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我要七十二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超的转折来的太过猝不及防,险些让王生安当场闪了腰。  

好在打从一开始他就没觉得孙超会轻易的答应下来,因此这个拒绝倒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王生安稍稍定了定心神,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  

这里面除了拉拢明神宗师的表面好处,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审查司目前一共有九位副司长,王生安只是其中之一。  

现今在位的那位正司长年岁已高,根据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退休或许就在这一两年。  

有人退休自然有人升职。  

除了新晋提拔上来的三位副司长,其余六位,全都铆足了劲想要争夺正司长之位。  

王生安自然也想把头上的“副”字去掉。  

但是去掉不去掉他说了不算,得看各人所做出的的功绩。  

一般来说,副司长的功绩主要分为两方面。  

其一是对超凡战斗的审核和记录。  

倘若能从战斗中发现一些关键性的过失和谬误,自然就算是副司长的功绩了。  

其二是审核强者发放供奉令牌。  

这一步主要是为野生的高手提供上升渠道,防止他们在外作乱,同时也有利于补充特殊灾害对策部的上层作战力量。  

相比较来说,审查战斗记录的过失比较困难。  

正常情况下,无论是降临的血族还是犯罪的修行者,基本上都逃不过对策部的追捕,也就谈不上什么过失不过失的了。  

因此副司长的大部分成绩其实集中在引进的高手上面。  

引进的高手有几位,引进的高手强不强,引进的高手做过什么贡献,多个角度综合判断,轻易就能得出各个副司长的工作成绩。  

由于供奉院并非这两年才组建,修行界活跃的金丹绝大多数都已经审核过了。  

有资格进供奉院的早就进去了,没资格进去的单单这一两年也很难有所突破。  

因此,王生安他们要找的金丹高手越找越少。  

像是上个月,某位顶尖金丹刚从天方国回来,为了抢夺他的引进名额,两位副司长甚至在联邦总部当场打起来。  

由此可见审查司的众人对于金丹高手的重视程度。  

简直到了两眼发红的地步。  

这也是为什么王生安一接到消息立马就跑过来的原因。  

在他看来,如此年轻的金丹,哪怕暂时进不去供奉院,也不妨先打好关系,说不定过个一两年有所突破直接就进去了。  

毕竟十八岁和八十一岁,修行潜力完全是两码事。  

可当他得知资料上的金丹高手一下子变成了明神宗师,王生安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请孙超加入供奉院。  

而且必须要在这里就答应下来。  

不然等他回去,说不定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为了一个顶尖金丹两位副司长都能打起来。  

为了一位明神宗师怕不是整个审查司都要掀起一场内战。  

因此决不能放跑了他!  

王生安看着孙超,眼里泛着盯住猎物的绿光,幽幽的道:  

“孙宗师可否直言拒绝的理由?”  

孙超看到他那表情,不觉背后一凉,当下只好硬着头皮道:  

“我这人比较喜欢自由,不愿意受到束缚,所以不想加入任何机构组织。”  

当然,明面上的借口是如此。  

背地里还不是因为自身的实力不够?  

孙超可不信实际情况真像王生安忽悠的那样。  

某位伏尔泰曾经说过——With great power cos great responsibility。  

加入供奉院,在享受特权的同时,必然会担负起与之相当的责任。  

以他如今的实力,金丹高手扛得起的责任,轮到他头上,怕不是一下子就把他给压成肉酱。  

他脑子有坑才去做什么鸟供奉?!  

但是孙超给出的理由并没有让王生安退却,反而激起了他抢夺人才的雄心:  

“孙宗师,想来您应当知晓,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哪怕是修行者,也有高层境界作为束缚。  

而加入我们,成为联邦的供奉,某种意义上反而会让你比现在更自由。  

因为供奉作为我们自己人,联邦对他们的约束反而较小。  

反倒是外界的那些修行者,必然是要受到联邦辖制的。  

即便您实力强悍,也是不可能对抗一整个国家的。”  

“王司长说的确实有道理,”孙超点头道,“但一直以来,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遵纪守法拾金不昧,常年扶老奶奶过马路,时常给贫困户送温暖,我这么一个安分守己的优秀青年,联邦犯不着来对付我啊。”  

王生安听了,脸上的气势却更甚了:  

“正如孙宗师所说,既然您奉公守法乐于助人,何妨加入供奉院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如今血族降临得日益频繁,亿万人民群众危在旦夕,值此危难之际,更需要孙宗师这样的人挺身而出!”  

“可我就喜欢偷偷摸摸的挺身而出啊。”  

“加入供奉院,并不会妨碍您偷偷摸摸的小爱好。”  

“但我还要努力修炼,还要努力攀登更高境界。”  

“加入我们,您将获得通往更高境界的秘法,并有机会获得顶尖大能的指导,绝对要比您独自修炼快上不止一倍。”  

“然而我有时还会沉迷游戏不可自拔。”  

“需要哪些女主播陪练,我一天之内送到你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