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退敌(2/4)
一个小将,也非常悍勇,虽见同伴丧命,却依然持刀砍来,刀比剑沉重,若是相碰,只怕在他快刀之下,阿台手里的剑势必要断成两节。
阿台不敢和他硬碰,剑走轻灵,向这员小将面门刺去。
这小将本是李成梁麾下有名的武士,一直以快刀著称,更何况是他先出招,有信心在阿台剑到之前,砍了阿台的脑袋,所以并不防护自身。
可是他的自信,很快被阿台的快剑彻底粉碎了,因为他的刀还没有砍到阿台的脖子,他自己的喉咙就已经被剑穿了过去,刀也因失去使力之人,速度微微放缓。
阿台骑马稍微向前,躲过了这一刀的余势。
这一剑实在太快了,以至于剑虽然已经刺穿那小将的喉咙,但他似乎依然无法相信,只见小将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喉咙里只发出一个“好”字,而后就是“咯咯”的杂音,他似乎有话要说,只是喉咙里卡了东西说不出来。
阿台一把拔出长剑,鲜血喷射涌出,小将也终于能说出他自己想要说出话了,他盯着阿台用剑的右手说道:“好快的剑。”这才跌落下马,就此身亡。
阿台刚刚拔出长剑,忽感身后又有长枪刺来,他耳力惊人,并未回头,听声辩位从马上急跃下来,而后反转身躯,一剑刺死一人,又一掌拍死另外一名士兵。
那被拍死的士兵,头上留有厚厚的盔甲,可阿台一掌之下,还是令他重伤不治,就此送了小命。
人丛中只见阿台纵跃而起,挺剑又刺死了身边的一名士兵,然后跳上了他的坐骑,马奔剑刺,霎眼间又打死了十多名明军官兵。
李成梁见他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在大军中来回冲杀,明军官兵虽多,却也奈何他不得,不由得皱起眉头,传令道:“若谁杀得阿台,立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重赏之下,阿台成了大军攻击的主要人选,人如浪潮般涌来。
阿台见情势危急,心想擒贼先擒王,可又无法冲不到李成梁跟前,他挥剑击退身旁几名敌兵,抢过他们手中长枪,向李成梁方向掷去,枪速有如奔箭,疾向李成梁射去。
这一枪去势迅急,直扑李成梁面门。李成梁身边的亲兵大惊,两名士兵闪身挡在李成梁面前,只听“噗”的一声,长枪穿过第一名亲兵,但去势未衰,又穿入了第二名士兵的前胸,将两人钉成了一串,两人在李成梁身前直立不倒。
李成梁见阿台武艺如此了得,又向后退了十几米,这才重新观战。
两军博弈使得叶赫城外便如炼狱一般,不断有人哀嚎,不断有人倒下,天空又适时下起了大雪,使得这酷冬更加凄凉,只是这地上雪花却已经不再只是白色,大多变成了鲜红之色,为它重新上色的是两军的鲜血。
阿台等人虽然英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人数占据优势,又都是正规军队,优势慢慢显露出来。
明军经过这一小段时间已经成了阵型,对关内军队形成了真正的合围之势,阵型使得所有明军相互呼应,关内军想要冲出去更加难了。
马蹄滚滚,旌旗猎猎,四周都是用盾牌堆起的铜墙铁壁,关内众人见了这等声势,无不骇然,人人脸上均有忧色。
此时除非城中再有一支军队杀出,方可解众人之围,阿台不由向城中望去,因为他们出城的时候,害怕敌人趁势攻城,城中确实留有两千人,交由巴图阿率领。
巴图阿眼见大军再次被围,心中也是急不可耐,他当然希望尼堪外兰能死在乱军之中,这样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城主,可又害怕关内军全军覆没,因为关内军如果覆灭,只凭剩下的两千官兵,他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城门的。
他渴望尼堪外兰就此陨落,可敌军却似乎偏偏对尼堪外兰格外照顾,攻打他的都是武艺不好的小兵,却又防守的特别坚固,以致尼堪外兰既无法杀敌另寻对手,却也不能被杀。
眼见巴图阿一直不肯发兵,阿台知道关内大军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活命的机会,那就是:杀了敌军的首领,明辽东总兵李成梁。
这个方法自是万难,可却是眼下唯一的方法了,阿台从马上一跃而起,飞到身旁敌军身后,空中转身,一剑砍杀了原本身前的盾牌兵,可此时四面受敌,他这般出剑也等于把身后留给了敌军。
身后的明军官兵挺枪就刺,眼看阿台就要被刺中。
阿台身上盔甲虽然厚重,但若真的被七八根长枪刺中,只怕也要身受重伤。
杨开泰有见如此,将手中的疾风剑急忙掷出,剑若闪电,瞬间将围攻阿台的长枪全部砍断。
与此同时,杨开泰也欺身而上,他轻功也是非常了得,一跃之下,已经来到了自己武器身边,只见他拔剑挥出一气呵成,一剑挡开身边的敌军官兵。
阿台见身边敌军躲避杨开泰的剑招,趁势割了他们的脑袋。
无奈何、阿云、野猪皮、阿敢等人也都骑马飞奔了过来,阿台当先领路,朝着李成梁方向冲杀。
这六人武功虽高,但身边一直不停有数十枝长矛围着六人攒刺,却也令人心惊。
无奈何臂力惊人,他长枪过处便有数名明军被打翻在地,好在他的长枪都是实铁锻造,不然就他这般舞动,只怕还未伤敌几人,自己的长枪就要舞断了。
明军官兵在六人合力之下,不断倒下,但仍然剽悍力战,加上又恃人数众多,竟无稍微退却,及使六人全
阿台不敢和他硬碰,剑走轻灵,向这员小将面门刺去。
这小将本是李成梁麾下有名的武士,一直以快刀著称,更何况是他先出招,有信心在阿台剑到之前,砍了阿台的脑袋,所以并不防护自身。
可是他的自信,很快被阿台的快剑彻底粉碎了,因为他的刀还没有砍到阿台的脖子,他自己的喉咙就已经被剑穿了过去,刀也因失去使力之人,速度微微放缓。
阿台骑马稍微向前,躲过了这一刀的余势。
这一剑实在太快了,以至于剑虽然已经刺穿那小将的喉咙,但他似乎依然无法相信,只见小将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喉咙里只发出一个“好”字,而后就是“咯咯”的杂音,他似乎有话要说,只是喉咙里卡了东西说不出来。
阿台一把拔出长剑,鲜血喷射涌出,小将也终于能说出他自己想要说出话了,他盯着阿台用剑的右手说道:“好快的剑。”这才跌落下马,就此身亡。
阿台刚刚拔出长剑,忽感身后又有长枪刺来,他耳力惊人,并未回头,听声辩位从马上急跃下来,而后反转身躯,一剑刺死一人,又一掌拍死另外一名士兵。
那被拍死的士兵,头上留有厚厚的盔甲,可阿台一掌之下,还是令他重伤不治,就此送了小命。
人丛中只见阿台纵跃而起,挺剑又刺死了身边的一名士兵,然后跳上了他的坐骑,马奔剑刺,霎眼间又打死了十多名明军官兵。
李成梁见他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在大军中来回冲杀,明军官兵虽多,却也奈何他不得,不由得皱起眉头,传令道:“若谁杀得阿台,立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重赏之下,阿台成了大军攻击的主要人选,人如浪潮般涌来。
阿台见情势危急,心想擒贼先擒王,可又无法冲不到李成梁跟前,他挥剑击退身旁几名敌兵,抢过他们手中长枪,向李成梁方向掷去,枪速有如奔箭,疾向李成梁射去。
这一枪去势迅急,直扑李成梁面门。李成梁身边的亲兵大惊,两名士兵闪身挡在李成梁面前,只听“噗”的一声,长枪穿过第一名亲兵,但去势未衰,又穿入了第二名士兵的前胸,将两人钉成了一串,两人在李成梁身前直立不倒。
李成梁见阿台武艺如此了得,又向后退了十几米,这才重新观战。
两军博弈使得叶赫城外便如炼狱一般,不断有人哀嚎,不断有人倒下,天空又适时下起了大雪,使得这酷冬更加凄凉,只是这地上雪花却已经不再只是白色,大多变成了鲜红之色,为它重新上色的是两军的鲜血。
阿台等人虽然英勇,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军人数占据优势,又都是正规军队,优势慢慢显露出来。
明军经过这一小段时间已经成了阵型,对关内军队形成了真正的合围之势,阵型使得所有明军相互呼应,关内军想要冲出去更加难了。
马蹄滚滚,旌旗猎猎,四周都是用盾牌堆起的铜墙铁壁,关内众人见了这等声势,无不骇然,人人脸上均有忧色。
此时除非城中再有一支军队杀出,方可解众人之围,阿台不由向城中望去,因为他们出城的时候,害怕敌人趁势攻城,城中确实留有两千人,交由巴图阿率领。
巴图阿眼见大军再次被围,心中也是急不可耐,他当然希望尼堪外兰能死在乱军之中,这样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城主,可又害怕关内军全军覆没,因为关内军如果覆灭,只凭剩下的两千官兵,他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城门的。
他渴望尼堪外兰就此陨落,可敌军却似乎偏偏对尼堪外兰格外照顾,攻打他的都是武艺不好的小兵,却又防守的特别坚固,以致尼堪外兰既无法杀敌另寻对手,却也不能被杀。
眼见巴图阿一直不肯发兵,阿台知道关内大军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活命的机会,那就是:杀了敌军的首领,明辽东总兵李成梁。
这个方法自是万难,可却是眼下唯一的方法了,阿台从马上一跃而起,飞到身旁敌军身后,空中转身,一剑砍杀了原本身前的盾牌兵,可此时四面受敌,他这般出剑也等于把身后留给了敌军。
身后的明军官兵挺枪就刺,眼看阿台就要被刺中。
阿台身上盔甲虽然厚重,但若真的被七八根长枪刺中,只怕也要身受重伤。
杨开泰有见如此,将手中的疾风剑急忙掷出,剑若闪电,瞬间将围攻阿台的长枪全部砍断。
与此同时,杨开泰也欺身而上,他轻功也是非常了得,一跃之下,已经来到了自己武器身边,只见他拔剑挥出一气呵成,一剑挡开身边的敌军官兵。
阿台见身边敌军躲避杨开泰的剑招,趁势割了他们的脑袋。
无奈何、阿云、野猪皮、阿敢等人也都骑马飞奔了过来,阿台当先领路,朝着李成梁方向冲杀。
这六人武功虽高,但身边一直不停有数十枝长矛围着六人攒刺,却也令人心惊。
无奈何臂力惊人,他长枪过处便有数名明军被打翻在地,好在他的长枪都是实铁锻造,不然就他这般舞动,只怕还未伤敌几人,自己的长枪就要舞断了。
明军官兵在六人合力之下,不断倒下,但仍然剽悍力战,加上又恃人数众多,竟无稍微退却,及使六人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