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就是奇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易已经尽量高估《长津湖》的拍摄难度了,可是事实上,他还是低估了。  

前面还好,后面主剧情开始之后。  

每天动辄几百上千人,有时算上工作人员有六七千人在现场工作。  

哪怕是有好几个经验丰富的副导演,可是哪怕对于经验最丰富的于严纯明来说,这样的规模的剧组,他也是第一次啊。  

毕竟,早前他拍的那些战争片,卡司也从来没有这么大。  

更不用说是李易了。  

而且电影有大量的夜景,难度非常非常大。  

因为夜戏拍摄,很多时候,灯光,摄影,以及道具,乃至于演员们,因为环境的原因,非常容易出错。  

可以说这种局面大大地超出李易平时拍电影的常规范围。  

然而真正的最难的还不止是这些。  

剧组还在拍摄的时候,遭遇接近零下30度的超低气温考验。  

如果是小剧组,其实还好一点,可是问题就在于剧组的人太多太多了。  

连李易自己都受不了这种超低温天气,更何况是还要穿着单薄的衣服,拍戏的演员们了。  

哪怕有着最好的防寒措施,可是这样的天气依然还是一度让剧组接近停摆。  

因为好几个演员出现了冻伤,不得不送医。  

更曾直面沙尘暴、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挑战。  

不过,哪怕是这样,剧组也依然在困难之中推进着进度。  

而拍摄尚且如此艰难,更让人感叹,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志愿军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最终取得胜利,真正的让人无法想象。  

为了拍戏,李易甚至连《美丽人生》的奥斯卡颁奖礼都没有出席。  

要知道,《美丽人生》可是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等多项提名。  

导演都没有到场,都不主动参与奖项的公关,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不过,虽然剧组的拍摄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更是李易当导演以来,经历的最艰难的一部电影,可是剧组的氛围却是一直都非常好,每个人都可以说无比的努力,无比的认真,无比的专注。  

大概也是因为,这部影片的题材吧。  

大家都卯足了劲去熬,去努力地演好自己的戏。  

最倒霉催的莫过于赵宣了。  

本来,张小山的戏是真的不多,连大配都不算。  

赵宣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可是人要是倒霉了真的是喝凉水都塞牙缝。  

赵宣的最后一场牺牲的戏,是在乱石滩拍的,结果,拍的时候,倒是很顺利,可是赵宣杀青之后,他却不知道是不是兴奋过头还是怎么的,居然摔了一跤。  

要是在别的地方摔了,还没什么,可是他好死不死地,居然一屁股坐在了尖锐的石头上,结果屁股直接被石块给刺伤血流不止,当场被送去医院。  

让人又是担心又是好笑,实在是他捂着屁股惨叫的那一幕,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  

而消息传出之后,赵宣的粉丝差点没直接给赵宣点上蜡烛。  

《长津湖》也是李易拍电影以来,拍摄的时间最久,难度最大,涉及到的人数最多,场面最宏大的一部。  

从拍摄到最后一场戏,整整耗时,近八个月!  

最后一场戏,是冰雕连的戏。  

这一场戏,拍摄的时候,所有人都无比的沉重。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是杜撰出来的剧情,而是历史真实发生的。  

零下四十度的超低温,当初《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台词:“不要哭,眼泪会冻住的。”  

为什么会让人泪流满面?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这就是长津湖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冰雕连”!  

拍这一场戏的时候,现场无数人都默默地垂泪,泣不成声。  

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战场上的缩影,电影没有拍出来的真实的历史更为震撼。  

真正的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战士们趴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地里,潜伏6天6夜,他们宁可冻死也绝不撤出阵地。  

李易在看亲历者讲述的视频当中,听过那个满头白发的老战士,泣不成声地说着:“穿着单薄的衣裳,吃的是冻得如石块一样的煮土豆,必须放到怀里,用身体暖一暖,软化一层啃一层。  

更多的时候,是一动不动,一直不敢合眼,没人敢睡,因为一旦睡着,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当敌人出现的时候,很多战士冲锋时才发现,腿已冻得坏死了,但他们顾不了这么多,剩一条腿的就跳着往前冲,没腿的就往前爬......”  

这些并没有拍出来,但是在场的,参与这部电影拍摄的人,谁没有去了解这一场战役?  

了解的越多,越是震撼,所以,当拍摄最后一场戏的时候,宣告杀青之后,所有人都已经泪流满面!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就是奇迹!  

正因为有了先辈们的奋勇牺牲,才更显得我们如今的盛世,多么的来之不易。  

《长津湖》只是一部电影,不可能真的重现所有的这场战役,但是哪怕只是冰山一角,也已然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乃至于,电影宣布杀青,也没有任何人发出惊呼声。  

所有人都沉默着。  

《长津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