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木幽的叮嘱(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有,无需担心我们太阴圣地会被其他圣地排斥,这种秘法在异界并非唯一,我们也不是唯一,后续很可能会出现圣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同第六境开辟一般。  

不过我们运气不错,改良这门秘法的小子确实是个天才,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  

可惜,那人杀死了我们圣地弟子,不然将其收入圣地门下说不定会发挥大作用。”  

木幽真仙感慨道。  

“好了,诸位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木幽真仙扫视一圈。  

“没有。”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就总会有着解决办法!”  

众人纷纷同意。  

“那好,如果可以,接下来诸位还请将手中的其他事情放一放,全力以赴改良这一秘法。  

这一秘法一旦功成对圣地益处极大,还望诸位多多上心。  

一旦成功,不,只要有阶段性的近展,圣地都会有大笔奖励。”  

木幽真仙摸着白色胡须,微笑着说道。  

“没问题。”  

“自然。”  

众人纷纷应道,很是干脆。  

干啥不是干,更何况还另有奖励,而且众人都打心眼希望圣地越发强大。  

他们也是既得利益者,圣地强大了,他们自然便能得到更多,自然不可能阻扰。  

更何况,这一秘法给了一些自觉证仙希望不大的人另一条路,断无拒绝可能。  

“还有一事,理论终究比不上实践,因此希望有哪一位或者几位可以修行这一秘法,提供经验。  

不过修行这一秘法前途未卜,有一定的风险在其中,若有意亲身修行者还请仔细斟酌。  

此事全凭自愿,绝无强迫!  

如果出事,圣地绝不会坐视不管!”  

木幽真仙见众人同意,不由点点头,而后又说道。  

“这…“  

半数人一言不发,部分人面露犹豫挣扎。  

不过也有数人脸上露出坚毅之色,甚至有人有一种喜悦。  

“此事,老夫参与。”  

徐伟徐老当先说道,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徐老,您…”  

木幽真仙不由说道。  

“副阁主,您不必说了,我大限将至,又曾遇大敌,失去了证仙一搏的机会。  

第六境的开辟我都插不上手,深以为憾!  

现在既然有用到我这把老骨头的时候,我自欣喜万分…”  

徐老脸上挂着微笑,那是发自真心的喜悦。  

徐伟纵横一世,甚至在这偌大的圣地都有着一席之地,但到了晚年,却连证仙一搏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等待寿命终结,这是何等凄凉与无助?  

之前圣地全力攻克第六境之时,他本是惊喜万分,说不定他还有证仙的机会,纵使没有也能为圣地最后发光发热。  

但最后却发现他根本没有参与开辟第六境的资格,因为开辟第六境涉及到的东西他早就在遭遇大敌时消耗殆尽了,那也是有关到证仙一搏的东西。  

“而且,如果此法可行,我或许还有那一丝机会成就真仙…”  

徐伟微笑被坚毅取代。  

原本证仙无望,就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却出现了一缕希望,他怎能不抓住?  

尽管…  

他很清楚,这种纠集整个圣地半数功法改良大师,甚至还有精通此道真仙插手的事情,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数十年是最低线,一般而言这种情况时间跨度一般都是百年论处,甚至说成以后千万万年的努力方向也未尝不可。  

异界封神秘法可是涉及到一条新的成仙道路!  

说成是一种新的修行体系也未尝不可。  

君不见,自蒙昧时代结束后的上亿年时间,除了人族有仙帝另辟修行体系成功之后,除此之外还有那个种族成功?  

“好。除了徐老之外,还有人愿意修行此法吗?”  

徐伟都说到这份上了,木幽真仙自然不能再多说什么。  

只是他更加明白,要想在短时间内将这一法完善,比登天还难,木幽真仙甚至做好了为此奋斗一生的准备,而徐伟的寿命已经不足百年了。  

“我愿略尽绵簿之力。”  

一名严肃中年站起,躬身道,不过却清晰可见他的头发已经黑白参半。  

“好。”  

木幽真仙点点头。  

“弟子也想尽绵薄之力。”  

李初站起,躬身说道。  

“好,李初你的年龄,你的潜力,你的天赋,你的能力很是适合。  

本来以你身份,应该全力修行以证真仙,我本该拒绝。  

但是此事远超一尊真仙对圣地,对世界的重要性。  

既然你主动站出来,圣地定然不会亏待与你,放心即可。”  

木幽真仙摸着花白的胡须,很是欣慰。  

其实在来之前,木幽真仙就觉得李初是修行秘法的最佳人选。  

首先,年龄上,李初不过二百岁出头,距离寿限还很早,而且还有长生真仙结发,凡俗期便足足有六千年寿命。  

第二,潜力上,李初现在就是真传候补弟子,有着证道真仙的潜力,成就真仙后就能更好的进行推演了。  

第三,天赋上,万法仙体,本身在这方面就是得天独厚,并且李初可以说保底真仙,好处与第二条相同了,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天赋或能力,能够改良虚空天鲸食气法的能力。  

第四,那就是李初的化身能力了,根据圣地这些年的观察,可以得知,李初的化身能力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