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死亡一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冷月光下,苏牧靠着一棵古树,眉头紧皱。

从他击杀易大师到现在,已经过去两日时间。

在生命能量的润泽下,他身上的伤势已然恢复,而且,在经历了和易大师的战斗后,原先有些浮躁的真元,也开始积淀下来,

将境界彻底稳固。

不单如此,修罗龙身跨入第二重炼血境,也让他的身体可以承载更多的非天之力。

但苏牧的心神却并未放松,逃亡的前几日,一切风平浪静,但如今他已经可以发现零散的人类活动痕迹。

这只能说明一点,陈家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追杀,说不定前几日的隐忍,只是为了调集更多的人手,这也意味着身后的追兵将会

越来越多。

微微叹息,苏牧的目光落在手中的行囊上。

将从易大师手中夺来的行囊打开,苏牧看着里面的东西,微微愣神。

行囊之中,有着一卷药经,几枚蛊丹,一本名为死亡一指的人级武技。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块废铜,这块废铜颇为古朴,上面布满了铜绿,隐隐约约能看到篆刻其上的古字。

苏牧细细观察,却并未发现任何端倪,不过能让易大师如此珍重之物,必然不凡,他也就小心将其收好。

那本药经是药神山独有之物,一旦流出,怕是药神山会循迹找来,苏牧沉吟许久,也暂时将其搁置一边。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行囊中那唯一一本人级武技上。

“死亡一指,修至巅峰,十指可如风霜刀剑,开山断石。”

苏牧目光紧凝,轻声喃喃。

那“死亡一指”,修炼起来并不复杂,只需要按图索骥,运转真元即可。

苏牧闭目,心神沉浸在武技之中,将“死亡一指”的修炼方法强行记在脑海中。

目前,他除去非天之力,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进攻手段,长此以往,当陈玲珑他们洞悉了非天之力的特性,恐怕就没那么容易

应付了。

渐渐地,苏牧的神情变得肃穆起来。

这死亡一指,虽然只是人级高阶武技,但其威力却丝毫不逊色于一些地级武技,练成之后,指尖如刀,极为强大。

但这门武技修炼的方法极为痛苦,近乎是对身体的非人折磨。

苏牧咬牙,却并未放弃,在这个吃人的世界中,唯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去说痛苦。

……

一日后,一处巨大的瀑布之下。

瀑布湍急,浩浩荡荡,从数十米高空飞流直下,坠落在下方的巨石上,而后如漫天飞雪般炸开。

在经年累月的冲击之下,瀑底的大青石上,已然出现了无数如龟甲般的裂痕。

而此时,苏牧便倒立于青石之上,只用左手中指的指尖撑地,抵挡那飞流直下的瀑流冲击。

细长的一根手指,支撑了他全身的重量,在瀑流冲击的情况下,他承受的压力何止数以倍计的增加。

那一根手指,微微弯曲,轻轻颤抖着,似乎随时都会折断。

苏牧紧咬牙关,巨大的压力让他的面容充血,左手手臂上的肌肉颤抖,抽搐,给人一种似乎要冲出身体的狰狞感。

中指指尖上传来的痛处,铭心刻骨!

那种仿佛有万千蚂蚁啃噬骨骼的酸痛之感,如浪潮一般冲击着他的神经,几乎要让他崩溃!

但苏牧只能忍受!

在生死面前,一切的痛苦都已经不再重要。

苏牧咬着牙,脸色红得简直要渗出血来,他现在浑身气血倒流,倒行逆施的状态下,他的神志恍惚,身体在瀑流冲击之下摇摇

欲坠。

半刻钟,仅仅半刻钟的时间,苏牧几乎就要放弃了!

从那一根点地的中指上传来的痛苦,让他几乎要晕厥过去,若非生命脉轮一直滋润着骨骼,恐怕早就折断。

坚持!

苏牧心中嘶吼,骨子里的倔强被完全激发出来。

一刻钟,两刻钟!

在第两刻钟的时候,苏牧的神智已经完全混乱,浑身气血集中在脑袋上,慢慢失去知觉……

但就在这时!

身体内的血液开始疯狂的凝成漩涡,而漩涡的中心,就是血液最为集中的大脑。

丝丝缕缕的非天之力,骤然爆发,开始涌向苏牧的脑海。

这是“修罗龙身”触发的迹象!

“砰!”

苏牧再也无法保持状态,跌倒在地,剧烈的喘息。

强大的非天之力,在他脑海中肆虐,纠缠在一起。一股疼痛如同电流,从苏牧脑海中爆发,涌向他的全身。

脑海中的血液漩涡周围,已经有淡淡的血雾升腾,这血雾中充斥着嗜血的杀戮,令人战栗的邪恶力量。

苏牧的身体,再一次变得瘦削,体内充满了惊人的非天之力,凝而不散,犹如实质。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牧脑海中的疼痛感,消失无踪。

再睁开眼的时候,苏牧只是觉得自己的感觉更为敏锐,念头通达,随时都保持着极为冷静的状态。

脑海之中,非天之力和血液融合在一起,让他的身体对非天之力变得格外敏感。

甚至,他都能够通过体内非天之力的变化,推算出这些变化到底会提升他多大的力量。

在这一刻,苏牧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尊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修罗,没有任何感情,脑海中仅存的念头,就是如何更快,更高效的

诛杀敌人。

此时的他,才是最为可怕的状态。

这一刻的他,没有任何的仁慈,也不会有任何的怜悯,不再会瞻前顾后。

面对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呼呼!”

苏牧眼神赤红,冷酷的没有任何人类的感情,似乎像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心中爆喝,苏牧以莫大的毅力,将脑海中的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