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敖家来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等敖北离开后,董成风和谢堂都没有说话。  

他们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却说不上来。  

“不对啊,巨灵宫是这小子自己惹来的麻烦,凭什么元石要我们出?”  

良久,谢堂才反应过来,大声怒骂道。  

董成风无奈的笑道:“可是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谢堂道:“这小子真是一只狐狸,拐着弯把我们两个给套进去了!”  

顿了顿,谢堂又问道:“你真相信敖北所说的话?”  

董成风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答应他也无不可,至于是不是真的,三天之后不就知道了吗?”  

谢堂道:“若是真的呢?”  

“那小子和手下的恶魔营是有几分本事,可敖北要是真的劫了巨灵宫的元石,巨灵宫的人能轻易放过他?”  

“若是巨灵宫的人出手毁了恶魔营,十八路诸侯和金帐皇庭可就没有人能钳制了!”  

董成风道:“事到如今,只希望敖北真有办法能让巨灵宫退去!”  

“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连巨灵宫和北斗天谷都招惹上了!”  

沉思了一会儿,谢堂道:“这件事要不要上报帝都?”  

董成风道:“要是要的,但可以再等等,三天之后真如敖北所说,巨灵宫找上门来,他能解决掉这个麻烦,并让金帐皇庭签下十年不侵犯边域的议和书,到时候再行禀报也不迟!”  

“要不然就凭敖北几句话,三万块元石这个条件陛下是不会答应的!”  

“三天后要是没有此事,也免得我们误报,惹来陛下不快!”  

谢堂赞同的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有下人前来禀报。  

“禀主帅,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大皇子府里的人!”  

董成风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大皇子身处于帝都,相隔十万八千里,在这个时候派人来找他做什么?  

不过是大皇子派来的人,董成风也不能不见。  

“叫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从厅外就走进来了两个人。  

当看到厅内除了董成风之外,谢堂也在这里,两人愣了愣,然后才走了进来。  

“刘仲谋见过董帅,见过谢大统领!”  

“敖家小子敖绝,见过两位伯伯!”  

刘仲谋乃是大皇子府上的第一幕僚,董成风和谢堂也见过一两次,因此并不陌生。  

敖绝是敖家的嫡系公子,董成风和谢堂也不陌生。  

但是这两个人走到一起,就让董成风和谢堂感到十分奇怪了。  

特别在个特殊的时候,敖家的嫡系怎么会到边域来?  

“边域最近动荡不安,很多事都需要我们亲自主持,二位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董成风看了看两人后,开门见山的说道。  

“是!”  

走上前,刘仲谋将一封大皇子亲笔手书递给了董成风,董成风看过之后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道:“既然大皇子开口了,我自当从命,待沈家千金离开庆阳郡时,我会派人一路护送至帝都的!”  

“多谢董帅了!”  

董成风轻轻的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这时,敖绝也取出一封书信,走上前递给了董成风。  

封面上写着,成风亲启,落款敖战。  

看到落款,董成风眉宇一动,这位大离皇朝第一位异姓王可是好久都没有露面了。  

怎么会突然给自己写信?  

当董成风看过信里的内容后,董成风才知道敖家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董成风看过之后又将信递给了谢堂。  

谢堂看完信里的内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就这样,几人一直沉默了许久。  

刘仲谋在一旁静静的闭目养神,仿佛眼下的一幕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谁都心知肚明,刘仲谋代表的是大皇子,敖绝代表的是敖家。  

此次二人一同前来,就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同寻常。  

见董成风和谢堂二人稳如泰山,丝毫不提信里的事,敖绝忍不住开口道:“二位伯伯,敖北堂弟在外多年,爷爷对其甚是挂念,因此爷爷大寿,想要借此机会让敖北堂弟赶回帝都,陪陪他老人家!”  

“还望二位伯伯能体谅老人家的思念之情!”  

敖绝说出来的话,和书信上的内容是一个意思,也不是一个意思。  

董成风的食指时而敲打着桌面,等敖绝说完之后,才开口道:“老王爷的感受我不能不顾!”  

敖绝脸上一喜,以为董成风答应了。  

“但是,这件事我却无法做主!”  

敖绝神色一紧,忙问道:“董伯伯可否告知原因?”  

董成风淡淡的说道:“恶魔营你掌控不了!”  

信上的内容除了让敖北赶回帝都参加寿宴之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让敖绝接管恶魔营。  

理由是,敖绝和敖北都是敖家的人。  

敖家这是要把恶魔营据为己有。  

什么思念之情,参加寿宴,都只是一个借口。  

恶魔营才是敖绝此次来的目的。  

“这一点请董伯伯放心,爷爷既然能派我前来,自然对我的能力有所了解!”  

敖绝十分傲然的道:“再说了,就连敖北都可以掌控恶魔营,我自然可以!”  

敖绝的话说得很客气,也很委婉。  

但是董成风和谢堂听出来了,敖绝和敖家这是根本没有把敖北放在眼里。  

要不然敖绝也不会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