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天演玉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界面姓名陈青石年龄18  

境界原道90,武道90  

命器第一形态——神砂(雷泽神砂);第二形态——神石(天演玉球)  

别的不需要看下去。  

因为光是开头,就已经让陈青石瞪大了眼睛,直接惊坐而起。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之前的原道进度,只有23,怎么突然之间就跳到了90,和武道一样了。  

深呼吸两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陈青石闭目沉思,清空杂念,想要尽快浸入冥思。  

但出乎他预料的事情又发生了。  

在闭目的刹那,没有任何的迟缓,他就立刻进入了“冥思”的理智冷静境地。  

要知道,他虽然借助不知名的力量,修成了乘雾功第五层,在系统之中,生成了“冥思”这个辅助技能的图标。  

但想要浸入这种状态的话,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酝酿的。  

现在,却是秒进。  

瞄了一眼武技栏的副界面。  

只见原本只有1的“冥思”图标,现在直接变成了5,代表着这个技能升到顶了。  

来不及惊叹。  

识海之中。  

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让他瞠目结舌。  

也让陈青石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术士第一大境界,原道会突飞猛进,直接飙升到了90。  

只见原本的那块铁矿石命器,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分离开来。  

一粒粒大大小小的铁砂颗粒就像是虚空之中的陨石,环绕成一圈,落在在一颗浑圆的石球四周。  

就像是前世太阳系的土星,带着好似王冠一样的光环。  

美丽而又神秘。  

这个时候,陈青石终于知道了。  

原来他的铁矿石命器,重要的并不是铁,而是土。  

他确定的命器方圆是神砂形态,按照这个方向不断的分离铁粒子,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主次颠倒了。  

被郦元道带着以洛水神话接触了历史之中的最后一位人王,姬太昊。  

而这命运石板,传说之中只有这位太昊帝才能够读懂彻悟。  

大概也正是因此,石板碎片隐藏的力量被激活了。  

姬太昊说过,他的命器是“天演星河”,可以看到过去未来。  

而陈青石现在的命器第二形态——神石。  

括号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备注——天演玉球。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肯定和这位太昊帝脱不了关系。  

犹豫了一会,陈青石用乘雾功凝聚了自身的精神力,开始与彻底分离开来的两种形态命器接触。  

铁粒子组成的神砂形态,没有任何的问题。  

一颗颗有大有小,漆黑带着微微幽光的铁砂好似太空之中的陨石,形成了一个完美封闭的圆环。  

丝丝蓝白色的电流在其中攒动流转,就像是一个雷电的领域,蕴含着虽然微弱,却广阔无垠的界天。  

银色的精神力伸出一丝,落到了铁砂之环的正中心。  

灰白不起眼的石球浑圆如一,仿佛出自最上等的石匠之手雕刻而成,虽然粗粝,却弧线完美,比例精准,找不出一丝一毫的不对称。  

精神力没有任何阻碍的渗入了石球。  

随后,陈青石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地。  

天演玉球启动命器铁矿。  

属性土生金的过程显化,印刻了世界创生,第三纪的残像。  

建议因为宿主身体血脉偏向于雷属性,五行属金,可参照金生水之道,将铁砂炼制成水属性的命器,为将来修行河图五行之道奠定深厚根基。  

以上是本次天演玉球的命器推演结果,是否采取,全看宿主自身意愿,结束。  

陈青石感觉到自己大脑的精神力都被抽空了,头脑一片空白。  

他完全没有想到,铁矿石命器形成的石球,与命运石板的金芒结合之后,竟然会有这种逆天效果。  

虽然不知道命运石板原本记载了什么?有什么能力?  

但毫无疑问,其中一项应该是帮助术士推演命器,使之最完美契合使用者。  

大概是半个小时之后,被抽取一空的大脑精神舒缓了过来,思考的本能再次回到了身上。  

陈青石首先把“天演玉球”的五句话捋了一捋。  

前面两句是废话,直接无视。  

第三句话有点太高深,超越了他的知识理解范畴,暂时忽略不计。  

这第四句,那就完全是重中之重了。  

别的不说,光是“河图”两个字,就完全吸走了他的所有目光。  

作为蓝星的人,他虽然是个低调的游戏平衡师,但对于基本上的神话传说还是知晓的。  

以前就一直觉得这个姬太昊和某个神话中的人王很相似,现在听到了河图这两个字,完全可以确定了。  

河出图,洛出书!  

这传说之中拓印神龟天妖的泥板,不就是河图洛书吗。  

那么问题来了。  

河图呢?  

陈青石再次冥思,在识海之中,对着那颗被铁砂之环围绕的石球看了又看。  

最终还是没有再尝试输入精神力,启动天演玉球。  

“有可能是因为我这只是一块石板的碎片力量,所以只有这天演玉球成形。”  

心中这样子安慰自己,陈青石却是想着将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将剩下的命运石板碎片收集完全。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以及郦元道的话,石板之中蕴含了星河图。  

那么显而易见,完整的命运石板,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