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相似与不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不是没有目的的。  

在这百年的时间内,一切的强者,都被他们所血祭,用来祭祀这一尊神像。  

无数的当世强者被血祭,最终汇聚成了眼前这一股洪流,化为了开天辟地的力量。  

而伴随着这一股力量涌现,半空之中,真正变化正在产生。  

轰隆!  

苍穹之上,伴随着金光照耀,那一道口子开始越来越大,显化而出的空洞也开始不断扩张,显得越发庞大了起来。  

而在这之后,一阵莫名的力量降临,与半空中的金光相勾连,不断展现,似乎产生了某种独特的变化。  

一扇金色的大门虚影开始展现,在半空中逐渐显化而出。  

整个天地顿时开始变化了。  

天地之间,万物都开始更替,一切的道则都在改变,就连冥冥中的法则,这一刻似乎都被某种力量所影响,正在被其所更改。  

一种无声的变化开始降临,笼罩了一切,也更改了一切。  

在半空中,唯有一道金色的大门虚影展现,在此刻浮现而出。  

金色的大门虚影刚刚展现,立刻便显露出特殊之处。  

在天地之间,一道道法则在展现,道道神纹不断闪烁,浩荡的力量直接冲天而起,不断向整个世界扩散。  

神纹浩荡,天地反复。  

在这一刻,整个天地之间,但凡还活着的人都不由抬起头,视线望向半空之中,准确来说,是望向那一扇显化而出的金色大门。  

在众生的视线注视下,那扇金色大门的模样是金色的,其上似乎充满了某种复杂玄奥的纹理。  

从外表上来看,这尊金色大门并不华贵,甚至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但其内在却无比恐怖,恍如整个世界的起源,又恍如万道的汇聚。  

这是一切的起源,也是一切的终点。  

神圣,璀璨,是这天地的唯一,是万物的终点。  

一切的一切,都归于这扇门,归于这无法形容的恐怖神器。  

而在此刻,伴随着金光照耀,这扇金色大门的虚影也越发清晰,在众生的眼中显得越发真实。  

“这便是.......”  

伫立在原地,仰望着半空中浮现的金色大门,古重轻轻叹息,脸色中充满的敬畏与渴望:“至理之门啊.......”  

至理之门,这是号称汇聚了一切法则的神器,也是一切的根源起始。  

这是这个世界的万道源头,也是汇聚了一切强者道果与道则的存在。  

一个个纪元的泯灭与诞生,蕴养了这件神器,让这件神器的力量显得越发厚重,也越发强大。  

这是当之无愧的至高神器,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至少在陈长铭看来,的确是如此。  

纵使是古重这般的神魔,在望见这扇至理之门时,也不由升起一股渺小之感,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卑微,有一种置身于道之海洋,而自身无比渺小的感觉。  

连神魔尚且如此,更不必说普通凡人了。  

“果然,大不一样了.......”  

站在古重的身旁,陈长铭也轻轻叹息,感到一阵不同。  

在过去,他也曾经见证过至理之门的虚影显化。  

不过,那不是在真实世界,而是在虚无世界中。  

透过纪元结晶,陈长铭自身在虚无世界中游行,在其中见证着过往岁月的一切,尽情的遨游着。  

而每一个纪元结晶,都是至理之门曾经开启的象征,在其中所代表着的虚无世界中,能够见到至理之门的开启。  

所以说,如今日这般至理之门开启时的场景,陈长铭也已然不是第一次见到了。  

不过尽管如此,但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却是不同。  

尽管曾经见证过许多次,但每一次至理之们的开启,所给人带来的感觉都是极其不同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  

因为时代的不同,至理之门的力量不同,其最终所表现出来的道则与奥义也并不相同。  

至少在陈长铭看来,眼前所显化而出的至理之门虚影,其力量要远远胜过他过去所见的一切虚影。  

如果说在过去,陈长铭所见证的至理之门虽然算是一件至高神器,尽管强大,但论起真正力量还不如无限空间的话。  

那么到了现在,在陈长铭的眼中,这件至理之门无疑便极其强大,其力量恐怕丝毫不逊色于无限空间,甚至犹有过之。  

毕竟,在眼前,仍然还位于这个世界之中,论起本质来说,几乎便是至理之门的内部,算是至理之门的主场。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身处于这个世界之内,无限空间的力量才会被压制的那么恐怖,连一些基本的功能都无法动用了。  

“不过.....似乎也有些不同......”  

站在原地,联想了无限空间,陈长铭不由心中一动,突然想起了什么。  

无限空间与至理之门,的确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但却有一种高度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表现在高度的成长性上。  

至理之门便不用多说,其身处于这个世界,不断掠夺一个个纪元的精华与力量,最终不断汇聚起来,使得自身的力量变得越发强大。  

一个个纪元下来,在收割了一个个纪元的强者道果之后,纵使至理之门原本的力量并不强大,恐怕也将变得强大起来,会强大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程度。  

而无限空间也是类似。  

在如今,陈长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