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真仙道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禹看着交流群里的成员,有些小哀伤,这可不行啊,总共五个人,还都是自己人。  

也不知道需要多久,“诸天万界大佬交流群”才能变得名副其实,真正做到横跨诸天万界,收纳各界大佬。  

周禹收起诸天古卷,不去想这事,取出重明大帝交给他的真仙道印。  

这是真仙独有的印记,是其大道的体现,也是所证道果的具现化。  

每一位真仙的道印都是独一无二的,目前来说没人能仿造。  

重明大帝的真仙道印显化的形态是一柄小剑,通体青色,上有十八颗明珠,模样与重明剑一般无二。  

周禹打算将重明道印交给二货堂兄,让他转交给其师尊,并告诉他,一月后,道印主人将登门拜访。  

这是周禹想出来的办法,向太初宗释放自己的善意,先是以真仙道印提前告知太初仙尊,随后约定一月后登门拜访。  

没办法,榜单计划牵扯太大了,几乎包含了主世界所有的势力,不找个强力盟友可不行。  

正好有周郁的关系,可以直接联系上太初宗,周禹要是不用,就成傻子了。  

只要搞定了太初宗,这一切也就容易多了。  

走出书房,周禹向着西北一处别院走去,那是专门给二货堂兄留着的住所,每天都会有下人打扫。  

此时已是傍晚,周禹走过数座亭台楼阁,经过多个长廊,方才来到了西北别院。  

“二货,在不在?”周禹站在门前大喊道。  

“怎么了?老七,发生什么事了吗?”周郁衣衫不整的跑了出来,打开大门,疑惑地问道。  

“没啥事,就是来看看你。”周禹笑着说道。  

“还看看我,你想看什么?”周郁翻了记白眼,鄙视道。  

“看看你有没有肾虚症状。”周禹调笑着说道。  

“去去去,你丫的才肾虚呢。”周郁破口大骂道。  

“怎么?难道我说错了?”周禹接着说道。  

“肯定说错了,小玉现在还小,还太早了。”周郁突然压低了声音,悄咪咪地说道。  

“太小了?”周禹似笑非笑地看着这货,她不比你大多了啊!  

“咳咳,就是这样。”周郁不敢多说,只能点到为止。  

周禹也不拆穿他,就让他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二货,这次我是有事让你去做。”周禹进入了整体,严肃地说道。  

“有事?什么事?”周郁疑惑地问道。  

周禹取出重明道印,一方散发着不朽气息的青色小剑漂浮在空中。  

“这是什么东西?看上去好奇怪。”周郁没见过真仙道印,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疑惑地问道。  

“这你就别管了,你将这东西交给你师尊,和他说,一月后,道印的主人将会登门拜访。”周禹平淡地说道。  

虽然周郁没见过世面,但他师尊肯定知道这是什么,并且一定会交给太初仙尊。  

因为能与真仙对话的,只有真仙。  

“好吧,我一定将它交给师尊。”周郁对自家七弟还是非常信任的,也没多问便接过了重明道印,想要将其放在储物戒指中。  

“怎么回事?这东西为什么放不进去?”周郁疑惑无比,戒指也没出问题啊,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周禹哑然失笑,区区六阶储物戒指,怎么可能承载相当于十二阶的真仙道印。  

“这东西不能放进储物戒指里,它正确的摆放位置是在这里。”周禹笑着摇摇头,重明道印漂浮在他的手中。  

“哪里?”周郁表示自己没听明白。  

“就是这里。”周禹趁这货不注意,直接将其放在他的眉心。  

重明道印瞬间融化在周郁的眉心上,轻易地进入了他的识海。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周郁一脸懵逼,他感觉自己识海好像发生了某些变化。  

“你就别管了,记得将它交给你师尊,千万千万不要弄丢了。”周禹没有回答,只是叮嘱道。  

这玩意太过珍贵,即使是真仙,也不能随意凝聚道印。  

“好…好吧!”周郁挠挠头说道。  

“如果遇到了危险,你可以将其丢出,可保你无恙。”周禹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  

“这么神奇吗?好的,我知道了知道了。”周郁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家的老七了,反正也无所谓了,只要知道他不会害自己就行了。  

“既然如此,我先回去了,就不打扰你了,你继续,别把自己憋坏了!”周禹潇洒的转过身,大笑着说道。  

“赶紧滚吧,你个臭小子。”气的周郁破口大骂。  

周禹没有回头,只是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您老人家继续骂。  

周郁感觉自己一拳好像打在了棉花上,重重的关上门,回到了自己的别院内。  

翌日清晨,太阳绽放出亿万缕光芒,普亮了大地。  

周禹坐在一方蒲团上,摆出五心朝天的姿势,和熙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在其身上有淡淡的星辰之光闪烁。  

星辰凝窍法,周禹每天晚上的必修课,这部功法经过女帝的改良后,变得更加玄妙,也更加强大。  

现在周禹已经开辟出四枚星辰窍穴了,都是五脏窍穴。  

分别是肺脏窍穴、心脏窍穴、肾脏窍穴以及脾脏窍穴。  

其中肺脏属金,心脏属火,肾脏属水,脾脏属土,还差个属木的肝脏就五行俱全了。  

一个月之内,凝练了四枚星辰窍穴,这等修炼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