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神秘丹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孟海想要阻止来不及了,就在这时候。  

他身上的神秘青葫芦忽然躁动起来,放射出一道青光。  

韩孟海万般没想到会发生如此异变!  

这青光饱含吸取之力,居然破除郭煊赫的灵气盾,将即将入他口中的那枚丹药凌空收摄过来。  

丹药瞬息间便已飞悬于韩孟海眼前,不断打转,而后直接飞掠入他口中,吞咽下肚。  

韩孟海吞服丹药后,脸色一青一白,交替了好几个呼吸。  

眼看就要手到擒来的丹药,居然为别人做了嫁衣。  

郭煊赫内心滴血,气急败坏,骂道“臭小子,你用了什么阴招,给本大爷把丹药吐出来。  

韩孟海虽然不知道刚才吞咽下的究竟是什么丹药。  

不过从郭队长这么紧张的神色来看,这丹药必定不凡。  

现在便宜了自己,岂会轻易吐出来。  

韩孟海冷冷道:“吃进去的还怎么吐出来,我可不要。”  

“臭小子,那本大爷就剖开你肚子,取出丹药。”郭煊赫手持灵剑,飞过来直取韩孟海首级。  

本以为韩孟海受了重伤,正是好机会。  

万万没想到。  

韩孟海虽然被紫雷针击伤,不过修为毕竟高一层,何况还有紫金水盂在手中。  

郭煊赫平日在鲁南镇跋扈凡人,疏于修炼,论御剑真气功法早已生疏。  

面对韩孟海,他也只能苦战。  

几个回合下来,郭煊赫占不到半分便宜。  

韩孟海毫无保留,施展紫金水盂的八部水龙术,又捏出三枚旋风符,朝郭煊赫击去。  

旋风符是从游江河储物袋缴得。  

这种一阶上品符箓,炼气化作无数旋风,风势中强,对付炼气初期修士正是绝佳杀手锏。  

八条水龙参杂三阵旋风。  

风水纠缠,掀起狂风巨浪,几乎要冲垮整个洞府。  

郭煊赫根本难以抵挡。  

几个回合便落了下风,成了韩孟海的手下败将。  

韩孟海赢得坦荡,哪里知道。  

其实早在游氏兄弟盘踞黑葱岭以来,郭煊赫便有意留心此二散修的一举一动,并以半收拢半合作的姿态,接近游氏兄弟。  

凭借郭煊赫在鲁南镇的特权和灵通消息,游氏兄弟也乐于与郭煊赫合作。  

双方狼狈为奸。  

郭煊赫会提前将鲁南镇过岭商客和散修的消息,通过白头鹰鸽向黑葱岭的游氏兄弟传达。  

如此一来,游氏兄弟便可知根知底,先布下埋伏,不费吹灰之力,截杀过往落单散修。  

每一次劫得的货物,游江达都会惯例分少部分给郭煊赫。  

当然郭煊赫城府颇深,胃口可远不止这些小物资。  

他已知晓游氏兄弟手中有一张神秘丹方,游江河数月前更是在桃源林炼制药尸,以此测试神秘丹药的药性。  

郭煊赫觊觎此丹药和丹方许久。  

不过游氏兄弟修为在他之上,手下人数更是不少。  

郭煊赫孤身一人,也有所忌惮,他少不得多费一番周折。  

那日正好看到韩孟海一行人过鲁南镇,要翻越黑葱岭。  

郭煊赫辨识出韩孟海修为不弱,便心生一计,打算借刀杀人,对付游氏兄弟。  

前面一半计划正如郭煊赫所想,不过也有意外,那日他全程躲在腾龙谷的一处古树,亲眼目睹游江达命丧黑葱岭。  

不过游江河却迟迟未现身。  

郭煊赫并不死心,又将游江达身死的消息告知游江河,本来就是激将游江河,让他和韩家小子殊死对战,最好是两败俱伤。  

过程虽有波折,不过结果也正如郭煊赫所想。  

游江河此刻命丧桃源林。  

游氏兄弟已死,韩家小子也重伤。  

正是千载难逢得的绝好机会。  

本以为这下可以轻松坐收渔翁之利,那神秘丹方和丹药都唾手可得,这个洞府的所有物资也能尽数收入囊中。  

却不想人算不如天算。  

这韩家小子如此厉害,不仅收缴了丹方,连刚出炉得丹药也被他吞服。  

这下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郭煊赫处心积虑,却没想到如今会落得如此下场。  

早知便联合游氏兄弟率先铲除这个祸根。  

郭煊赫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现在被韩孟海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  

“今日你有上品水灵器护身,我占不到便宜。”  

郭煊赫身负重伤,含恨吐血,撂下狠话,对韩孟海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家小子,你给我等着,终有一日,我郭煊赫定会报今日夺丹之仇,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言毕,郭煊赫飞出一道符箓,散发出巨量黑烟。  

借着这股黑烟,他飞快逃出洞府,几个呼吸间就不见了踪影。  

穷寇莫追。  

韩孟海之前中了紫雷针的伤,胸口锐痛,已经乏力异常,他捏碎一块灵石补充灵力。  

好不容易稍微恢复灵力,稍微舒服一点。  

但是腹部丹田传来一阵隐隐作痛的灼热感。  

丹田似有一阵烈火在灼烧。  

热气不断窜走七经八脉,韩孟海只觉得腹如剑绞,心如刀割,全身灵窍大开,全身血液都要沸腾起来。  

难道是刚才吞服的那粒丹药?  

这究竟是何丹药。  

韩孟海坐立不安,面色苍白,满脸尽是密汗,他感觉全身灵力溃散,身体似乎要爆炸了。  

难不成刚才那一枚是炼制失败的废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