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紫金水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命在旦夕间韩孟海正想飞到地面,又以土遁符遁土躲避。  

游江河却咄咄逼人,看破了玄机,道:“韩家小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休想土遁逃走。”  

为了以防万一。  

游江河又一次祭出赤炎蛛网,飞落在韩孟海之下。  

火蛟龙灵术、赤炎蛛网上下夹击,合力绞杀韩孟海,料他猛虎插翅也难逃。  

就在游江河自鸣得意,以为韩孟海这一次必定尸骨无存之时。  

韩孟海果断从储物袋飞出紫金水盂。  

紫金水盂悬于空中。  

韩孟海默念咒语。  

但见紫金濯耀,灵光一现。  

水汽漫涌。  

一时间。  

滔滔不绝的江河水瞬息从水盂中炼化,喷涌而出。  

千花雪浪从四面八方不断包裹在韩孟海周身,立时化作一面巨大水盾壁球,彻底阻隔煊赫的火焰。  

这水灵术连韩孟海自己都惊叹不已。  

他虽然知道紫金水盂来历不凡,但是决然没有想到如此厉害。  

水盾球飞快又分化凝练成八条威风凛凛的九丈巨水龙。  

八条湛蓝大水龙,脱离水盾球,仰天长啸,气势非凡,带着无可睥睨的气势,压迫得游江河几乎窒息。  

方才还杀气腾腾,不可一世的游江河此刻面色骇然,惊恐万分,道:  

“八部水龙术?这不是陈国秘传的水灵术?你小子到底是陈国的什么人…”  

和青木术是韩家祖传木灵术一样,八部水龙术则是陈国皇族代代相传的秘传灵术。  

炼化灵气,化作水灵龙。  

如果是陈国炼气期巅峰的高手就可以同时以水灵气炼化八条水灵龙,故而称八部水龙术。  

紫金水盂是陈国掌教至尊陈梦璃,当年在炼气期九层巅峰炼制的上品灵器,她将八部水龙术炼化刻祭其中。  

这种品质的上品灵器极其接近法器,相当于准法器,厉害非凡。  

水灵术向来克制火灵术。  

八部水龙术更是强横无可匹敌。  

即便火蛟龙灵术火势惊人,依旧不得不败下阵。  

八条大水龙冲天而起,合力将游江河的火蛟龙灵术,绞杀得火星四溅,支离破碎。  

空中蒸腾起无数氤氲热汽。  

转眼间,  

那火蛟龙被浇灭得只剩下些许残星火点。  

赤炎蛛网也不能幸免,可怜这件火属性中品灵器,被八部水龙术完全克制,几乎瞬息间就失去灵光,黯淡破损,从空坠落。  

在没有水的地方能使出这么强大的水灵术,除非是炼气期后期的至高强者,否则只有这件强横的水属性上品灵器。  

“不愧是一代天之娇女陈梦璃炼制的灵器,如此厉害,这八部水龙术几乎不亚于筑基期的法术。”韩孟海暗暗惊叹。  

他使出这一灵器后,形势瞬息逆转。  

游江河灵根带火,他从小便修炼火灵术。  

面对这样强横的水属性上品灵器,他深知被克制,处于下风,不得不心虚逃避。  

“哪里逃?”这一次情况逆转,韩孟海由不得游江河喘息,运转紫金水盂,再次释放出八条水巨龙击向他。  

韩孟海施展水龙术的同时,心中暗想“为保万全,凡事得留个后手。”  

韩孟海御乘八条水龙,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游江河在空中根本避无可避,只能放出灵气盾,可惜还是功亏一篑。  

一条水巨龙不费吹灰之力冲破他的灵气盾,正面击中游江河的丹田。  

水波荡漾,杀伐的水灵气不断撕裂入体。  

游江河只觉得丹田剧痛,极其难耐,浑身灵气溃散。  

游江河不敢再有所保留,就算死也要拿韩孟海垫背,他袖袍一甩,祭出最后的大杀手锏。  

一根粗如拇指的紫色尖针从他指尖腾空飞出,直击韩孟海。  

这枚紫雷针虽小,却是游江河最强杀手锏。  

紫雷针是上品灵器,以雷光石磨砺炼制,饱含雷灵力。  

电光一闪间,此灵器就能杀人无无形。  

不过紫雷针每使用一次,都要祭炼许久,而且祭炼十分困难,不到万不得已,游江河绝对不会使用。  

今日被韩孟海逼到如此田地,游江河也顾不上许多。  

韩孟海意识到危险,聚集更多水盾加持在周身。  

然则,这些都是徒劳的。  

紫雷针尖锐无比,可穿射百物,即便水盾很密集坚固,还是无法抵挡。  

紫雷针穿透水盾减速后,还是击中了韩孟海的右胸口。  

好在水盾削弱了紫雷针的大部分雷灵力,否则韩孟海必定命丧当场。  

饶是如此。  

雷灵力在体内游蹿,还是将韩孟海重伤。  

韩孟海嘴角流出丝丝鲜血,他竭力压制溃散的灵力,拿出止血符,贴在伤口止血。  

看到韩孟海口吐鲜血,无比狼狈,游江河只觉得浑身畅快,可是他高兴不过两个呼吸,笑意就在脸上凝固了。  

一只水龙已然腾飞到了他的面前。  

这条水龙龙口大张,口中含着一颗火蓝色珠子。  

火蓝色珠子闪动一赤一蓝两道灵光,散发极其危险的信号。  

“火雷珠…”游江河骇然失色,惊恐万分,他丹田受损,根本来不及加持灵气盾。  

刹那间。  

火雷珠凌空爆裂。  

一道赤火焰和紫雷电形成一个巨大的火雷球,将游江河紧紧卷入其中。  

方才韩孟海留了后手,使出八部水龙术之时,他将这颗火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