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游江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韩孟海轻身术侧身一闪。  

长鞭甩打在他身后的一株苍天古木上。  

受此一鞭。  

那古木枝叶哗哗而落,树干留下了六寸深的鞭痕裂口,裂口燃起一堆灵火,微微烧焦,发出焦臭味。  

韩孟海暗暗一惊:“居然是下品灵器”  

一个躲藏在草丛深处的黑衣贼修跳将出来。  

这个贼修正是探风的胡申,他是先基后期修为,也是贼修中除了游江达以外实力最强的,他修为不亚于韩孟陵、韩永璋。  

游江达便让胡申守护青藤法阵的一处阵眼。  

查看此人身上的气息,韩孟海道:“你就是从黑葱岭一路跟踪我们的人吧?”  

“小子,算你有见识。”胡申满眼阴鹜,手拿一把黑色长鞭,耀武扬威,道:  

“我们当家说了,我们要的是陈汉一行人和他车上的物资,和你们不相干,只要你们三个修士就此离去。  

我们老大可以放你们仨一马。”  

果然是为了车马上的物资而来。  

覆巢之下安有无完卵?  

韩孟海根本不信这一套:“大言不惭,那就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胡申不再多言,甩鞭又朝韩孟海面门劈来。  

这鞭幽光粼粼,带着炎炎火灵,颇为不凡。  

韩孟海没想到胡申这样的先基期修士,手上居然会有这样的灵器,难怪如此猖狂。  

原来这伙贼修前几日曾合伙在腾龙桥,以青藤法阵诛杀了一名炼气一层老年散修。  

可怜那老年散修,孤立无援,虽有灵器在手,奈何中了青藤法阵,孤掌难鸣,难以逃遁。  

最后他活生生被游江达一伙人合力斩杀。  

老年散修被杀后,他身上的黑蟒长鞭便成了这伙贼修的战利品。  

黑蟒长鞭是以黑蟒蛇的蛇皮,灌输火灵力炼制而成的灵器。  

长鞭弹性十足,可延伸数十丈,被它击中后,伤口火烧火燎,似有火烧,痛苦难耐,必须用解烧药才能缓解痛苦。  

因胡申在埋伏诛杀那老年散修立了大功。  

游江达把黑蟒长鞭赏给了他。  

虽然同是下品灵器,黑蟒长鞭比起无稽郡郡守韩庆松手上的那把黑长鞭还要强横一点。  

胡申投机取巧,不断用黑蟒长鞭,挥打韩孟海,期间还不断阴损放出火珠暗器,十分张狂。  

不过。  

韩孟海轻身术修炼得炉火纯青,修为更在胡申之上。  

黑蟒长鞭根本无法伤他分毫。  

韩孟海从小到大以来,常年在灵脉山中避世修行,毫无杀人经验。  

可是真面对生死存亡时刻,什么恐惧都会化为力量。  

生与死由不得韩孟海多想,更由不得他心慈手软。  

胡申毕竟只是先基后期修为,即便手持灵器,依旧实力有限。  

韩孟海身手矫捷,三两招就以青锋剑重伤胡申。  

胡申临死前还来不及求饶,便身首异处。  

斩杀胡申后,韩孟海一鼓作气,一剑斩破青藤符,破除阵法。  

腾龙桥上。  

几个武师已经被青藤活活勒死。  

韩孟陵和韩永璋也要疲于应对青藤,眼看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  

青藤符被毁的瞬间,青藤法阵立即失效。  

这些缠人的青藤,全部化为乌有。  

韩孟陵深吸一口气,如释重负。  

“看来孟海仙长已经破了青藤法阵,咱们要不要去林中支援他。”  

韩永璋摇头,道“仙长说了,我们主要负责陈汉大叔一行人,以及物资安全,如果贸然前去,这边空虚无人,反而容易受到袭击,静观其变吧。”  

破除青藤法阵后,韩孟海脸色一狠,祭出青锋剑,以控物术操纵飞剑,立时诛杀躲藏古木上方的黑衣贼修。  

一个先基初期的黑衣贼修,忙着放暗器珠子,没有注意飞剑如此之快。  

等他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森寒的剑气,贯穿了他的胸口。  

黑衣贼修从六七丈古木摔下。  

他的鲜血洒下,滴落在碧绿的叶片上,留下斑驳的红点。  

转眼间。  

又一个黑衣贼修死在韩孟海的剑下。  

本来游江达没有打算轻易出招,想着先用青藤法阵,耗尽韩孟海的体力和灵力,再出其不意将他诛杀,而后到腾龙桥杀个片甲不留。  

计划赶不上变化。  

万万没想到。  

青藤法阵居然如此不堪一击,轻易就被破了,连胡申也被斩杀。  

“按计划,分开。”  

游江达沉眉怒目,随着他一声令下。  

十几个黑衣人按照原定计划,分成两股。  

一股七八人奔到腾龙桥,围攻韩孟陵、韩永璋和陈汉他们一伙武师。  

剩余的七八个人则一齐朝韩孟海斩杀而来。  

炼气期和先基期实力差距很大。  

哪怕是二三十个先基期修士,也难敌炼气期一层的修士,除非持有灵器或有一拼。  

这七八个先基期贼修,大多数修为大都是先基期初中期,根本比不上胡申,而且手上根本没有灵器。  

他们手上的最精良的也就是上品武器。  

上品武器根本无法抗衡灵器。  

三两下就被韩孟海的青锋剑,尽数斩断。  

韩孟海明显占据上风,他又一口气连诛三人,吓得这些贼修连连后退几步。  

就在这时。  

一道金色残影破空飞来,化作一把金色钢刀,狠狠斩向韩孟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