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涅血灵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宗奕道:“火红蜂巢在火山口熔岩壁上,那蜂巢十分古怪,中有一血红之物,极其诡异,散发黑雾红光,那火红蜂王正伏在血红之物上疗伤。  

不过,火红蜂王的复眼锐利,寄灵雄虫不能太过靠近,我也只能感知到血红之物,十分古怪,但是无法辨析此物,看来必须飞近查看。”  

既然是十三叔认定的诡异血红之物,想来必有古怪。  

韩宗奕继续道:“火红蜂王通过血红之物疗伤后,伤势恢复得很快,它已经开始产卵了。  

火红蜂在受惊紧急之时,可以大大缩短孵卵的时间,而且这种妖兽产卵量巨大。”  

韩孟海斩钉截铁道:“十三叔,我们等不了传讯纸鹤传回山门,派族人来支援了。我们必须先行动,火红蜂王吃了一次亏,如果不现在动手,等它养好伤,更加难以对付。”  

韩孟陵也附和道:“我也同意先行动,一旦产下的火红蜂兽卵孵化,又免不了一场激战,倒时候更加棘手。”  

韩宗奕咬咬牙,道:“如此,我们便先行行动,但是进入火岩洞后,一切听我指挥行动,不要贸然轻举妄动。”  

韩孟海和韩孟陵异口同声道:“明白。”  

三人稍微收拾好永璋,永儒,孟庠的散落遗物,又简单稍整他们仪容。  

韩宗奕道:“据寄灵雄虫感知,左侧和中间的火岩洞都是通向一条死路,前面都是熔浆地面,洞顶还有滴落的火熔焰,十分危险。  

唯独右侧的火岩洞是安全通往火红蜂巢的路。  

不过蜂巢在火山熔浆的壁面上,那里有肉眼看不见的火山毒气,我们必须服用避尘丹,尽可能调匀气息,避免吸入大量火山积灰毒气。”  

韩宗奕说完,率先服下丹药。  

韩孟海和韩孟陵都从储物袋中取出避尘丹立即服下。  

这种下品灵丹服下后,可以避散毒瘴之气,不过时效有限,只能维持效果近一炷香的功夫。  

服用避尘丹后,在韩宗奕的带领下。  

韩孟海一行人飞速进入右边的火岩洞。  

火岩洞一直盘转弯拐。  

忽然。  

前面火气扑面而来,闪出炫目红光。  

韩孟海只觉得前方尽是一片血红之色,视野也变得豁然开朗。  

三人快步向前。  

眼前是一个极其广大的熔洞。  

韩孟海查看四周环境后,才知晓此刻自己站立的地方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再往前十几步便是悬崖,往下起码有八九丈的高度。  

悬崖下方千沟万壑,遍布滚滚熔浆,熔浆黑红焦灼,粘稠粘连,冒出硕大气泡。  

熔浆底层暗浆汹涌,金光四溅,期间不断有火山积灰从熔浆中喷溢出。  

韩宗奕看了一下悬崖底下,道:“看来此处就是赤岩岭地底下得火山熔浆口,小心不要失足跌落其中,否则必定死无全尸。”  

韩孟陵不由得向后退了几步。  

这火山熔浆温度之高,令韩孟海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凡人和练气期修士倘若不幸落入这熔浆中,估计不消一盏茶得功夫就会骨肉蜕尽,熔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即便是筑基期修士修成法力也不敢涉足这炙热熔浆,否则轻则修为大损,重则皮开肉熟。  

除非结成内丹,修成神通,以内丹护身,铸就不朽金身,才能在这炙热熔浆中,如鱼游水。  

韩宗奕抬眼一看熔洞,遥指上方,道:“快看,熔洞崖壁上就是火红蜂巢了。”  

顺着十三叔的手指方向,韩孟海注目一看,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要炸起来了。  

在熔洞崖壁上有一片火晶石岩,岩石上筑着一个巨大的火红蜂巢。  

这些蜂巢孔格层层垒垒,比寻常灵蜂巢要大得多。  

火红蜂因为基本不酿蜜,只靠掠夺其余蜂种的蜂蜜为食,因此它们的蜂巢格极少有酿蜜,蜂巢都是留作繁殖的蜂蛹,幼虫所用。  

蜂巢格中分布密密麻麻的幼虫在蠕动,数量之多根本数不尽,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那被击伤的火红蜂王正倒在蜂巢中央,它正伏在一块血红之物上一动不动飞快产卵。  

韩孟海已经窥探到。  

那血红之物正是十三叔之前强调的诡异之物。  

此物果然诡异。  

韩孟海已经看到此物散发出团团黑红雾气,不断逐渐侵染火红蜂王产下的兽卵。  

那些兽卵被侵染后,颜色愈发深红,兽卵已经开始蠕动起来,似乎就要破卵壳而出。  

韩宗奕放大神识,捻诀操纵寄灵虫飞近后,仔细放大查看后,倒吸一口寒气,道:  

“居然是涅血灵石,难怪这些火红蜂的幼虫长得极快。  

如此,过不了几个时辰,幼虫就能发育成熟,又会攻击人畜,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将蜂王铲除,否则如此大的种群,对整个无稽郡也是巨大的威胁。”  

韩孟海眉目凝重,道:“原来是涅血灵石!!难怪火红蜂有这么大的种群。”  

韩孟陵平日疏于阅读典籍,不明所以道:“什么是涅血灵石?”  

韩孟海在族籍中看过涅血灵石的记载,解释道:  

“这种灵石传闻需要火晶石通过火山熔浆,经过千年乃至万年累次灼炼淘冼,不断汲取天地灵气,才能形成,每一块都是稀世奇珍。  

尤其对于妖兽而言,涅血灵石就是无上法宝,有集修炼和疗伤于一体的功效。  

如果是三阶妖兽拥有涅血灵石,极有可能灵智大开,淬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