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命三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不换和渤海武道百宗宗主之所以敢在青灯面前如此得寸进尺,让他以身犯险。  

正是因为他们看穿了青灯的秉性。  

在他们的眼里,青灯境界虽深,但是涉世未足。  

很容易授人以柄。  

殊不知,只是青灯不与他们计较罢了。  

众人纷纷开口,使得天涯海渊之外变得嘈杂起来。  

见状,金不换抬手制止了众人,众人才安静了下来。  

金不换这才又将目光看向了青灯。  

询问道:“不知青灯大师,意下如何?”  

青灯答道:“众人皆笑言为轻,怎知轻言最杀人!”  

“既有花开,便有花落,小僧既来,自会有一个结果。”  

青灯之所达,芸芸众生无法理解。  

这些久居于渤海的武道宗门,也无法理解。  

只见话音落下之后,青灯赤脚之下步步生莲,已经朝着天涯海渊走去。  

见此一幕,渤海的百宗之主纷纷面露喜色,青灯的劝告在他们的耳中也变成了置若罔闻。  

他们想要的,只是寻求有一人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他们听不进去道理,也不愿听这些道理。  

说大一点,他们是想护佑渤海安宁。  

可其实,渤海的安宁,不过就是他们自己的安宁。  

这些人的眼中只有个人的利益。  

只能看到个人利益的人,也就无法理解青灯的境界。  

当青灯的脚步踏入天涯海渊的那一刻,天涯海渊深处的灾兽纷纷变得安静了下来。  

似乎是青灯的出现压制了它们的凶性。  

这样的一幕让天涯海渊外的武道百宗更是喜上加喜,仿佛已经在青灯的身上看到了封印凶兽的希望。  

但事实上,这仅仅只是巧合。  

天涯海渊外的动静和青灯的到来,惊动了天涯海渊深处的恶魔营。  

他们停止了对旱魁的驯服,这些灾兽自然而然的就停止了咆哮。  

而就在渤海百宗将注意力放在天涯海渊时。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条不起眼的小青鱼正摆动着尾巴,肆无忌惮的在天涯海渊外游荡。  

并将眼前的种种看在眼里。  

同时,百里之外的李二狗透过小青鱼的双眼,也将天涯海渊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看上去,天涯海渊的情况和自己的处境相差无几。  

特别是那个红裟少年,让李二狗感到了棘手。  

从先前的对话中,李二狗得知这些人除了请来了那个红裟少年之外,还请来了姜氏圣族。  

要用姜氏圣族的金玄钟封印天涯海渊。  

这让李二狗一下子想起了他之前杀死的两人。  

他们曾说来自中天域,也自称姜氏。  

也就是说,姜氏圣族出现在渤海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封印天涯海渊,困住天涯海渊内的灾兽。  

想到这里,李二狗的手指又习惯性的捏动着嘴角边那撇八字胡。  

往前,他无法再继续回到天涯海渊,往后,姜氏圣族的人会随时出现。  

现在离开渤海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可是,天涯海渊被困,那个红裟少年显然来者不善。  

若是他有办法能够压制灾兽,对付恶魔营,那自己现在离开,岂不就是将恶魔营置于险地?  

至于渤海中的武道宗门李二狗还没有看在眼里。  

这些武道宗门的底细,李二狗早就摸了个清清楚楚。  

莫说恶魔营,就靠他一人......还有手底下的凶兽,也能将这些武道宗门轻而易举的给收拾了。  

只是这些宗门现在全部联手,这让李二狗不得不多了几分顾忌。  

但真正让李二狗顾忌的,还是那个红裟少年。  

深思之后,李二狗还是先决定留在渤海。  

若是红裟少年不能对付恶魔营,尚且还好,若是红裟少年能对付恶魔营,那他必须得在暗处做一些其它的事。  

不过,自己可以留在渤海,但是有关渤海的消息,李二狗不能不传回到敖北的耳中。  

“意化万千,身临万兽。”  

“吾为蝰蛇,蝰蛇为吾!”  

“去吧!”  

随着李二狗的声音落下,一条细小的蝰蛇从李二狗的衣袖下钻出。  

神奇的是,这条蝰蛇的目光极为灵动,和李二狗的眼神简直如出一辙。  

此时,这条蝰蛇也是李二狗,只不过是李二狗意识的一部分,分附到了这条蝰蛇的身上。  

穷吼最神异之处便是,能将意识划分为千万道,分附在不同的凶兽身上。  

只要其中一道意识存活,那么即便所有的意识分身都死去了,李二狗还是能活着。  

只是以李二狗现在的识海,能力极其有限。  

最多也就只能分化出一道意识。  

这也是李二狗现在最为苦恼的事,李二狗的资质几乎断绝了他对武道的渴求。  

不能在武道中寸进,他就无法开辟识海,凝结元识,分化神魂。  

要是李二狗能够达到分化神魂的地步,他早就将意识分化成千万道,将自己隐匿其中。  

根本不需要像这般畏首畏尾。  

蝰蛇落入海水之中,直接就迅速的朝着海岸的方向行去。  

若是恶魔营加上自己都无法阻止眼前的危局,李二狗也只能求助于敖北了。  

蝰蛇离去之后。  

李二狗没有再朝着天涯海渊的方向前行,而是快速的集结了大批凶兽往着最近的岛屿赶去。  

只是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