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算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什么办法?”张良接着问道,既然有办法,那就可以去尝试。  

“神明心头精血,亦或九十九位妖族大圣之心。”  

荀子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张良心头巨颤,一言不发,静静看着荀圣。  

这两种方法,没有一个是他现在能做到的,属于几乎没办法完成的任务。  

神明心头精血是神明的本源,哪怕只是缺少一滴,造成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轻则实力大减,重则跌落神位,甚至有陨落的可能。  

所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位神明愿意主动送出自己的心头精血,除非有人能够完成屠神的壮举。  

至于九十九位大圣之心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妖族现在拼命凑,也凑不出来九十九位大圣。  

目前北海蛟龙族大圣数量最多,仅有五位,紧随其后的是傲来国神猴族的四位大圣。  

除了这两大势力外,剩下的五大势力不是三位就是两位。  

哪怕加上所谓底蕴,妖族大圣数量也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位,预计在二十五位左右。  

这距离九十九位大圣相差甚远,可谓是天地之差。  

张良脸上阴晴不定,最后咬咬牙,似乎下了什么决心。  

“你想加入大秦?”荀圣淡漠地说道。  

“不错。”张良点点头,满脸认真:“唯有加入大秦,才有唤醒他的可能。”  

“你不后悔吗?要知道反秦势力可是有神明存在,而且不止一尊。”荀圣嘴角微微上扬:“如果你带领小圣贤庄加入反秦势力,还是有可能获得一滴神明心头精血的。”  

“师叔何必诓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张良摇摇头,想要神明主动送上心头精血,几乎不可能。  

“神明至高无上,视众生为蝼蚁,又岂会在意我等!”张良不屑一笑,如果他加入反秦势力,推翻大秦后,屠刀也必定会伸向神明。  

“此言有理,这么说来还是屠神来的轻松。”荀圣笑着点点头。  

“没错,毕竟现在除了大秦,没有任何人有机会屠神。”张良坚定地说道:“而且除了大秦,也没有任何势力屠杀过神。”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荀圣满脸严肃,正色道:“只要你不背叛儒家,那么儒家永远都是你坚实的后盾!”  

“弟子定不会让师叔失望,儒家在我师兄弟三人手中,必将走向新的辉煌。”张良神色肃穆,儒家对他的好,他永远不会忘记。  

“行啦,你们三个就你不好处理,像你大师兄本就是秦皇陛下的忠实拥护者,你二师兄比道家弟子还像道家弟子。”荀圣见事情已成定局,便吐露心声。  

“只有你小子,整天想着反秦,让人不省心。”  

“师叔此言差矣,你又怎知弟子是在想着如何反秦?”张良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荀圣微微一愣,随后大笑不已:“哈哈哈哈,你小子就是个人精,在算计这方面,你的两位师兄拍马也赶不上你。”  

荀圣与张良心里都很清楚,韩非之死,不是那么简单的。  

否则以嬴政的性格,是不可能隐瞒相关消息的,更不用说他还保留下韩非的“尸体”。  

尤其是一百二十年前,大秦曾布告天下,大量收集蕴含太阴月华的天材地宝。  

为此耗费了大量资源,使得天下人纷纷猜测到底因为什么。  

蕴含太阴月华的天材地宝,最大的作用便是温养神魂。  

所以说,张良刚从荀圣口中得知这一切时,便已经想通了所有。  

正因为如此,张良才会决定加入大秦,辅佐秦皇统一天下。  

只有彻底击败反秦势力,才有可能得到一尊至强者。  

而且张良有理由相信,所谓的神明也不可能活下来。  

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神明就是大秦统治天下存在的最大的障碍,甚至比反秦势力还要严重。  

所以说,死掉的神明,才是好神明。  

“师叔,既然此事已经有了决断,那弟子便先行离开了。”张良微微行礼,笑着说道。  

“去吧,去吧,多加小心。”荀圣自然知道张良去做什么,随意的摆摆手,示意你可以滚蛋了。  

只不过最后还是提醒张良,让他自己小心。  

“师叔请放心,弟子是不可能有事的。”张良自信一笑,以他的能力,出事的概率几乎为零。  

咸阳宫,太华殿。  

嬴政站在殿外,背负双手,清冷的眸子散发着刺骨寒意。  

最近几天,天下风起云涌,无数势力齐聚咸阳,却始终不见反秦势力的踪影。  

“微臣拜见陛下。”一道黑色身影来到大殿之下,恭敬地行礼道。  

“赵高,可有什么发现?”嬴政古井无波的脸上有了些许波动,如同天刀般锋锐的眸子,注视着赵高,发出冰冷地询问。  

“启禀陛下,微臣未曾发现叛逆,还请陛下责罚。”赵高低着头,呈九十度鞠躬,高声说道。  

“为何要责罚于你?他们既然不敢来,与你又有什么关系。”  

嬴政大手一挥,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赵高扶起来。  

“多谢陛下。”赵高额头冒出一滴冷汗,伴君如伴虎,更何况他侍奉的是古往今来最强势的帝王。  

“既然那群叛逆未曾到来,你来这里又有何发现?”嬴政不会在意赵高现在的想法,他在乎的是结果。  

“回陛下的话,微臣此次是为了帝师而来。”赵高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