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北斗杀阵(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汪公,汪公,还请高抬贵手,念在往日同僚之谊的份上,放过我等一马吧。”

“汪伏波!你这个贼子——”

“姓汪的,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苍天!开开眼吧!太祖!你看看你现在的江山吧,遍地是逆贼啊——”

江尾道北阳府法场,原操江同知汪伏波,此刻神情冰冷,手中令签往前一扔,开口道:“行刑。”

“斩!”

“斩!”

“斩!”

北阳府中的百姓,皆是兴奋,这里被斩的,有各县县尉、主薄,也有各种致仕养老的曾经朝廷重臣。

这些重臣,不乏高居部堂之辈,然而此刻,被汪伏波一口气全部拿下。

脑海中几乎是瞬间冒出一个念头:难道就没有想过修仙长生吗?

事到如今,娰十九郎就算明知道前方深渊,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经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

似乎对这些颇为了解,黄将军还跟巨大盘羊解释了一番其中的变化,随后又道,“如今六天仙神之中,凡是在天界诞生的,皆自称‘仙族’。以往下凡的仙女,多是出自‘仙族’,各有机缘在身,也都是奉命行事。”

“有些事情,人间其实知之甚少。”黄将军笑着对巨大盘羊道,“羊先生可知仙界也有丁口繁衍?”

“怎么了?”

“是!”

可惜无用,他现在修为不断提升,根本不惧寻常宵小,那些鬼蜮伎俩更是无所遁形,再加上数十万保家仙为耳目,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北阳府府城外有两处大营,皆是汪伏波重新编练,其中南大营的校尉旅帅,皆是“第一学堂”的学生,其中娰十九郎更是检校“军师将军”,总领招抚编练诸军事。

听到这番话,娰十九郎震惊无比。

“奉命转世?!”

“不错。”

说到这里,汪伏波笑得极为怅然,“以大象的力量,效仿人皇又有何难?你说呢,十九郎?”

汪伏波在江尾道杀得人头滚滚,娰十九郎居功至伟或许谈不上,但绝对占了不小的份额。

大夏数百年风云中,江尾道过去被屠戮的大户,都没有汪伏波一旬之内杀得多。

“上天下地!没有人可以躲过老夫的法眼!”

“汪客卿剩下的阳寿,也不多了。”

“呵。”汪伏波轻笑一声,“你可能不知道,大象跟元会地仙早就交过手。那‘五宝元微子’,乃是大西山道主,他的三代弟子之首‘金轮禅师’,已经死在了射阳湖。”

“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点,本就是古已有之。我等人族,不得不防。”

“不错,他不会。”

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如今的汪伏波,可断人间善恶,也能判妖魔生死。

“你这个逆种——”

“……”

“他不会称王称帝……”

“你一个姒姓子弟,还本该是亲王的人,老夫信不过。”

“或许这时候,夏邑会再次想办法请动神圣魔仙,巴蛇之死,让夏邑彻底明白,没有和谈的可能。”

但汪伏波没有面露喜色,反而表情冷漠:“道不通,不相为谋。”

原本冯瑜宁是担心名臣“铁笔探花”任行空杀来,所以防备的是东边。

“此二十余家田产,尽数充公,随后另行安排均户分田!”

汪伏波旋即命令佐官放出公文,张榜悬挂之后,又对本地生员道,“尔等继续彻查账目,不得有误!”

“你不得好死——”

黄将军点了点头,“诸如神道术法中的请神上身,也是如此。只是眼前这等,更加高深莫测,也威力无穷。这三万兵马会心意相通,只要领兵大将不败,阵法就只能强行打破。曾经天路大战之时,龙族多为人皇先锋,便是因为肉身强横,可以消磨法力。”

娰十九郎见汪伏波如此说话,知道他看出来什么东西,于是问道。

“嗯?不是说气化而生吗?”

自有魏大象以力证道!

种种念头,种种心绪,让汪伏波也逐渐变得铁石心肠。

这剑仙已是鬼仙境界,受“天赐流光”之后,炼制出一柄“天赐流光巨门剑”,便是大妖王,也难挡其剑光所至。

“我已经问过大象,我阳寿还有十七年,十七年一到,我就该死。”目光决绝的汪伏波神情有些狰狞,“时不待我,那就只争朝夕。大象就算给我延年益寿,人,终究是要死的。”

到了五泉县之后,黄沙洞主人前显圣,化作人形之后,便以“黄”为姓氏,暂领五泉县“护法将军”一职。

但是,不等他问出口,汪伏波仿佛就像是已经看穿一般,侧目对娰十九郎道:“大象也跟我说了他的阳寿,还有他家客卿汪摘星……他和汪摘星,时辰一到,也会死。”

正如汪伏波观察到的北天变化有问题,此刻夏邑,竟然真的重整新军,在淮南道西南吉阳府屯兵三万,号称“宣武军”,领兵大将却并非是兵部将帅,乃是秉政临朝太后请来的北地剑仙。

黄将军旋即又道,“但有一事,我却觉得有些蹊跷,能调动北天任何一个星君的天之君王,除了‘太微天帝’,应该没有其他。螣蛇星君应当也不会为了一个儿子,就冒这等风险。”



噗!

刽子手喷了一口烈酒在大刀上,手起刀落,当即人头滚滚。

“汪伏波——”

随后,黄将军又道:“以我所见,当是‘北斗杀阵’之一,其中必有星君降临,否则无法主持。毕竟,这三万兵马,乃是新军,并无‘军阵之势’的根基底蕴。”

瞬间就引起了巨大盘羊的注意,“也就是说,夏邑有人能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