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湖底秘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苦修一月有余,终于就要突破青木术第三层,炼成青木针。  

韩孟海持续不断加持灵气,青木针终于于掌间成型。  

“青木针,给我去——”  

倏然。  

嗖——  

一道疾如电的青色针尖灵气从韩孟海掌心飞射出,从登高亭顶层狂飙,化作一根三尺有余的青木针。  

青木针锋利细长,恰似紫雷针形,不过此针碧青凝萃,贯入长空,气势如虹,拖出一道青色虚影,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吓气势。  

韩孟海控摄青木针急转直下,猛然飞掠入南漓近海。  

轰隆…  

青木针飞扎入海中。  

一时间。  

海岩炸裂,海水爆腾,激起百丈巨浪。  

总算在一个月内成功练成青木术第二层,第三层。  

韩孟海可以明显感觉到炼气四层境界巩固了不少。  

自从道一先祖坐化。  

这近千年间,韩家能炼成青木术第三层的家族修士不过百人。  

这一层看似简单,却极难掌控。  

精粹木灵气游离离散,很容易随风被吹散,毫无攻击性。  

运转灵力,不断加压浓缩精粹木灵气,将它炼化凝集成一根青木针。  

这个过程极其困难。  

除了要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更必须有坚韧的毅力。  

如果说青木术一、二层只是精粹木灵气的量变,那青木术第三层就是精粹木灵术的质变。  

这一层一旦修成后,青木术威力得到飞跃提升。  

修炼者可以凝集‘青木针’杀人于无形中。  

炼气期修士练到极致后,青木针的威力不亚于一件上品灵器,甚至无限接近法器。  

道一先祖当年结丹成功后,最多能一次凝集上万枚青木针杀敌,当然这种已经不能称之为青木针灵术,而是威力更大的青木针神通。  

道一先祖修成的青木针神通,也远不是法器能够比拟,他发出的上万枚青木针,每一根青木针都至少相当于宝器全力一击。  

万枚青木针神通,汇聚一起,如流星坠空击杀。  

在这种攻势之下,结丹初期修士也得陨落。  

韩孟海修成青木针后,没有得意忘形,他深知自己离道一先祖的修为还差太多太多了。  

成功掌握青木术第三层后,韩孟海调理一番内息,从登高亭极目远观南漓海上。  

海上天色大变,风起云涌。  

三天前。  

无稽山门向东南大药田发出传讯纸鹤。  

半个月前,据玄清门的天象局观测南漓近海的水汽变化。  

这几日南漓近海会出现海上大风暴。  

玄清门已经下发通知:  

南漓四郡各郡都要严正以待,应对大风暴。  

按理说,无稽郡濒临海滨,每年夏时令都会发生几次海上大风暴,并不算稀奇。  

不过据玄清门的天象局预测,这次的海上大风暴将会是百年难得一遇。  

极有可能有奇异怪诞天象出现。  

无稽郡海滨的渔民早已得到通知,近期不要出海作业,全部渔民转移到岸上躲避大风暴。  

东南大药田海田中种植的部分灵药,韩孟海和韩宗亮也在前几日提前采摘完毕。  

海上大风暴已经雏形初现。  

韩孟海极目远看。  

海面上。  

乌云翻滚从四面八方弥漫,封锁了无稽郡空中的最后一点光亮。  

整个无稽郡笼罩在黑云之下,宛如夜幕降临。  

须臾间。  

海面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波浪滔天,倾盆大雨随之倒灌而下。  

咆哮海风卷席海水,形成大大小小的海龙卷风,吞没海岸。  

东南大药田海岸边上有先祖设下的结界,海上大风暴根本无法侵袭其中。  

不过药田月灵湖的湖面,却受到了海上大风暴的影响,毫无征兆出现龙吸水异象。  

原本平静的月灵湖,一跃而起二十丈龙吸水,飞入登高亭顶层。  

这龙吸水十分荒诞诡异。  

韩孟海猝不及防,等他意识到危险,刚要运转悬浮符逃离龙吸水。  

奈何这龙吸水的旋涡吸力实在太强,韩孟海被吸入其中,根本无法逃离。  

他捻诀使出避水灵术,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都是徒劳。  

没过多久,他整个人晕头转向,颠倒失衡,避水灵术也难以为继,湖水倒灌,肚腹翻江倒海般难受。  

很快,韩孟海就没了知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等他再有意识,睁开眼的时候。  

微微有紫光闪烁。  

这是哪里?  

紫光微亮,不甚明朗。  

韩孟海挣扎着起身,用了一张净身符,拂去身上的水汽,又从储物袋中拿出一块夜明石,摩挲擦亮,充当光源,观看四周。  

这像是一处寝殿。  

自己应该是被吸入月灵湖的湖底。  

这里怎么会有湖底宫殿?  

带着疑惑,韩孟海在宫殿四周查看。  

宫殿顶部由紫晶一般的发光石头点缀,微微照亮四周。  

但见:  

宫殿中。  

青纱幔帐,珠壁玉帘,古朴屏风,琉璃灯盏,紫檀小榻,熏香铜炉,一应俱全。  

这个紫晶宫殿十分诡异,燃香袅袅,略微带甜。  

韩孟海觉得有耳边风呼呼作响,他冷不住打了个冷战,总觉得在这里,似乎有一股很神秘的气息就萦绕在自己身边。  

韩孟海半刻也不想在这里停留,他四面八方,找寻出路。  

紫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