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红毯之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请亚龙骑士,金萝丝·紫罗兰小姐及其契约伙伴,亚龙,方宁大人入场——”  

宫廷大管家抄起那略带夸张感且又高亢的颂念声调,向众宾客宣读此次宴会的重头嘉宾。  

但是在听见“紫罗兰”这个姓氏之后,贵族们还是隐隐传出了窃窃私语声,无无论是优雅的先生,还是美丽的小姐,都通通将视线聚集在红地毯的开头一端。  

“这个姓氏,看来私生女的传言是真的。”  

“索罗金先生,请注意你的措辞,被冠以紫罗兰这个姓氏,便代表这孩子已经被王室承认,不能再被称之为私生女…”  

“大卫王子就算了,但是王室竟想将位金萝丝小姐一并占下!”  

“怕什么,只要金萝丝小姐还没有向王室宣誓效忠,那么我们还仍旧拥有竞争的机会。”  

“就王室这态度,这哪里能算得上是公平的竞争?”  

“难说,听说金丝雀女大公有招揽的意向,鹿死谁手尚未得知。”  

贵族们或是喃喃细语,或是交头接耳,相继于言谈之中一一表态。  

当然,这一部分表态的贵族,都是些中小阶级贵族。  

就龙骑士的归属上,他们只能扮演吃瓜群众的角色,连插一脚的机会都没有。  

即便金萝丝身为亚龙骑士,宁她宣誓效忠所要给予的代价也是小贵族们所难以承受的!  

驭龙国的贵族体系等级森严,但是打破等级的方式也极其简单——都是以领地范围进行衡量!  

有些贵族战功赫赫,在征伐中获得大量领土,那么自身统辖的领地达到了一定标准,爵位便会被升格。  

有些贵族家道中落,丧失了大片领土,那么爵位也会随之降格。  

爵位与实力基本挂钩。  

断然不会如同方宁曾经所在的世界那般,比如某些个男爵势力大得吓人,能够和伯爵在硬实力上掰手腕。  

故而一般像男爵,子爵,都被归属于小贵族的序列。  

再来看看令亚龙骑士效忠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爵士头衔:男爵权利不够格,无权册封此头衔。  

领地:因为爵士就相当于非世袭制的男爵,所以领地基本得是男爵领的范围,从自己的手中割出去一块男爵领级别的土地,即便是子爵也够呛。  

装备:领主赠予效忠者铠甲与武器是必有的过程,特别是在效忠者乃是亚龙骑士的前提下,这赠予的装备在质量上马虎不得,订购一整套下来开销颇大,一般子爵都得细细斟酌一番。  

上述三点要求对于小贵族们而言是难以负担的代价,就如同穿不起的鞋一般。  

鞋小了,挤脚,鞋大了,容易穿脱。  

所以让龙骑士向自己宣誓效忠什么的,男爵,子爵的小贵族之流就别想了,除非是自家人成为龙骑士,那还有点盼头。  

否则啊,一切都是空想与虚妄。  

至于高一级的伯爵们。  

说实话,伯爵这个爵位,在贵族这个整体阶级中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说伯爵是大贵族嘛,那领地有些不够看。  

说伯爵是小贵族嘛,他们吊打一般的子爵却是轻轻松松。  

所以,伯爵通常都被定位为中序列贵族。  

面对巨龙骑士的效忠,伯爵们争不到,但是争取一位亚龙骑士的效忠,伯爵们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驭龙国史上也还是有许多亚龙骑士向伯爵宣誓效忠的。  

但目前有个尴尬的情况摆在眼前。  

金萝丝这位亚龙骑士有着王室血脉,畏惧王室的威严,许多伯爵都不怎么敢出手。  

再者,金萝丝的契约龙可不能与寻常亚龙等同视之!  

亚龙的血脉品次也极大左右着亚龙骑士的待遇问题。  

毕竟,龙骑士的战斗力极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契约龙,龙,才是战斗的主体。  

而比起倚靠血脉力量,实力能够随着年月流逝稳固增长的龙类,人类的实力增长的变量可就太大了。  

有些人类骑士儿时天赋卓绝,长大了却是方仲永一个。  

有些人类骑士儿时平平无奇,日后却能成长为力压群雄的霸主枭雄。  

所以,在封赏龙骑士时,看龙不看人,是惯例。  

而方宁乃是极品亚龙,在育龙池中获得大突破的消息也在贵族群体中不胫而走——并非是驻守育龙池的军队都向国王陛下效忠。  

育龙池说到底是整个国家的,贵族们都有一杯羹,即便是国王陛下也只有放任贵族们在育龙池周围安插自己的耳目。  

既然极品亚龙号称半巨龙。  

那么,金萝丝所该享受的待遇,也应该是“半巨龙骑士”一般。  

爵位嘛,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个爵士头衔,但是这领地范围,以及富饶程度,要比寻常的爵士领地好上那么一截才对,否则,凭什么吸引人家金萝丝向你宣誓效忠?  

“哦!真是一位美丽的动人的小姐,从她的眸子里面,我能够看见金秋麦田般的色彩,有机会我一定要与这小姐共舞一曲。”  

遥观红毯之上款款而来的丽质佳人,有不少年轻的男性贵族举杯一笑。  

从那跃跃欲试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这些荷尔蒙泛滥的年轻人又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这场宴会之下的碰撞估计会更加激烈。  

金萝丝是未嫁之身,这从宫廷大管家颂念名字时所用的称谓都可以看出来。  

[小姐]一词皆用于闺中待嫁女子,只要这女子一天未婚,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