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生命的微光,残忍的无法直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坚强的,看到遍体鳞伤的母亲,他没有流泪;看到母亲死去的身体被埋葬,他没有流泪;可是当他突然看到妹妹给母亲做坟墓的那一瞬,忍了很久的眼泪,奔如泉涌。  

「为什么萤火虫那么快就死了」,妹妹的话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她的生命,就像这萤火虫,在无尽的黑暗中,给这世界带来一丝光明。  

可它是那样的微弱,但却是那样的温暖,当我听到妹妹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时,再也忍不住我的眼泪,我任它在我的脸上流淌。「哥哥,谢谢你!」这是妹妹对哥哥无尽的爱,对糖果小小的甜无尽的留恋,对人类世界无尽的倾诉,哥哥亲手埋葬了她,带着她的骨灰和那水果盒,带着最后的希望,走了......留给我们无穷尽的悲伤、遗憾和思索!  

小豆子,你还是个孩子,哥哥要让你快乐的活下去呀!  

小豆子......来,跟着哥哥一起,我们要开始我们的新生活,在我们的陋室,我们的天堂,我们自己的家......  

小豆子......有东西能吃了,虽然是不丰盛,但是快吃吧,我们要活下去啊,  

小豆子......今天我又有大收获了,看,我拿到不少好东西呢!  

小豆子......你怎么了,哥哥去买些好吃的来,给你补充营养!  

小豆子,小豆子......  

小豆子......你知道吗?你永远不会知道了。  

最终小豆子还是敌不过命运的摆布,逃不过饥饿的折磨,在一个萤火虫满天的夜里离开了。  

哥哥紧紧搂着小豆子。小豆子含着以为是糖果的扣子,就这样静静的离开了…  

第二天,哥哥带着骨灰离开了,再也没回去。  

不久哥哥也在绝望中离开了…  

黑暗中小豆子拉着哥哥的手,快乐地吃着糖果,满天的萤火虫欢快地飞舞,仿佛在祝贺他们终于找到了幸福......  

她已经不再饿了,已经不再痛了吧,小豆子,是哥哥的错。  

城市的夜空,已经安静下来了。  

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原本该呆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可是却经历了令人无法直视的苦难,而这一切是谁造成的?  

年幼的他们还不懂,但是我们观影者却都懂,忘记历史等于是一种背叛!  

就如同兄妹俩不明白到底做错了什么一样,那千千万万的在那场战争之中死去的人们,他们做错了什么?  

依旧是那漫漫的绿色的田野,大片的蓝天,温暖的房屋......欢快的背景乐,两个孩子放肆的奔跑......  

只能说明亮的太过忧伤!  

那个红红的的糖罐子或者是那个年代里作为军官家属孩子的一点小炫耀和大幸福吧,豆豆很放肆的大声的笑,干净、明亮、透彻,无法言说的喜悦......但是却是在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幸之后;是在居住的那破败的荒芜的山村里;  

是在冒着硝烟的满目疮痍的废墟上!  

是谁说过,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最美好的。  

不可否认,电影用孩子作为切入点,真的太残忍了!  

片中关于死亡的描写,或许是我一直无法接受,也无法释怀的!  

可是我知道,真实的历史,比电影展现的要残酷,要残忍的多的多!  

当糖罐子倒立,最后三块粘结在一起的果汁糖出现在小女孩手心,心头猛地一缩,糖没有了,幸福也该走远了吧!  

于是一块像糖一样明亮透明的女孩子被黑暗融化了。  

只能说她太过可爱,可爱的让人心疼,让人无法触碰,又似一个透明的毫无杂质的随时会飘走的灵魂。  

在吃饱几乎成难题时,她会站在小河边,忽闪着眼睛,告诉哥哥:妈妈说睡觉前要刷牙;  

她会自己站在河边,对着河水玩猜拳;  

她会用泥巴做蛋糕给哥哥吃······  

她像萤火虫一样照亮这个世界。  

直到她躺在那里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默默地,将萤火虫埋葬,为什么妈妈会像萤火虫一样那么快死,眼神麻木......  

于是,绝望无声的汹涌,变成掷地有声的疼痛!  

或许一开始便不该看,一部开始便注定悲伤的片子。一切的唯美华丽与欢乐全部构筑在已经的死亡,只是假象一般的在无底的深渊上空漂浮徘徊,微微的一阵风,便足以吹散,很赤裸的露出现实,整个身体都被牢牢的锁住了,找不到出口,已无法逃脱......  

黑暗,落幕,走出电影院,外面是清凉的夏夜,有清风,有虫啼,有蛙鸣!  

那对兄妹好像就那样坐着、笑着、闹着,平静的被一大群淡绿色的光包围永远不会离去!  

这样的残忍,远比直观的让我们看到那无数的悲惨要更加的残忍。  

只是两个孩子,就如此的令人无法释怀,更何况,那个时候,有数以万计的孩子在那场浩劫之中,悲惨地死去!」  

其实就如同周清泉说的那样,这部电影里面,因为用孩子作为切入点,所以残忍的令人难以直视。  

有影迷评论:「  

开了个头,便想到我会因此而难眠!  

果然,这绝对是我看过之后,最不想看第二遍,或者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  

第一次流泪是在小女孩被哥哥限制去看妈妈,蹲在地上抽泣,几乎是无声的,小小的身影拖着长长的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