦对,你们应该是喜欢喝茶。”

之前原主在藏区待的那两天,发现藏民基本都是青稞酒和酥油茶不离手。

扎西凉凉地瞪他一眼:“你去沙发上坐着,别想耍花招。”

萧陟转身就坐回沙发,笑着说:“嗨,别这么防备,我是真的想配合,绝对不耍花招。”然后一指客厅的柜子,“那里面有茶叶,厨房暖壶里有热水,你们可以自己泡茶喝。”

扎西看了他两眼,极不明显地冷笑了一下,“哼,汉人。”

萧陟:“……”从前他是北漠人,兰猗是汉人,兰猗就用这种语调叫他“蛮子”。如今两人换了下位置,结果还是这么个语调……所以说地域歧视什么的真的很不好。

扎西跟他阿爸用藏语说了什么,阿爸从外套兜里拿出一小塑料袋东西,里面装的是一种灰白色的面粉。

萧陟认出这是藏民最常吃的粮食——糌粑。

扎西从阿爸手里接过糌粑,顺手把头上的解放帽摘了,露出盘在头顶的乌黑的大辫子,用红色头绳缠住。他把头绳一扯,编得很松散的辫子便落下来,垂在背上。

萧陟目送着扎西拿着糌粑进了厨房,那辫尾在扎西后背轻微甩动,像是挠到了他心尖上,看得他眼都直了。

“嘿!”扎西阿爸冲萧陟喊了一声,他刚刚也摘了帽子,露出盘在头顶的发辫,可以看出是卷发。

扎西阿爸的块儿头很大,从长相到气势都充满雪域高原的野性,同扎西很不相像。而且从年龄上看也显得太年轻了。草原的汉子一般看起来都比真实年龄大一些,但是扎西的阿爸看起来才三十五上下,这得多大的时候生的扎西?

阿爸冲萧陟磕磕绊绊地说了几句,夹杂着汉语和藏语,萧陟听得一头雾水。

“我阿爸说,你有、没有,高原反应?”才让替他阿爸翻译道,他汉语说得还算流利,口音也不算重。

萧陟有些意外:“呦!你也会说汉语!”他竖起大拇指,“说得不错!”

才让的脸被晒成了小麦色,浓眉大眼的,和他阿爸有几分像。他没有留长头发,剃成了平头,更显得虎头虎脑。

才让被萧陟一夸,骄傲地扬起头:“是我阿哥教的。”

萧陟笑咪咪地点头,才让果然是扎西的弟弟,刚才那个马屁没拍错。

“我有高反,不过没关系,我可以随身带着氧气。”萧陟说道,原主当时只去了林芝的低海拔区,有的地方连三千米高度都不到,他就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这个东西挺让人捉摸不定的,并不一定是身强体壮的人就一定反应小,所以至今都没研制出什么特效药来对抗。

有时在内地身强体壮的人,到了高原反而反应更强烈,尤其是高壮的男性,因为身体肌肉含量高、耗氧量大,通常都会有强烈的高反。

原主萧根旺就是这种情况,平时身体就不错,人也长得人高马大的,而且一直生活在低海拔的地区,一到高原就不适应了,氧气瓶不离手,匆匆收了几十斤虫草就赶紧回了内地。

才让给他阿爸翻译了一下,阿爸皱眉,没说什么。

这时扎西回来了,手里端了两个大碗,才让看见后自己跑进厨房,也端了个碗出来。

萧陟欠了下身,看见他们碗里是糌粑糊糊。糌粑是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的粉,本身就是熟的东西,用热水一沏就可以。

原主萧根旺在藏区也吃过,当地人吃的时候喜欢混上酥油茶、奶渣和糖,然后就着青稞酒吃。

酥油和奶渣都是牦牛奶制成的,原主从小没怎么喝牛奶,不习惯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