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再痴情的爱,也阻挡不住黎明的到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回到正题上来。  

其实在《倩女幽魂》里面聂小倩的装束既有古典借鉴,又有设计的特色。  

首先我们知道她是鬼,总要有“阿飘”的感觉,所谓衣袂飘飘,似真似幻就是如此。  

大家注意到没有,小倩的服装多为薄纱,层叠的薄纱走动起来会飘散纷飞,再辅以白色,凸显鬼魅气质。除了白色之外,还有素雅澹色(澹紫、澹黄、澹粉),衬托女性柔美、清新,也与小倩的善良相搭配。  

其次,除了整体之外,《倩女幽魂》还做了改造。比如,原本传统衣裙上的披帛夸张为了披纱,以显现飘逸;小倩空中镜头里,又融入了水袖。虽说小倩是鬼,然而造型是仙。  

最后再看小倩的发式,在片中来看至少有56种变化。其发髻主要参考了汉、唐、宋的经典款式,反绾、半翻、惊鹘、堕马、同心,又有与之相配的鬓式,更让小倩的整体造型趋近完备,高挑的发式,瞬间拔高整个人的精气神,凋琢出脖颈的曼妙与修长,让人,噢,不,让鬼更加立体。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细节所在,正常来说,我们很多影视作品,很少有这么细节的。  

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小倩的出场,都会根据不同的剧情,不同的环境,切换不同的发式,不同的着装颜色,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当然,不可避免地肯定还是有人会谈到《倩女幽魂》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港岛着名影评人阿炳认为《倩女幽魂》的主题,绝不仅仅只是爱情。  

“别看《倩女幽魂》谈的是鬼,聊的是人鬼恋,但本质上是以道为载体,透过人鬼斗争,完成了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居然这么神奇?  

让我们来看看,如果硬要给《倩女幽魂》定一个主题的话,我认为用“妖魔道”更为贴切一些。  

基于原着,李易导演他们对《倩女幽魂》做出了大量改编,加大了燕赤霞这个落寞道士的叙事空间,使得整部作品既有鬼怪的传奇性,又包含了《聊斋志异》所缺少的江湖情怀、世道沧桑。  

我们不难看出来,一开场,宁采臣就经历慌乱、迷茫,作为一名无法掌控命运的穷书生,去一个比鬼蜮更像鬼蜮的地方收账,那里的人们趋炎附势、见钱眼开,充满了世俗和肮脏。  

影片通过几个镜头就把这个“妖魔”一般的世界展现了出来,贴的到处都是的通缉令,满街上都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帮派分子,这里,甚至根本没有秩序可言。  

为了钱,可以怂恿宁采臣去兰若寺,提前为他量好尺寸,只为了多卖一口棺材!  

等的,等等,无一不在凸显了,这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世道。  

聂小倩呢?一名有着自己的善恶观,却苦于被姥姥控制的女鬼。  

她的身份比很多人都要高,官宦之女,大家闺秀,可是在这样的世道,连死都不安稳,还要沦为妖怪的控制。  

一个是可怜、心地纯正的穷苦书生,一个是妖娆、委曲求全的漂亮女鬼,二者顺其自然地上演了一出凄美哀伤的恋歌。  

燕赤霞隐于世外,独善其身,至情至性,但透过他的歌声,也看到了这位侠客与道士化身的方外之人的无奈与苦涩。“道可道,非常道...东道南道西道北道,各自求各道。”  

可他躲得开世俗,依旧躲不掉人心的复杂,正如其所言:“其实做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这话就足够直白了,在失去了良知、善念、道德后的人们,整天蝇营狗苟,为非作歹,这跟鬼害人有什么区别,况且鬼害人就是害人,而人害人往往还披着伪善的外衣,举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简直比鬼都不如。  

可惜的这一重意味在两个盛世美颜与爱情哀歌面前,根本不够看。”  

同时也有人盘点《倩女幽魂》里面的最精彩的瞬间。  

第一个瞬间,聂小倩秀发遮脸.JPG  

一袭白衣的幽怨,一袭红袍的炽烈,甚至是现在看起来很“米奇”的发型,一颦一笑无不完美。这个角色的生动来自眼波流转的美和万种风情。不论采用何种评判标准,这个聂小倩都演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美得有点造孽的不真实,令人喜欢到无以复加。  

实际上,人们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比较。但是某些时刻,这种比较真的很有意义。我可以毫不讳言的说:我喜欢这个版本的小倩,因为那不是漂亮,那是美。  

第二个瞬间,燕赤霞醉酒弹剑而歌“道,道,道......”这一幕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  

明明燕赤霞一点都不帅,可是在这里,他醉酒,他舞剑,他癫狂地唱着“道,道,道”,但是却有着一种别样的洒脱,无奈。  

而事实上,燕赤霞同样的是一个真正的侠客,他做起事来,我行我素,不拘小节。  

明明是行侠仗义,却怕受人恩惠,偏偏要来个欲盖弥彰。  

为了一个萍水相逢的穷酸书生,不惜大斗法力无边的千年树妖,险些搭上自己的小命。  

刚斗完树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一勐子扎进幽冥地狱,挑战几乎毫无胜算的黑山老妖。这就是李易镜下的大侠,他做好事,做行侠仗义的大好事,甚至为了这件事丢了性命也不会去皱一皱眉头。  

这事只要是正义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