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控神术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孟海看着浩如烟海的经卷,不禁心中一阵叫苦,他回头问道:“族爷爷,我想找孵化兽卵的古籍,不知道在哪一楼层书架?还望指教。”  

韩其茂不禁问道:“你找那种古籍做什么?”  

韩孟海实诚道:“我得了几枚兽卵,想从驯灵古籍中学孵化兽卵的法门。”  

韩其茂只当韩孟海是不学无术,无奈微微摇摇头,不冷不热道:“阁楼二层,天字楼中楼,庚排辰号书架,你去那里找一找。”  

说完,韩其茂便闭眼修炼起来。  

藏经阁虽然历经洗劫,古籍早已十不存一,不过现如今怎么说也有十几万册经卷。  

韩其茂几乎脱口而出古籍所在书架。  

可见平日早已翻整了无数次书架,对此了熟于心!  

韩孟海惊叹之余,自上二楼去找古籍。  

家族藏经阁虽然只有七层。  

不过底下三层阁楼,每一层楼阁又有楼中楼。  

楼中楼从上到下又分为天、地、玄、黄四楼。  

每个楼中楼又按甲、乙、丙、丁等十天干排列十排书架。  

每一排天干书架又具体分对号入座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书架。  

若是无指示,在着茫茫书架中想寻找自己所需的古籍,几乎等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韩孟海行走在书架间,扫视书架。  

这些书架上的经卷都是韩家家当,经卷品类材质繁多,有纸质,有丝绢质地,更有竹简牍质,玄铁片质。  

这些经卷千百年遗留至今,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家族修行功法,炼丹、炼器、炼符等等应有尽有,就连各大修仙国的秘史传闻也都囊括在内。  

按照韩其茂所指示,韩孟海很快便找到了庚排辰号书架。  

驯灵书籍都堆放在一处。  

书籍琳琅满目,不过书籍名大同小异,想必内容也差不多。  

韩孟海随意抽取一册,打开细细研读起来。  

这上面记载的孵化驯化兽卵的方法有多种。  

不过效果最好的便是控神术法。  

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印小法阵。  

以驯灵之人的血,画出特殊的控神法印符文,将兽卵放入法印符文中,以驯灵人的灵力温养孵化。  

这样一来。  

灵兽在孵化过程中,吸收了驯灵人的血和灵力,达到心意沟通,会把驯灵人当作它们生生父母,死心塌地听从驯灵人的调遣和指示,至死不渝。  

韩孟海翻看后已经掌握了七八分,他打算就借阅这本古籍,回去好好研究控神术法,着手兽卵孵化。  

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古籍,韩孟海却也不急于回去。  

难得来一次藏经阁,他少不得沉寂在浩瀚的古籍中,汲取知识。  

韩孟海自小好读。  

修仙界对于修炼很看重,不过学识也是相当重要的。  

累积知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课。  

如果目不识丁,知识储备不全。  

即便外出任务奇遇到灵药,丹药也是一无所知。  

那种局面下,极容易走宝。  

故而,族中的长辈也常言:  

书中自有得道经,书中自有长生仙。  

枕靠在书架上,韩孟海津津有味品读古籍,一时忘我,也不知道阅览了几册古籍,只觉得腹中有些许饥饿,他才放下书。  

看时辰不早,韩孟海伸了伸懒腰,准备起身回去。  

把阅览的古籍重新放回书架之时。  

韩孟海意外看到书架便上有一本皱皮古旧书,书名修仙界禁忌符箓汇集。  

怀着好奇之心,韩孟海取下古籍,翻阅起来。  

他想找找看,古籍有无记载‘血咒符’  

一番翻阅,果然有发现。  

古籍上有血咒符的画影图,不过只有一半,符箓下半段是空白缺失的,韩孟海一看,确实和当日再火红蜂巢看到的血红符箓如出一辙。  

韩孟海仔细阅读血咒符的描述。  

血咒符是一种禁忌符箓。  

这种符箓是三阶下品符箓,据说绘制极其困难,必须是筑基以上修为的修士,以青皮海鳄、紫玉毒蚣,配置多种低阶妖兽的精血交错绘制。  

此符必须以法力凝成画笔,沾妖兽混合精血,以法力刻祭,在黄符道纸上运笔画符。  

此符符文复杂,画符过程有诸多细节,缺一不可,不过具体画符方法早已失传。  

据传必须一气呵成,不能中断。  

因而,成符率极低。  

以此符打入妖兽体内,能迷惑其心性,增强妖兽修为,以此作乱。  

一百多年前,南漓试炼场出现二阶上品妖兽三尾灵狐逃出作乱,就是被下了这种符箓。  

当然,修为高深的修士还可以将血咒符直接施加在修士身上,抹杀其意志,将其变为傀儡,沦为杀器。  

由于危害极大,血咒符和药尸一样,都是被各大修仙国严令禁止,名列禁忌符箓名录。  

不过还是会有一些邪修和叛修铤而走险,用这种下三滥的符箓作恶多端。  

韩孟海合上古籍,心中略有所思。  

想必当日在火红蜂巢埋下血咒符的修士,必然是筑基期以上修为。  

想必三叔公和三伯他们已经知晓,及时禀明族长了。  

究竟是谁处心积虑对付家族?  

仙云门?  

三百年前那些和仙云门一同合攻家族的其他修仙门派?  

当年家族和这些门派大战,各方都有陨落修士,必然有血海深仇。  

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