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要手段,也要初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种情况下只能证明常威和戚秦氏有关系,甚至连常威强迫戚秦氏都不能证明,那就更加不能证明戚家全家人和常威有关系了。  

前面的来福和方唐镜,李公公做得还是不错的,知道把这两个人打晕,但是到了这里李公公怎么就慌了呢,如果李公公继续和包龙星周旋,最多只能证明戚秦氏和常威有关系,但是强迫与否还是不能证明的。  

而在公堂之上,其实作为刑部尚书,他可以说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站在常昆他们这边,但是结果呢?  

他根本没有这么做,只是一副自己是旁观者的模样,也可以说明,他根本就没有站在常昆这一边。  

另外,皇帝的荒唐要求,作为刑部尚书,他完全可以不答应,可是他却顺水推舟让案件重审!  

所以,包龙星能翻身,在个人看来,绝对是刑部尚书报恩之举,同样的也凸显了包不同的那句话,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否则怎么能对付的了贪官?  

刑部尚书,是否是清官暂且不提,但是能坐上刑部尚书的位置,那么他肯定也是足够“奸”,“奸”到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真的忘恩负义,包括包龙星!”  

这个解读一出,自然也是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说这完全是过度解读,强行解释。  

但是也有人觉得,这个解读才是真正的答案。  

当然,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  

“纵观李易导演的无厘头电影,我们会发现,电影是无厘头不假,但是喜剧本身就是一种讽刺现实的艺术,特别是李易导演的无厘喜剧。讽刺现实的前提,就是要取材于现实。  

就像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画面再科幻,外星人再神奇,但是在形象设计上,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影子,比如阿凡达,比如星球大战。  

喜剧创作也是一样,再荒诞的剧情,也要有现实的情节做参考,这样才能创作出荒诞离奇。无源之水,从来是没有的。  

荒诞背后的真实,对我们才有借鉴意义。  

电影里面有很多隐喻,比如出现在常威身上的黄马褂。  

一件黄马褂,穿在了常威身上,就变得打不得、骂不得,这件神秘的“黄马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实?  

有评论说,清朝的太监怎么可能拿着黄马褂招摇出京城呢?  

这其实是一种隐喻,用超乎常理的安排,将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黄马褂”其实是一种身份、一种规则,常威身后的保护伞利用清朝的各类律例,将常威保护起来。比如说常威如果不满十四岁,或者是戚秦氏主动;比如说如果常威突然被诊断有精神疾病,无民事行为能力,那么大堂审案就变得极其复杂了。  

其二,太后身边的红人”——李公公很明显,这个人物取材于清末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  

因为是荒诞喜剧,所以基本上此片也就是借用了一下身份而已,那么影片中这位李公公背后有着哪些真实呢?  

作为红人奴才,升迁是无望的,掌权是无望的,福荫于后代也是无望的,所以这类人是非常可怕的。有恒产者有恒心,连生产都没有的人,是不可能有恒心的。  

李公公可以是给太后开轿子的奴才,也可以是给太后梳头的奴才,或者是太后二姑的侄子媳妇的表弟,太后也可以变成巡抚,总督,总之就是一个身份罢了。  

这类人的特权来自于太后,但只能是依附而无实权,而且,因为不属于大清的命官,所以这份荣耀也止步于主子的一个任期。太后故去了,总督故去了,这份荣耀也就没了。  

活在当下,潇潇洒洒,独享人世繁华,就是这些人的态度。  

接着说,豹子头,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喜感的角色,武功高强,又好色贪婪。  

我要二十个!  

他武功高强,办案执著,三个江洋大盗,竟然追了七天七夜;他纵情声色,毫无忌讳,赴包龙星之约,直言不讳要二十个。  

与豹子头为伍,这与儒生的理想是违背的。但如果想做一名为百姓说话的好官,却离不开强力的保护,别弄得,正义还没来得及伸张,命却没了。  

这对职场的你也是一种启示。如果你的目标是高级管理者,那么你一定要有容人的心胸,要用人之长。  

路不同,可以相谋,各取其利就好。  

电影的联动,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  

《九品芝麻官》和《大话西游》其实是有联动的。  

如果说至尊宝的命运,是三颗痣改变的,那么在芝麻官里面,改变包龙星命运的三颗痣就是这三位绝世美女。  

第一位是戚秦氏。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贪财好色的包龙星,动了恻隐之心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遇到了这位绝代佳人。  

剧情设置不是无厘头。一些键盘上的侠客看问题总是想当然,世上从来没有无源之水,一个人的正义感,也是需要呼唤出来的。是戚秦氏的悲惨,促使包龙星走上了讨公道之路。  

第二位是戏团的美女莫再缇。是非不分的包龙星,直到遇到莫再缇,人生的方向才得到了点化。莫再缇告诉包龙星,家乡的人都知道包龙星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人们都爱戴他。  

孤立无援的包龙星,被这一番暖心的话注入了力量。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潜在的价值观影响,让误打误撞的包龙星,燃起了做好官的斗志。  

第三位是青楼女子如烟。做一名好官,有了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