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术士三大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教室中,陈青石无聊的听着讲台上半秃顶老头讲历史课。  

今天他一个人独占两个座位,有点空虚和寂寞。  

苏小娅身体有点不适,请了个假。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院长的私生女,别的学生请个半天假都是千难万难,哪怕是父母出面,都需要正当理由。  

唯有她,从开学以来,只要不想上课,上至道院院长,下至任课老师立刻批假条。  

甚至主动上门嘘寒问暖,简直就把她当成了小城市上至高学府的唯一指望。  

这大概就是我的女人吧,嗯!  

陈青石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毕竟他背景深厚。  

“四百年前,隐居在西昆仑之顶的三贤者眼见天下众生被妖魔残害,怜悯生灵,出山平天下。”  

“穆天子昭拜三贤者为圣师,以三圣之大道练兵,发展民生科技,创八部众。”  

“历经甲子岁月,北赫十二州尽入八部之手。”  

“又三十年,兵圣破剑岳九阁,再立九城。”  

讲台之上,秃顶历史课老师讲得唾沫横飞。  

这个世界,因为有着命器的存在,强大的术士,拥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科技与其结合,会迸发出令人难以掌控的祸患。  

三贤者之前的各大王朝,都是上层牢牢掌握术士的修行方法。底层人民在妖魔的袭击之下,只能够用武道保护自身。  

东海七城。  

黎疆四族。  

剑岳九阁。  

北赫十二州!  

再加上三贤者所在的“天之京”,便是整个紫星之上,人类可以安心生活的净土。  

由兵圣亲自设立的三十三座城市堡垒,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结界阵势,保护着昆仑联邦六千万人类不被强大的妖魔捕食。  

三贤者无门户之见,只愿人人如龙。  

他们主导的八部,将术士,武道,科技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融汇,用高科技打冷兵器,在三王关抵御妖魔,开创了昆仑联邦四大域三十三城至今为止的三百年和平时光。  

但,有的时候,过于和平的岁月,会令得原本团结一心的内部,出现分歧。  

黎疆四族自从出现了那位被三贤者夸赞为“圣王”的雄主之后,渐渐的开始想要从联邦之中割据。  

因为兵圣立三十三城,只是为了布下“昆仑结界”,在攻破了剑岳九阁和东海七城之后,黎疆四族就果断的投降了,没有遭受过八部的毒打。  

黎疆那边传承的一些古老势力,基本上都没有被革灭。  

虽然“凤王关”那边妖魔的攻势也十分猛烈,但昆仑结界之下,四族却是在三百年的好日子之中,实力和势力增长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顶尖高手方面,也出现了圣王这种可以和三贤者媲美的雄主。  

这野心就怎么也无法控制,开始蹭蹭蹭的涨起来了。  

现在黎疆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武器的技术。  

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天之京的支持,一旦他们手中的武器和装甲在“凤王关”中消耗完毕,就会尴尬的发现,自己只能够用冷兵器战斗。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那位圣王一边大力发展高科技,一边则是不惜一切代价购买收集昆仑联邦的战略资源。  

牧野城运往禹王关的物资神秘消失,基本上有点见识的人,都怀疑到了黎疆的头上。  

而作为三贤者死忠的秃顶历史老师,更是每次都在自己的课堂之上,灌输这方面的思想。  

言语之中,黎疆必反。  

为了避免三百年和平破碎,八部必须当机立断,抢先出手,整顿黎疆那帮蛮夷。  

“哈!”  

陈青石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昨晚有点没睡好。  

不过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昆仑子弟,他还是强忍着困意来上课了。  

因为这秃顶老师最喜欢点名,一学期如果被他逮到三次,很有可能挂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苏小娅,可以无视文化课的成绩,直接保送总院。  

当然了,这是次要原因。  

早上两节催眠的历史课之后,三四节课换了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头。  

“院长好!”  

之前两节课基本都是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们,齐齐换了一副面貌,那抖擞的精神,专注的眼神,让天医上人满意的点点头。  

“今天我们来讲术士的第一个大境界——原道!”  

老头是胜天道院的院长,据说是瘟部退休的高层。年纪大了,落叶归根,响应三贤者有教无类,人人如龙的号召,回牧野城这里开了个医院和学校。  

作为瘟部出身的术士,他的医术可以说是牧野城第一,所以没有学生敢以生病的借口请假。  

他能让没病的人,变成假条上一样症状的病人。  

这位可是大忙人,一三五坐诊,二四授课,六七休息种田。偶尔兴致上来了,还会外出采药,十天半个月不回来的那种。  

根据陈青石的观察,这老头应该是牧野城这边八部的负责人。  

当初他和老姐想要入学的时候,老爸老妈难得一起过来,带着他们以晚辈的名义给老头送了两瓶好酒。  

那是他和陈青花,第一次看到老妈装作大家闺秀的样子。  

按照正常的套路,这就是主角成长路上的老爷爷啊。  

陈青石和教室里所有的学生们,都一脸认真的听着院长讲述着感应激活命器的方法。  

术士三大境界。  

原道!  

显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