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青鸟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宗跃和韩宗奕轮番端视后,都摇头不知。  

“看绒毛不像是普通凡鸟,不过也不是灵鸟,更没有修成妖兽。”韩宗跃也陷入沉思,他虽见多识广,也不识此鸟,便建议道:“孟海,这鸟确实古怪,怕是族长也未知,既然你与此鸟有缘,便养着静待时日。”  

“三伯,那我还是想回东南大药田,在药田养这只鸟。”  

这怪鸟毕竟来源特殊,或许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此你便养在药田吧。”韩宗跃认可道:“孟海,你一路劳顿,先回东南大药田,好好休养一段时日。”  

山门中,有萧云龙和族长镇守。  

韩孟海点头,交述任务后,他退出议事阁,御剑离开缥缈峰,飞往东南大药田。  

接连经历南漓试炼场和南漓海妖兽之乱后,韩家损失惨重。  

山门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  

韩家崛起任重道远。  

虽然丢失了家族的法器,家族各长老也未加斥责。  

不过韩孟海暗自下决定,要好生修炼,将来有机会,必定将自己手中丢失的白鹿杏黄旗和烈焰紫雷钟,重新亲手夺回。  

返回东南大药田,韩孟海也不急于在无稽山门继续修炼,和十四叔一道看守药田。  

十四叔的修为还是炼气期,不过他这一次守护山门时,斩杀了不少低阶妖兽,顿悟了不少修炼诀窍,假以时日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韩孟海在茅草屋整理好行囊,便打开姐姐给的灵盒。  

这灵盒设置秘钥,只有知晓秘钥之人才能打开。  

秘钥正是自己的生辰。  

韩孟海轻车熟路破了秘钥,打开灵盒,里面除了有一些滋补养血的灵药,还有玄清门的特色灵糕点和特产外。  

还有一个黑玉瓶,上面贴着“壮元丹”三字。  

壮元丹是上品法丹,是玄清门独门丹药,非常适合筑基期修士滋补,增强法力。  

据《修仙界诸国大典》记载,这种法丹价格不菲,由数十种灵花药草配伍,其中一味药是极北的燕国之地才能出产,这丹药经由玄清门三阶以上炼丹师炼制,成丹率一般不足五成。  

丹成后,一般是筑基士服用,可以壮大元气,强固丹田,稳定筑基修为,极少数机缘深厚之人,还可凭借此法丹增加一层修为。  

这些年,姐姐时不时都会给自己寄东西。  

这枚壮元丹得来不易,必然花费了她大量宗门功德点。  

韩孟海服用壮元丹后,调养内息,开始专注于药田修炼。  

修炼的时光最是清闲。  

韩家虽说团结一致,不过背地还是不免传出一些闲话。  

都说韩孟海出门去史国做一趟任务,带回一个拖油瓶。  

一只灰扑扑的似雁非雁,似鹤非鹤的大鸟,长得四不像,丑陋不堪,还是跛腿的。  

没有半点用处,纯粹浪费灵米、灵果。  

还不如杀了炖鸭子汤喝来得实在,还能清凉降火,滋补养颜。  

韩孟海却对于家族流言置若罔顾。  

这鸟鸭确实与众不同,跟随韩孟海修炼,耳濡目染下,它居然不消两个月就会吐纳灵气。  

还学得有模有样。  

比人参娃娃和白猴空空的悟性还要好。  

鸟类妖兽虽然没有严格的灵根界定,不过也是讲究自身天赋。  

常言道的笨鸟先飞,却不适合用于鸟类妖兽修炼身上。  

如果没有天赋,笨鸟是永远不可能破除壁垒,突破桎梏,学会修炼。  

韩孟海倒是对这怪鸟刮目相看,笃定它吐纳灵气后会蜕变成神鸟。  

随着这鸟鸭一日日吐纳灵气,体型一日大似一日,绒毛逐渐褪去,新毛翎羽化后,它的毛色变得越发光亮。  

韩孟海暗自喜庆。  

自己或许真的捡到宝。  

结果一盆当面冷水浇得韩孟海猝不及防。  

这鸟每蜕一次毛,翎羽更大,丰丰茂茂,不过颜色却更加黯淡无光,灰不溜秋。  

说白了就是越长越丑。  

这让韩孟海无比崩溃。  

神鸟不可能长这样吧!!!!  

索性。  

这怪鸟鸭看似非常笨重呆木,就是打不还手那种,不过这鸟体态轻盈,飞的速度相当快。  

因为毛色灰扑扑的,韩孟海干脆给它取了个鸟号诨名,唤作‘小灰’。  

小灰褪去绒毛后,成长极快。  

不到三个月,体型便可以比肩家族养的白唇灵鹿。  

半年后,比韩孟海还要高,就连翅膀也强硬了不少,翅展近两丈,威风赫赫。  

韩孟海无事的时候,常常不御剑,只爬坐小灰光滑的肩背上,让它驮带着遨游飞翔在东南大药田上空,好不自在。  

这倒是也省了御剑消耗法力。  

不过精打细算起来,韩孟海还是觉得小灰是赔钱货。  

因为它肚子就是个迷,简直是无底洞。  

一天光是消耗灵米、灵果的量,都足够自己吃十天半个月。  

就是这样,小灰还是常常吃不饱,时不时啄自己的后背要吃的。  

不给吃的就自己在茅草屋翻箱倒柜,连茅草屋的茅草都被它吞食了不少。  

搞得屋顶漏水,风吹日晒。  

韩孟海自感捡了个祸害到家,自己的储物袋腰包算是彻底兜不住了。  

好在拥有那个神秘的青葫芦可以不断凝结灵水。  

韩孟海暂时还能熬得住。  

说不出来对着小灰有嫌弃,但是又不舍。  

韩孟海毕竟还未成仙,只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